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腹部:公螃蟹的腹部为三角尖形,而母螃蟹的腹部则呈圆形或椭圆形。这样区分螃蟹公母最简单也最方便,人们用眼睛一看就能分清。
2、看蟹脚:母螃蟹蟹脚只有前边两条腿上长有细细的绒毛,而公螃蟹则不同,它们的八条腿上都有密集的绒毛。
3、看蟹黄:螃蟹中有橘红色一粒粒比较硬的是蟹黄,有蟹黄的螃蟹是母螃蟹,蟹黄是螃蟹的卵巢和卵细胞。一般在农历九月前后,雌蟹性腺成熟,蟹肉最为丰满。公螃蟹则没有。
4、看蟹膏:螃蟹中白色黏黏的是蟹膏,有蟹膏的螃蟹是公螃蟹,蟹膏是螃蟹的副性腺。一般在农历十月之后,雄蟹性腺成熟,蟹肉最为丰满。而母螃蟹却没有。
说起 阳澄湖大闸蟹如何辨别公蟹与母蟹?答案已经众所周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蟹肚。肚脐尖尖,呈三角形的为公蟹:反则肚脐呈圆形就是母蟹了。那阳澄湖大闸蟹用尖脐与圆脐来区别的说法,起源于哪里呢?
随之, 苏蟹阁小编翻阅各大词典,里面概括是这样作出解释的。
引经据典:
出自宋朝陆佃《埤雅》里的一段文字:“蟹,水虫,壳坚而脆,团脐者牝,尖脐者牡也”;团脐就是雌蟹,尖起就是雄蟹。
想必大家都知道,阳澄湖 大闸蟹幼体时期是有尾巴的,尾巴不停地伸屈和弹动,便可以使身体游泳自如,到处觅食,这样倒是有点类似小蝌蚪了。
之后,幼体就蜕壳成了幼蟹,这个小尾巴就自然而然地熨帖在身体的腹面。起初,幼蟹均为狭长形,后来到了成熟期,雌性得肚脐渐渐变成圆形(团脐),雄性则为狭长三角形(尖脐)。
长此以往,百姓口口相传,便就有了“这团脐和尖脐成了识别 阳澄湖大闸蟹雌雄最为明显的标志”的说法。
其实,阳澄湖 大闸蟹的肚脐早期并不以“尖脐和团脐”之称,而是称之为“蜋螘和博带”。恕小编我才疏学浅,读书读的少,“蜋螘”这两个字都不会念!普及下“蜋螘”,读“láng yǐ”。
引经据典:
早在三国魏时期,张揖的《广雅》里已被指出:“其雄曰蜋螘,其雌曰博带。”
所以可能就有了“蜋螘和博带”这样的称呼,但是真正探寻来历、根据和起名的缘由,早已说不清楚了。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对于阳澄湖大闸蟹雌雄是以此判别的,已有近两千年之久了”。可能由于“蜋螘和博带”的名称,过于怪异,难以形象的、直观的、通俗的被耳口相传,后就被易于掌握的“尖脐和团脐”名称所取代,从而获得了更多人数、更大范围、更高频率的流传。
想要分辨螃蟹的公母可以从螃蟹的腹部、底部、脐部等方面去进行分辨,把螃蟹的壳打开看内容也是可以分辨的。
QQ截图20181026085536.jpg
看腹部
集市上卖螃蟹的人总结的一句话:公螃蟹穿丁字裤,母螃蟹包纸尿裤,这句话形容公母螃蟹非常到位,把螃蟹翻转过来,看腹部就能明白,公螃蟹腹部的壳是尖形的,母螃蟹是圆形的。
看底部
判断螃蟹公母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看底部,这个地方是螃蟹的生殖器,母螃蟹的生殖器是圆形的,而公螃蟹的生殖器是尖形的,感觉母螃蟹跟圆形分不开,公螃蟹跟尖形分不开,呵呵。
看脐部
这种方法也很好分辨,判别的部位就是螃蟹腹部那个盖子下面,如果比较尖比较窄就是公螃蟹,如果比较宽比较圆就是母螃蟹。
看内容
这种方法就是把螃蟹的外壳打开,如果有黄色流出,那就是蟹黄,肯定是母螃蟹,如果流出的是白色的液体,那就是蟹膏,一定是公螃蟹。
想要分辨螃蟹的公母一定要掌握方法。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