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赏析:
“翕”,音吸,收敛之意。“固”,副词,姑且、暂且的意思。“将欲翕之,必固张之”,这两句是说,自然界的一切物理现象,都是将要在吸聚、收敛之前,必然先要暂时扩张它。世间事理亦同。凡事尚在筹谋,还未运作之时,谓之“将欲”;事情已经发生,定于已然之时,谓之“必固”。“将欲”是形容阴阳五行气数运行中的一种理势。“翕”与“张”是比喻天地之道的自然运化形态。天地之道,“将欲”之机不可知,“必固”之势不可见。天道运行之理,犹如人之呼吸,吸气足后求其呼,呼之尽时求其吸,一吸一呼,一松一驰,一阴一阳,以此传输宇宙本源的道性物质,养育天地万物。
下面推荐一些我自己比较喜欢道家经典诗句:
1、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
出处:《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作者:丘处机(金朝)
释义:梨花的清高绝俗,不与群芳同伍。
2、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出处:《管子·白心》,作者:管子(先秦时期)
释义:太阳升到最高的时候,就开始向西偏落下去了,月亮到了最圆的时候,也就开始缺损了。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向相反面转化。万物都是周流如环,走到某一极点,又会返回。
3、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出处:《老子》,作者:老子(春秋时期)
释义: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
4、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出处:《庄子·让王》,作者:庄子(战国时期)
释义:逍遥自在在天地之间而心情悠然自得。
5、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
出处:《列子·说符》,作者:列子(战国时期)
释义:能看清深潭中的游鱼的,不是吉祥的好事;能探知别人隐私的,定会招祸遭殃。指把聪明智慧用到窥探别人忌讳的暗事上,会招来不吉乃至祸殃。
扩展资料:
道家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泰古二皇,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从此成为古往今来治国治家的至尊宝术。
以黄帝、伊尹、太公、辛甲、鬻子、老子、文子、列子、庄子、管子、鹖冠子等等为主要代表,主张“无为、璞朴、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等等。尤其重要的是,道家虽有经典著作,可思想并不圈囿于著作之中。
道家思想的形成是以总结、发展、著典籍为主要路径,每一次思想的跳跃都经历了极其长时间的众人积累,这也再一次的凸显了道家的生命力。
道家经典:《道德经》、《道家易》、《太一生水》、《文子》、《庄子》、 《列子》、 《六韬》
意思是指:将要夺取它,必须暂且给予它。
出自: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三十六章》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