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初,英国约克城,着红装的女人表示已婚,着绿装的是未婚者,后来,英国伦敦议会大前经常发生事故,人们受到红绿装启发,1868年12月10日,伦敦议会大厦的广场上,由师德·哈设计、制造了灯柱高7米,身上挂着一盏红、绿两色的提灯,这是第一盏信号灯在灯下,一名手持长杆的警察牵动皮带转换提灯的颜色,后来在信号灯的中心装上煤气灯罩,它的前面有两块红、绿玻璃交替遮挡,但使用到23天时煤气灯突然爆炸,使一位正在值勤的警察死亡;
从此,城市的交通信号灯被取缔了。到1914年,在美国的克利夫兰市恢复了红绿灯,且是“电气信号灯”,稍后又在美国其他城市相继重现了交通信号灯;
随着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交通指挥的需要,第一盏名副其实的三色灯于1918年诞生。它是三色圆形四面投影器,被安装在纽约市五号街的一座高塔上,它的诞生使城市交通大为改善。
诞生
19世纪初,在英国中部的约克城,红、绿装分别代表女性的不同身份。其中,着红装的女人表示我已结婚,而着绿装的女人则是未婚者。后来,英国伦敦威斯敏斯会议大楼前经常发生马车轧人的事故,于是人们受到红绿装启发,1868年12月10日,信号灯家族的第一个成员就在伦敦议会大厦的广场上诞生了,由当时英国铁路信号工程师德·哈特设计、制造的灯柱高7米,身上挂着一盏红、绿两色的提灯-----煤气交通信号灯,这是第一盏信号灯。在灯的脚下,一名手持长杆的警察随心所欲地牵动皮带转换提灯的颜色。后来在信号灯的中心装上煤气灯罩,它的前面有两块红、绿玻璃交替遮挡。不幸的是只面世23天的煤气灯突然爆炸自灭,使一位正在值勤的警察也因此断送了性命。 从此,城市的交通信号灯被取缔了。直到1914年,在美国的克利夫兰市才率先恢复了红绿灯,不过,这时已是“电气信号灯”。稍后又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相继重新出现了交通信号灯。 随着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交通指挥的需要,第一盏名副其实的三色灯(红、黄、绿三种标志)于1918年诞生。它是三色圆形四面投影器,被安装在纽约市五号街的一座高塔上,它的诞生,使城市交通大为改善。
黄色信号灯的发明
黄色信号灯的发明者是我国的胡汝鼎,他怀着“科学救国”的抱负到美国深造,在大发明家爱迪生为红绿灯
董事长的美国通用电器公司任职员。一天,他站在繁华的十字路口等待绿灯信号,当他看到红灯而正要过去时,一辆转弯的汽车呼地一声擦身而过,吓了他一身冷汗。回到宿舍,他反复琢磨,终于想到在红、绿灯中间再加上一个黄色信号灯,提醒人们注意危险。他的建议立即得到有关方面的肯定。于是红、黄、绿三色信号灯即以一个完整的马路工具出现在世界上。
编辑本段没有红绿灯的国家?
圣马力诺共和国是欧洲最古老的国家之一,该国风景秀丽,每逢旅行旺季,街市人头涌动,车流不息。 圣马力诺只有2万多人口,却拥有各种汽车5万辆,按理说,交通状况应该是拥挤不堪的。但实际上,在圣马力诺行车,道路顺畅,极少有堵车现象,偶尔塞车也不必担心,很快就会自动化解。 尤为令人惊奇的是,该国境内各种大小交叉路口看不到一个绿红灯信号。 没有红绿灯,交通却井然有序,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圣马力诺的公路设计、交通管理十分科学。该国的道路几乎全是单行线和环行线,开车人如果不进家门或停车场,一直开到底,就会不知不觉地又原路返回了。 在没有信号的交叉路口,驾驶人员均自觉遵守小路让大路、支线让主线的规则。各路口上都标有醒目的“停”字,凡经此汇入主干的汽车都必须停车观望等候,确实看清干线无车时才能驶入。在圣马力诺,人人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这已形成习惯。
编辑本段为什么交通信号灯用红黄绿颜色?
世界上第一个由红黄绿汽灯组成的交通信号灯1868年出现在英国伦敦.经过不断的改进才出现了由红黄绿组成的三色信号灯并一直沿用至今,采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是根据光学原理,红色光的波长很长,穿透空气的能力强,同时比其他信号更引人注意,所以作为禁止通行的信号,黄色光的波长较长,穿透空气的能力较强,所以作为警告的信号,采用绿色作为通告信号,是因为红色和绿色的区别最大,易于分辨,其显示距离也较远.
