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评书是什么意思(说书是什么意思)

时间: 2023-04-11 08:01:17

评书是什么意思

评书又称说书,讲书,广东粤语等地区俗称讲古,古代称为说话,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在宋代开始流行。各地的说书人以自己的母语对人说著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份。清末民初时,评书的表演为一人坐于桌后表演,道具有折扇和醒木,服装为长衫,至20世纪中叶,多不再用桌椅及折扇,醒木等道具,而以站立说演,服装也较不固定。而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在电子媒体及推广普通话的冲击之下,一些方言的说书文化日渐式微,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但还仍然有其活力。

说书是什么意思

其实说书只是一个概括词,并不是术语。而流传最为广泛的说书型式就是评书。
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评书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说书品种,大约形成于清代初期。许多渠道的资料证明,评书虽然是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但其艺人来源却多为“唱曲”的转行。相传形成于北京的评书艺术,其第一代艺人王鸿兴,原来就是表演一种叫做“弦子书”的“说唱”艺人;至20世纪初叶,又有许多北方乡村表演“西河大鼓”和“东北大鼓”的“说唱”艺人进入城市后,纷纷改说评书。这是中国曲艺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老师说书是什么意思?

老师讲述书中的故事。

说书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曲艺,大约起源于宋代。一般指只说不唱的曲艺,如宋的讲史、元的平话,以及现代的苏州评话、北方评书等。有时也作广义使用,兼指某些有说有唱的曲艺,如弹词、蒙语说书等。

说书用的乐器很简单,最初用琵琶,后来逐渐被淘汰改用三弦。说书人除了抱在怀中的三弦外,便是绑在右小腿上的“刷板”了,这是说书人的主要“打击乐器”。

扩展资料

说书用的乐器很简单,最初用琵琶,后来逐渐被淘汰改用三弦。说书人除了抱在怀中的三弦外,便是绑在右小腿上的“刷板”了,这是说书人的主要“打击乐器”。

三四片两寸宽、不足尺长的杜梨木,熏干刨光后,上端打上两只小眼儿,用羊皮绳或细麻绳穿绾起来,组合成类似于“快板”一样的乐器,演唱时将下片牢牢地捆绑在右小腿上,利用脚尖的闪动,带动其煽动发响。

此外,说书人在自己的右手虎口上,还要挽上一个小“连花乐”,利用弹拨三弦时的颤动而发响。有了这个莲花乐,弹三弦就有了很别致的声音,顿时显得热闹了许多。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