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将孔子尊为至圣的是谁

时间: 2023-04-10 19:33:33

将孔子尊为至圣的是谁

1、明嘉靖九年,即公元1530年,世宗朱厚熜厘定祀典,尊孔子为“至圣先师”,取消谥号、封号;

2、清顺治二年,即公元1645年,世祖福临加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3、清顺治十四年,即公元1657年,又把“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改称“至圣先师”。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孔子被后人称为: 孔圣人、至圣、素王、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褒成宣尼公、文圣尼父、邹国公、先师尼父、 太师、隆道公、文宣王、衍圣公、文宣帝、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素王、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详细解释:

1、西汉元始元年(公元元年),汉平帝刘衎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2、北魏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孝文帝元宏称孔子为“文圣尼父”。

3、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静帝宇文衍追封孔子为“邹国公”。

4、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文帝杨坚称孔子为“先师尼父”。

5、唐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宗李治赠孔子为“太师”。

6、武周天绶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封孔子为“隆道公”。

7、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玄宗李隆基封孔子为“文宣王”。

8、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改文宣王为“衍圣公”。

9、西夏仁宗三年(公元1146年)三月,西夏仁宗颁布诏令:尊孔子为“文宣帝”。

10、元朝大德十一年(1307年)成宗加衔“大成至圣文宣王”。

11、明朝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尊“至圣先师”。

12、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世祖尊“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13、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政府尊“大成至圣先师”。

扩展资料:

孔子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成为国家公神以后,儒者们的宗教地位也相应提高。

唐代为孔子设立“从祀”即陪同享受祭祀的制度(如道家四大真人)。最早选中陪同孔子的,是22位对于注释儒经有重大贡献的儒者,后来扩大到孔子的所有弟子和历代著名的儒者。

宋代,从祀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其最高的有四位,被称为“四配”,他们是颜回、曾参、子思和孟轲。其次是“十哲”,孔子的十个优秀弟子。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再次是“先贤”,祭祀那些亲自接受孔子教导的弟子们。

最后是“先儒”,祭祀孔子弟子以后历代最优秀的儒者。而后来的儒者,也以死后能够进入孔庙成为先儒为最高的荣誉。 他提出了“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

爱惜民力,不要过渡压迫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弄杀。他的学说成为中国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

他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生达三千人,贤良72人。他主张“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温故而知新”,把学和思结合起来。

孔子学琴的故事: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

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

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孔子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孔子

孔子至圣先师是那个皇帝给的?

孔子‘至圣先师’的谥号最早出现是明嘉靖九年(1530)在孔庙厘正祀典,立木主牌位时,开始题写‘至圣先师孔子神位’。至圣二字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是司马迁给的。清顺治二年(1645),祭酒李若琳上表请易‘至圣先师’神位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清世宗准其请,算是皇帝给的。但是清顺治十四年,又改回至圣先师孔子了。还是司马迁给的。

孔子为什么被称为至圣先师

一、是由于他的思想主张顺应了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他提出的“仁”、“德”和“礼”,有利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这样的思想自然能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二、是后代儒家学者在发扬儒学中提出了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需要的主张,不断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三是历史政治秩序稳定,统治巩固后,孔子受到重视,社会动乱时,孔子首当其冲受到批判。
补充:
西汉起,历代不断给孔子加封追谥,汉平帝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
唐玄宗李隆基加给孔子谥号“文宣”,始称“文宣王”。
元武宗年间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后又称“至圣先师”、“大成至圣先师”等等。同时孟子被尊为亚圣,颜回被尊为复圣,子思被尊为述圣。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