见
交通信号灯“国际信号”:联合国约定三色灯。
1968年,联合国《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对各种信号灯的含义作了规定。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
信号灯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简单的,只有一个圆灯,红停绿行,绿灯亮的时候就可以在左转的车道上左转了。另一种复杂的,带箭头,只有左转箭头绿色的时候才能左转。
交通信号灯分为:机动车信号灯、非机动车信号灯、人行横道信号灯、方向指示指示灯(箭头信号灯)、车道信号灯、闪光警告信号灯、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道口信号灯。
扩展资料
红绿灯的历史
红绿灯(交通信号灯)是以规定时间交互更迭的光色讯号,设置于交岔路口或其它特殊地点,用以将道路通行权指定给车辆驾驶人与行人,管制其行止及转向的交通管制设施。以红、黄、绿三色灯号或辅以音响,指示车辆及行人停止、注意与行进。
红绿灯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初的英国。那时,在英国的约克城,着红装的女人表示“已婚”,而着绿装的女人则是“未婚”。当时,伦敦议会大厦前经常发生马车轧人的事故。受红绿装启发,英国机械师德?哈特于1868年设计了红、绿两色的煤气交通信号灯,由一名手持长杆的警察通过牵动皮带来转换灯的颜色。
1914年交通信号灯已从煤气进化为电气,这与现代的交通信号灯已经没有多少差距,除了信号灯本身,美国人还完善了信号控制系统。
中国最早的红绿灯出现在上海的英租界。有资料显示,早在1923年,上海公共租界开始在部分十字路口使用机械装置指示车辆停止和前进,该年4月13日,南京路两个重要十字路口,最先安装红绿灯交通信号装置。
1968年,联合国《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对各种信号灯的含义作了规定:绿灯是通行信号,面对绿灯的车辆可以相应的直行、左转弯或右转弯,除非另一种标志禁止某一种转向。
转弯车辆都必须让合法地正在路口内行驶的车辆,过人行横道的行人更要优先通行;红灯是禁行信号,面对红灯的车辆必须在交叉路口的停车线后停车;黄灯是警告信号,面对黄灯的车辆不能越过停车线,但车辆已十分接近停车线而不能安全停车时可以进入交叉路口。此后,这一规定在全世界开始通用。
——交通信号
——交通信号灯
红绿灯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初的英国。那时,在英国的约克城,着红装的女人表示“已婚”,而着绿装的女人则是“未婚”。当时,伦敦议会大厦前经常发生马车轧人的事故。受红绿装启发,英国机械师德?哈特于1868年设计了红、绿两色的煤气交通信号灯,由一名手持长杆的警察通过牵动皮带来转换灯的颜色。可惜的是,这盏灯的历史只有23天,中断的原因是煤气灯突然爆炸使一位警察殉职.
1914年,克里夫兰市率先在街道中恢复交通信号灯,随后纽约、芝加哥等城市也开始出现。这时的交通信号灯已从煤气进化为电气,这与现代的交通信号灯已经没有多少差距,除了信号灯本身,美国人还完善了信号控制系统。图为1931年6月23日,美国纽约第五大道竖起一盏新的青铜制造的红绿灯。
中国最早的红绿灯出现在上海的英租界。有资料显示,早在1923年,上海公共租界开始在部分十字路口使用机械装置指示车辆停止和前进,该年4月13日,南京路两个重要十字路口,最先安装红绿灯交通信号装置。
红绿灯作为城市道路交通资源的分配器,科学的设置才是确保有序交通秩序的应有之义。然而,红绿灯设置不合理,或维护不当现象时有发生,甚至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
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1968年,联合国《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对各种信号灯的含义作了规定。绿灯是通行信号,面对绿灯的车辆可以直行,左转弯和右转弯,除非另一种标志禁止某一种转向。左右转弯车辆都必须让合法地正在路口内行驶的车辆和过人行横道的行人优先通行。红灯是禁行信号,面对红灯的车辆必须在交叉路口的停车线后停车。黄灯是警告信号,面对黄灯的车辆不能越过停车线,但车辆已十分接近停车线而不能安全停车时可以进入交叉路口。此后,这一规定在全世界开始通用。
红色信号灯的由来
在早期的交通信号灯是为火车设计的,当时采用的是红色,在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中,以红色光波最长,光波越长,它穿透周围介质的能力就越大,因此,在光度相同的条件下,红色显示得最远,同时人们对红色的感觉也比较敏感,所以,红色的指示灯便作为停车信号,其作用就是起到警醒和醒目的特点,因此国际警示色采用的就是红色,赋予着禁止、提醒等含义。
黄色信号灯的由来
黄色指示灯的发明者是中国人胡汝鼎,胡汝鼎早年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在街上行驶,绿灯亮起时准备前行,却被急转弯的车辆擦身而过,于是他就想用另一种颜色指示灯,提醒行人注意安全,就是后来的黄灯。
黄色光的波长仅次于红光,居第二位。黄色玻璃透过光线的能力大,显示距离也较远,因而被采用作为缓行信号。
1968年,联合国《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对各种信号灯的含义作出了规定。其中,黄色指示灯是作为警告信号,面对黄灯的车辆不能越过停车线,但当车辆已十分接近停车线而不能及时安全停车时,可以进入交叉路口等待。此后,这一规定开始在全世界通用。
绿色信号灯的由来
绿光的波长是除红、橙、黄以外比较长的一种色光,显示的距离也较远,同时绿色和红色的区别易于分辨,因此被采用作为通行信号。
早期的时候,绿色代表“警示”,白色则代表通行,这在《铁路信号》都有记载。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