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六中的全称是平顶山市第六中学。
平顶山市第六中学创建于1968年,位于市区中心,占地50亩,环境优美,北靠山顶公园,南临湛河风景区,设施先进,拥有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阶梯教室和30多个多媒体教室。共有30个教学班,2000余名在校学生。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校、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办学管理规范化学校、河南省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首批“市级示范性学校优质,连续六年被平顶山市教育局评为初中教学质量先进学校。河南省平顶山市第六中学创建于1968年,拥有国家级先进工作者、优质课教师、骨干教师多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百分之百。
平顶山市第三中学。
学校曾先后被授予“国家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群众体育运动先进单位”、“省、市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学校”、“省级园林单位”、“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实验室建设省级示范学校”。
“河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平顶山市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学校”、“模范职工之家”、“平顶山市示范学校”、“平顶山市教育系统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先进单位”、“平顶山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平顶山市教育系统‘四五’普法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12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2人,拥有大学本科学历者达97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中学高级教师60人,省级学科带头人4人,省、市级骨干教师20人,省市级优质课教师35人。
省级师德标兵1人,省市级首批教育教学专家6人,省、市级优秀教师7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市拔尖人才1人。他们组成了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新型教师队伍。
我市同时启动标准班额、细化分片等教育均衡措施
2010-07-26 00:00:00进入论坛来源:平顶山晚报
本报讯(记者傅纪元)我市今秋将采取多种措施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学校生源冷热不均等问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是记者昨天从市教育局获悉的。停止重点、示范等学校评选今年我市将着手统筹城乡中小学布局规划,加大中小学建设投入。依据国家规定标准,编制、修订中小学建设布局专项规划。按照就近入学、相对集中、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加快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加大对原企业移交学校及市区近郊学校以及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调整可能导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拉大等级差距的政策,停止和取消针对义务教育学校的重点、实验、示范等类型学校的评选和认定,鼓励学校办出特色。8所中小学校执行标准班额市教育局今年将对参与“小升初”招生的初中重新划片(本报曾于5月27日报道),原有的79个片区被细化成147个片区,一些热门学校的招生区域有所调整。今年秋季我市将设置班额示范校,对一些班额过大的学校规定了班额上限,不准突破。今年市区体育路小学、新程街小学、雷锋小学、东环路小学、湛河区实验小学、开源路小学、市十四中、市四十三中8所学校起始年级开始执行标准班额,每班人数控制在45~50人。三中和六中试行联合发展模式为了贯彻教育部、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的指示精神,市教育局决定今年秋季,首先在市三中和市六中试行联合发展模式。联系发展模式将按照“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的原则,两校分步融合,逐步实现统一招生、统一调配师资、统一课时计划、统一教研活动、统一管理模式、统一考核考评。同时,保持两校人员编制、财务、资产等方面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市六中为联合办学西校区,市三中为联合办学东校区。今年秋季入学,七年级新生由两校统一招生、统一均衡编班,市三中和市六中教师共同执教。今年两校拟招收16个教学班,设置于联合办学东校区。八年级维持现状不变。市三中九年级的8个教学班全部迁入联合办学西校区,教师及学生分班情况保持不变。试行联合发展模式后,两校的教师编制隶属关系保持不变,根据工作需要统一调配使用,统一进行业务考核,考核结果按编制序列计入个人业务档案。教师评优评先、职称晋升、年度考核等仍按照编制隶属关系分开进行。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