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教学法源于人类语言学家和弗斯派语言学家,他们认为语言最重要且首先是一种交际体系。语言教学的目的是目标语的交际能力。语言课程的内容包括语言意念和社会功能,而不仅仅是语言结构。学生有规律地在小组或者俩俩活动中进行信息差意义传递活动。学生经常从事角色或者课本剧表演,以便使自己的目标语使用适宜于不同的社会语境,课堂材料和课堂活动常常是真实可信的,以反映现实情景和生活需要。技能一开始就应该是综合的;特定的活动可能涉及读、说、听,也许还有写。老师的任务主要是促进交际,其次才是改正错误。老师应该能流利地和恰当地使用目标语。
交际法是一种教学方法。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讲,交往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方面。1971年,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在《论交际能力》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这一概念。
他认为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语法能力:语言符号本身的知识,即遣词造句的能力;
(2)社会语言能力: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适当理解、表达话语的能力;
(3)语篇能力:把语法形式和意义融合在一起,用口头或书面连贯地表达不同种类语篇的能力;
(4)策略能力:加强交际效果或弥补由于缺乏交际能力等因素引起的交际中断所使用的策略,即交际过程中的应变能力。
此后,这些能力逐渐成为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侧重之处。在海姆斯的交际能力理论、韩礼德的功能理论和威尔金斯的意念学说基础上,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Teaching)逐渐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交际教学法将语言看作交际的手段,教师有责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在了解基本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明了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交际教学法的基本假设是:学习语言的目标就是交往能力的培养,这也正是其不同于传统英语教学方法之处。交际教学法始终将学生看作语言实践的主体,注重教学材料源自的循环体制等等,这就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与教研中进一步加以改进和探索。
交际法教学的四个步骤: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应该根据相关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或生活情境
或社会环境与学生谈话,归纳引入新课。
二、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书中提示,师生共同归纳要求。
三、依据要求,表达交流(体现训练的层次)。
1、会说基本句子。
①自己练习说。②集体交流,互动评价。
2、能按顺序说。
①自己练习说。②集体交流,互动评价。
3、完整具体地说。
①自己练习说。②互动交流,评价补充。
4、创设场景,模拟生活。
教师要根据训练内容,把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模仿
中培养与他人的交际能力。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交际语言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语言教学的课程内容中以语言学习者所需之沟通需求与能力为主,语言功用包括了规范性、互动性、想像性以及再现性等多种用途。
交际教学法认为,语言包含了〝交际能力〞和语言所处的〝文化社会意涵〞,其功用则包括了功能性(functional; 指用言语和他人互动)、规范性(regulatory;指用言语限制他人行动)、互动性(interactional; 指用言语和他人互动)、想像性(imaginative;指用言语创造出想像世界)以及再现性(representative;指用言语沟通、呈现讯息)等多种用途。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