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无棱两可”这个词,只有“模棱两可”。
模棱两可
解释:模棱,含糊、不明确;两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泛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
出处:1、《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2、《明史·余珊传》:"坚白异同,模棱两可,是盖大奸似忠,大诈似信。
模棱两可的意思:对问题或事物正反两方面,持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模棱:含糊,不明确;两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
拼音: mó léng liǎng kě
出处:《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释义:处理问题的时候不要分清是非,如果有错误,一定会带来灾祸谴责,但持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就可以了。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反义词:一望而知、斩钉截铁、大是大非、不可名状
扩展资料 模棱两可的近义词:拖泥带水
意思是: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
拼音:tuō ní dài shuǐ
出处:宋《碧岩录》卷一:“道个佛字,拖泥带水;道个禅字,满面惭惶。”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反义词:一刀两断、惜墨如金、雷厉风行、删繁就简
读音:mó léng liǎng kě,
释义: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形容对事情双方不置可否,是非不分。出自《旧唐书·苏味道传》。
开放分类:典故成语词语
模凌两可,出处为《旧唐书·苏味道传》,形容对事情双方不置可否,是非不分。解释模凌:含糊,不明确;两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形容对事情双方不置可否,是非不分。贬义词《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
典故/模凌两可
唐朝前期著名诗人苏味道,仕途顺利,官运亨通,仅做宰相前后长达数年之久。但他在位并没做出什么突出成绩来。他老于世故,处事圆滑,他常对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稜(léng)(同棱)以持两端可矣。”意思是:处理事情,不要决断得太清楚,太明白,要是这样处理错了,必会遭到追究和指责。只要摸棱两可,哪边都抓不着(小辫子)就行了。当时,人们根据他这种为人处世的特点,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苏模稜”。
“模棱两可”说明人在处理问题时,含糊其辞,不明确表态,不置可否。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