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表示一个氯气分子有两个氯原子组成,也表示氯气单质,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经压缩可液化为金黄色液态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用作为强氧化剂与氯化剂,氯混合 5%以上氢气时有爆炸危险,氯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或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
氯气,化学式为Cl2。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具有窒息性 ,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和碱溶液,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易压缩,可液化为黄绿色的油状液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可用作为强氧化剂。
氯原子很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呈负一价、氯气通常状态下呈黄绿色、有刺激性气体、在低温加压条件下可为液态和固态、是很活泼得非金属单质,有很强得氧化性,能生成金属氯化物、氯气和水反应可生成次氯酸,用于杀菌消毒、也可以制成漂白液
1.氯气通常只表现强氧化性,体现在和一些变价金属反应时,均生成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如:cu,fe)
2.氯气的制取方法:
△
实验室制法: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
通电
工业制法:
2nacl
+
2h2o
====
2naoh
+
h2↑
+
cl2↑
(氯碱工业)
3.氯水的性质:由于
cl2
+
h2o
====(可逆)
hcl
+
hclo
因此氯水的化学性质有:
强氧化性(cl2),强酸性(hcl),漂白性(hclo).
在cl2参与的离子反应中,均可认为其表现的即氯水的性质!
化学性质
毒性
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它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有害的影响:次氯酸使组织受到强烈的氧化;盐酸刺激黏膜发生炎性肿胀,使呼吸道黏膜浮肿,大量分泌黏液,造成呼吸困难,所以氯气中毒的明显症状是发生剧烈的咳嗽。症状重时,会发生肺水肿,使循环作用困难而致死亡。由食道进入人体的氯气会使人恶心、呕吐、胸口疼痛和腹泻。1L空气中最多可允许含氯气0.001mg,超过这个量就会引起人体中毒。
助燃性
在一些反应中,氯气可以支持燃烧。
【例】
现象:钠在氯气里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热。
2Na+Cl2=点燃=2NaCl
现象: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瓶里充满棕黄色的烟,加少量水后,溶液呈蓝绿色。
Cu+Cl2=点燃=CuCl2
现象:铁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瓶里充满棕红色烟,加少量水后,溶液呈黄色。
2Fe+3Cl2=点燃=2FeCl3
与金属反应
【例】
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
化学方程式:2Na+Cl2=2NaCl(条件:点燃)
现象:见上
注: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一定条件下可与除Pt、Au外大部分金属反应,而与Fe、Cu等变价金属反应则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常温下,干燥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可用钢瓶储存氯气。
与非金属反应
【例】
1、与氢气的反应
H2+Cl2=点燃=2HCl(工业制盐酸方法,工业先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的氢气和氯气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
现象: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处出现白雾。
H2+Cl2=光照=2HCl
现象:见光爆炸,有白雾产生。
需要注意的是:将点燃的氢气放入氯气中,氢气只在管口与少量的氯气接触,产生少量的热;点燃氢气与氯气的混合气体时,大量氢气与氯气接触,迅速化合放出大量热,使气体急剧膨胀而发生爆炸.工业上制盐酸使氯气在氢气中燃烧.
2、与磷的反应
2P+3Cl2(少量)=点燃=2PCl3(液体农药,雾)
2P+5Cl2(过量)=点燃=2PCl5(固体农药,烟)
现象:产生白色烟雾
3、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
实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氯气还可与S、C、Si等非金属直接化合
与水反应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l2,还原剂是也是Cl2,本反应是歧化反应。
氯气遇水会产生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净化作用,用于消毒——溶于水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
化学方程式是: Cl2+H2O=HCl+HClO(这是可逆反应)
与碱溶液反应
【例】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上述两反应中,Cl2作氧化剂和还原剂,是歧化反应。
与盐溶液反应
【例】
Cl2+2FeCl2=2FeCl3
Cl2+Na2S=2NaCl+S (中学阶段用来证明氯气非金属性比硫强)
8、与气体的反应
Cl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容易与多种可燃性气体发生反应。
如:H2、C2H2等。
相对原子质量 氯 Cl 35.453
编辑本段
与有机物反应
【例】
甲烷的取代反应:
CH4+Cl2=光照=CH3Cl+HCl
CH3Cl+Cl2 =光照=CH2Cl2+HCl
CH2Cl2+Cl2=光照=CHCl3+HCl
CHCl3+Cl2=光照=CCl4+HCl
加成反应:
CH2=CH2+Cl2→(催化剂)CH2ClCH2C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