煮干苇叶步骤:
1、将干苇叶的叶柄剪掉,用容器泡水过夜。新鲜苇叶则不需泡过夜。
2、用清水将干苇叶的正反两面清洗一下,可用手擦,也可清洗工具来清洗,但力度切勿过大,以免损坏。
3、往锅里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
4、将干苇叶放入开水中,煮烫3分钟。提示:如果苇叶较多,可以在煮烫时用筷子适当翻动一下,尽可能让每张苇叶都浸泡到。
5、将苇叶捞出,再用清水冲洗一遍,放入淘米篮中沥干水分即可。
芦苇叶子是包粽子叶子的一种,芦苇叶包粽子比其他叶子更香,如果你是自己采摘,就摘芦苇头2一3匹叶子,这种叶子嫩、软好包种子。把采摘好的芦苇叶子,放入锅里加水漫过叶子,煮20分钟后叶子发黄捞出来,放在大盆里用洗碗布清洗叶子的正反面,等芦苇叶子洗好后,才可以包粽子了。
1、芦苇叶包粽子要不要煮一下煮多久。
2、芦苇叶包粽子要不要煮一下。
3、芦苇叶包粽子要先煮一下吗。
4、苇叶包粽子用煮吗。
1.芦苇叶包粽子要煮。
2.保证芦苇叶干净,且会让其变软,更易包粽子。
3.芦苇叶是芦苇的叶子。
4.芦苇是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长,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有食用价值。
5.我国民俗有在端午节用芦苇叶包粽子的习俗。
6.芦苇生长于池沼、河岸、河溪边多水地区,常形成苇塘。
7.在我国则广布,其中以湖南的洞庭湖,东北的辽河三角洲、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新疆的博斯腾湖、伊犁河谷及塔城额敏河谷,华北平原的白洋淀苇区,是大面积芦苇集中的分布地区。
三角粽子的包制方法
1、材料准备
糯米或黍米若干,苇叶若干(鲜、干皆可,但宽而长者为佳),马蓝草或其他捆绑用物
2、包制过程
(1)煮苇叶
先把苇叶洗净,然后放到锅里,加上漫过苇叶的清水,加火煮沸。在锅里闷一个小时,捞出放入凉水再次清洗,把叶上的粘液彻底清洗干净,放进盆中加水浸泡,备用。
若用干叶,则要把干叶子放到水里浸泡,直到还原与鲜叶差不多。煮叶过程与鲜叶相同。
(2)淘洗、泡米
用前先把要用的米淘洗干净,然后将淘洗好的米放入清水中浸泡半个小时左右,备用。
(3)包制
A、打叶皮
从盆中捞出带水的苇叶,一片压一片在平板上依次排成前粗尾细的近三角形,前端从第二片叶子就开始稍微内收2厘米,使之成为一个近钝三角形;较粗的前端宽若10厘米;然后再反方向排铺第二层,叶皮就打好了。叶皮打好后,要用手在盆里带点水将打好的叶皮湿一下,这样叶子就被水粘合在一起了。
B、包制
用右手将叶皮的前端握住,防止松散开。再将右手所握叶皮的前端慢慢向内靠弄,将其窝成漏斗状,用左手握住;右手向里面装米。米不要装满漏斗,装满三分之二即可,要留出蒸煮时米膨胀的空间。米装好后用手带点水洒在米上,使之沉实。
米装完了,再把漏斗口上的叶皮内压,将漏斗口封闭,然后顺势滚动粽子将叶皮尾全部缠绕在粽子上,一个正三角形的粽子就成形了。
C、绑缚
若苇叶较长,缠绕两周还余可供绑缚用的尾稍,则将其扭转180度,然后一分为二绕所对的粽角打结,粽子就包好了。若苇叶较短,缠绕两周叶尾所余不足绑缚,就要用马蓝等其他捆绑物绑缚。方法是用左手拇指将剩余的叶尾压住,将绑缚物垂直于粽角放在左手拇指下,将外端向下半绕另一粽角、呈“S”形上绕第三个粽角、向下整绕第三个粽子角、上绕,再将左手所压绑物的另一端绕所压粽角上绕,将绑物的两端打结,就完成了。粽子绑好后,若发现在包制过程中有被压瘪的地方,只要用手轻轻捏压瘪处的两旁,瘪处就会鼓起。然后轻轻摇动粽子,若能听到“唰唰”的米声,就证明里面留有空隙,就是合格的。
这样,一个结实、美观的等边三角形粽子就包好了。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