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株高0.5至1米;根茎肥厚,多分枝,有芳香及辛辣味。
2、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至30厘米,宽2至2、5厘米,无毛,无柄;叶舌膜质,长2至4毫米。
3、总花梗长达25厘米;穗状花序球果状,长4至5厘米;苞片卵形,长约2、5厘米,淡绿色或边缘淡黄色,顶端有小尖头;花萼管长约1厘米;花冠黄绿色,管长2至2、5厘米,裂片披针形,长不及2厘米;唇瓣中央裂片长圆状倒卵形,短于花冠裂片,有紫色条纹及淡黄色斑点,侧裂片卵形,长约6毫米;雄蕊暗紫色,花药长约9毫米;药隔附属体钻状,长约7毫米。
生姜的根包括纤维根和肉质根两种。一般纤维根主要是吸收功能,肉质根主要是贮藏功能,同时具有吸收和支持功能。肉质根可食用,用于菜、馅等均可。
通常于种姜播种以后,先从幼芽基部发生数条纤细的不定根,称为纤维根,或称初生根。出苗3天观察,根长约5~7厘米,先端有少量根毛。20天后观察,根长一般在10~15厘米,根毛已较前发达。此后,随着幼苗的生长,纤维根数逐渐增多,并在其上发生许多细小的侧根,形成姜的主要吸收根系。
大约在9月中旬前后,植株正处在旺盛生长时期,此时,在姜母和子姜的下部节上,还可发生若干条肉质不定根,乳白色,形状短而粗,一般长10~25厘米,直径约0.5厘米,其上一般不发生侧根,根毛也少,具有吸收和支持功能。肉质根可以食用。
生姜为浅根性作物,分枝少,根系不甚发达。大部分根分布在土壤上层30厘米以内的耕作层内,只有少量的根可伸入土壤下层,因此,吸收水肥能力较弱,对肥水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姜根的解剖结构与一般单子叶植物根的结构相似,从其横剖面图可见,最外层是表皮,表皮上有根毛,表皮以内为皮层,皮层的最内一圈为内皮层,再内是中柱部分。皮层位于表皮之内,由多层薄壁细胞组成,在根的横切面上占有较大比例。皮层细胞较大,排列较疏松,有明显的细胞间隙,是根部贮藏营养物的场所,并具有一定的通气作用。中柱包括中柱鞘、木质部、韧皮部和髓部薄壁细胞,中柱细胞较小而排列紧密,与皮层有明显区别。生姜肉质不定根的解剖结构与纤维根基本相同,只是皮层部分较厚,细胞排列层数较多一些。
一、分布区域不同
1、良姜: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我国云南、广东、广西及台湾等地区均有栽种。适宜地区:我国华南及东南地区。
2、干姜:中国中部、东南部、西南部广为栽培。
二、形态特征不同
1、良姜:叶二列,长披针状,无柄,叶鞘开放抱茎。圆锥形总状花序,顶生,花轴标红色,花冠漏斗状,白色或浅红色。蒴果不开裂,球形,成熟时橘红色。种子具有干燥的假种皮。花期4~10月。
2、干姜:呈扁平块状,具指状分枝,长3~175px,厚1~50px。表面灰黄色或浅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和明显的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或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黄色油点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三、作用不同
1、良姜:观叶类植物,色彩鲜艳夺目,格外雅观,观赏价值较高;水提取物具有镇痛抗炎作用,醚提物只有镇痛作用;良姜能辛散温通,散寒止痛,为治疗胃寒脘腹冷痛之常用药。
2、干姜:植物的干燥根茎,常用于入药。
-干姜
-良姜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