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介绍

时间: 2023-04-11 12:20:57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介绍

2002年中国科技部将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启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2009年至2012年,“蛟龙”号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2012年7月,“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同时也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这意味着中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12014年12月18日,“蛟龙”号首次赴印度洋下潜。

蛟龙号长8.2米,就是多少个0.1米

蛟龙号长8.2米,就是82个0.1米。8.2米就是82个0.1米是8200分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2010年5月至7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中进行了多次下潜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20米。2002年中国科技部将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启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2009年至2012年,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2012年6月,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乃至世界的载人深潜纪录。[1]2014年12月18日,首次赴印度洋下潜。

蛟龙号构造是什么样的

“蛟龙号”,长、宽、高分别是8.2米、3.0米与3.4米,空重不超过22吨,最大荷载是240公斤,最大速度为每小时25海里,巡航每小时1海里,当前最大下潜深度7062.68米,最大工作设计深度为7000米,理论上它的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99.8%海洋区域。

运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入深海,在海山、洋脊、盆地和热液喷口等复杂海底进行机动、悬停、正确就位和定点坐坡,有效执行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球环境和海洋生物等科学考察。

扩展资料

技术优势

1、在世界上同类型中具有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这意味着该潜水器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使用;

2、具有针对作业目标稳定的悬停,这为该潜水器完成高精度作业任务提供了可靠保障;

3、具有先进的水声通信和海底微貌探测能力,可以高速传输图像和语音,探测海底的小目标;

4、配备多种高性能,确保载人潜水器在特殊的海洋环境或海底地质条件下完成保真取样和潜钻取芯等复杂任务。

近底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高速水声通信、充油银锌蓄电池容量被誉为“蛟龙”号的三大技术突破: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中国蛟龙号第一次下水时间

中国蛟龙号第一次下水时间是2010年5月31日。

2010年5月31日-7月1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3000米级海上试验中取得巨大成功,共完成17次下潜,其中7次穿越2000米深度,4次突破3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超过全球海洋平均深度3682米,并创造水下和海底作业9小时零3分的记录,验证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3000米级水深的各项性能和功能指标。

2002年中国科技部将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启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

2009年至2012年,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2012年6月,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2014年12月18日,首次赴印度洋下潜。

扩展资料 蛟龙号与马里亚纳海沟

2012年6月15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进行了第一次试潜最终成功潜入水下6671米。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共进行了六次试潜,最大下潜深度7062.68米,这些均刷新了我国人造机械载人潜水最深记录。

2016年6月22日至8月12日,我国“探索一号”科考船在马里亚纳海沟海域开展了我国海洋科技发展史上第一次综合性万米深渊科考活动。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斗”号无人潜水器下潜10767米。

这次“海斗”号不仅创造了我国水下机器人的最大下潜深度记录,并为我国首次获取了万米以下深渊及全海深剖面的温盐深数据。这是继“蛟龙号”七千米海试成功后我国海洋科技又一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的深潜科考开始进入万米时代。从此万米深海不再是我国海洋科技界的禁区。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马里亚纳海沟

有关蛟龙号的图片和资料,了解近年来我国我国深海勘查的成就。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2010年5月至7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中进行了多次下潜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20米。

"蛟龙号",长、宽、高分别是8.2米、3.0米与3.4米,空重不超过22吨,最大荷载是240公斤,最大速度为每小时25海里,巡航每小时1海里,当前最大下潜深度7062.68米,最大工作设计深度为8000米,理论上它的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99.8%海洋区域。

我国深海资源调查和勘探开发工作成就: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延期申请已获得国际海底管理局理事会核准,国家海洋局先后组织了5个大洋航次任务,重点保障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工作和勘探合同区的外业调查工作,调查工作不断拓展。

深海装备技术逐步走向应用,深海调查能力进一步增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龙”系列无人无缆潜水器和“海龙”系列无人缆控潜水器等深海高新技术装备为我国开展资源调查、履行勘探合同义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扩展资料:

蛟龙号作为潜水器家族“三龙”之一,和无人无缆的潜龙号、无人有缆的海龙号不同,蛟龙号的优势在于定点悬停作业。科学家通过搭乘蛟龙号可以对海底进行直接观测和取样,对海底某个点进行“解剖麻雀”式精细化研究。“三龙”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点线面结合进行勘察。

2002年6月,科技部正式批准设立国家“十五”863计划“7000米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中国大洋协会作为业主,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国内深海装备研发优势单位,成为项目研制的骨干力量。

在蛟龙号顺利交付之后,从2009年至2012年,蛟龙号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下潜至7000米,说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

中国新闻网—中国深海资源调查和勘探开发成果丰硕

—蛟龙号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