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日期为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
古时以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巳日多逢三月初三,魏晋以后,上巳节的日期固定为三月初三,后代便沿袭下来。该节在文字记述中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
古代,每逢三月时令,人们都去水边祭祀。《论语》中“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即是上巳风俗。古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故又有三巳、元巳之别称。《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后汉书-礼仪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
农历三月三也被称为“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尤其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最为典型。 在我国,每逢农历三月三的时候,部分地区的民众,都会载歌载舞、欢度节日,可是有不少人仍然不知道,三月三是什么节日,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01每年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华夏子孙都会来到黄帝故里新郑市寻根拜祖;这一天,也是古上巳节,是古人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中所记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兰亭序》中“曲水流觞”都与上巳节相关。02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自古皆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三月三日起源于中华民族原始社会的原始制度。03三月三上巳节自先秦至唐十分繁盛。从宋元时代开始,渐渐不显,笔记史料和文学作品中都表现了一种追古慕古的情怀。与此同时,寒食、清明、上巳三节呈现合并混同的趋向,最终寒食“并”入清明,上巳“躲”进清明。汉族民众会在河南黄帝故里举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04每到三月三时节,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农历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05侗族“三月三”又名“播种节”、“讨葱节”、“花炮节”。侗家传说,古时他们总是以桐树开花时为插秧节。但有一年桐树没有开花,结果误了农时,只好逃荒到报京一带。为吸取过去的教训,每到三月三人们便吹芦笙唱歌、走访亲友,并相互提醒该忙农事了。侗族多于三月三这天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故亦称“花炮节”。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