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天与鱼鳞燕都是云雀的别称。
云雀别称:叫天子、告天鸟、阿兰、大鹨、天鹨、朝天子、鱼鳞燕。
云雀属共有4个物种,是一类鸣禽。体型及羽色略似麻雀,雄性和雌性的相貌相似。背部花褐色和浅黄色,胸腹部白色至深棕色。外尾羽白色,尾巴棕色。后脑勺具羽冠,适应于地栖生活,腿、脚强健有力;跗跖后缘具盾状鳞;以植物种子、昆虫等为食,常集群活动;繁殖期雄鸟鸣啭洪亮动听,是鸣禽中少数能在飞行中歌唱的鸟类之一。在地面以草茎、根编碗状巢,每窝产卵3到5枚,孵化期10到12天。生活在草原、荒漠、半荒漠等地。云雀是丹麦、法国的国鸟。
百灵
别名:蒙古百灵、口百灵;蒙古鹨。属雀形目,百灵科。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和青海。
百灵体长约19厘米。上体粟褐,下体白色,头和尾基部呈栗色,翅黑而具白斑,胸部具不连贯的黑色横带。栖息于广阔草原上,高飞时直冲入云,如云雀一般,在地面亦善奔驰,常站高土岗或沙丘上鸣啭不休,在阳光充足的正午,则边砂浴边鸣叫。食物主要是杂草和其他野生植物的种子,兼食部分昆虫,象蝗虫、蚱蜢等。冬季天气酷冷时,常大群短距离南迁至河北省北部。巢由草根、细茎等盘成,常在地面凹处或草丛间,表面多有杂草掩蔽。5—6月间产卵,卵白色或黄白色,表面光滑具褐色细斑。
1、鸟的选择 百灵科的鸟大多羽衣朴素、善鸣啭和模仿声音。百灵、沙百灵、角百灵、凤头百灵等属的鸟是广为人们喜爱的笼鸟。比较普遍的是云雀(俗称云燕、鱼鳞燕、叫天子),我国南北方都有饲养。歌百灵只在南方有饲养。沙百灵(窝勒)、凤头百灵(凤头窝勒)则多见于华北地区。最著名的是百灵,它体型大,羽色较美丽,叫声宏亮而善模仿。
百灵科的鸟均需从幼鸟开始饲养,成鸟难以驯顺和调教。从幼鸟中挑选雄鸟是比较困难的,需要仔细观察、综合判断。如百灵,在第一次幼羽时期可选择嘴粗壮、尖端稍钩、嘴裂(角)深、头大额宽、眼睛大有眼神、翅上鳞状斑大而清晰、叫声尖的鸟。第二次幼羽时期已近似成鸟,要着重选择上胸黑色带斑发达、头及身体羽色鲜艳、斑纹清楚、后趾爪长而平直的鸟。
野生百灵与家养百灵的区别是:野外捕捉的成年百灵羽色鲜艳,羽毛整齐。足趾油亮而呈暗红色,爪黑色;家养百灵羽色稍暗淡,羽毛常有不同程度的磨损,足趾粉红,爪黄色。野生百灵,怕人,常突然猛撞;家养百灵则较安祥,即使受惊,也不拚命撞笼子。购买时应注意区分。
辨别鱼鳞燕(又叫百灵)公母主要依靠身体上的颜色、以及爪子的差异来区分,具体特征如下。
一、公鱼鳞燕的特征
1、额头
雄性鱼鳞燕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额头是栗红色的,并且它的头部和后颈也拥有和额头一样的颜色。
2、眉毛
它的眉毛也很有特点,眉纹一直长到了枕部。眉毛和眼眶周围白而发棕。
3、身体条纹类型
雄性鱼鳞燕背部和腰部主要呈现栗褐色,翅膀外侧的羽毛呈现黑褐色,以栗褐色为主色的尾部边缘稍有发白。胸前有两个对称的黑斑条纹,正好和胸部以上的部分连接起来。额头部分和喉咙处都长有白色的羽毛。
二、磁性鱼鳞燕的特征
1、红色毛发比起雄性鱼鳞燕更少
雌性鱼鳞燕的体色和雄性的几乎一样,但是,雌鸟额头和颈部的栗红色毛发比雄鸟的少,身体上的羽毛也偏近于淡淡的褐色。
2、身体条纹以及爪子不同
磁性鱼鳞燕胸前的两条黑斑条纹没有雄鱼鳞燕那么明显。嘴部的颜色为土黄色,足部脚趾是肉粉色的,它的爪子和一般鸟类不同,尤其是后爪,要比普通鸟类的后爪大一些, 而且还径直地伸向后方。爪部的颜色为褐色。
雌鸟羽色接近雄鸟,但头顶和颈部栗红色较少,羽色略近棕黄色;上体栗色较淡,而近于淡褐色;上胸左右两侧黑色条斑不明显。嘴壳土黄色,足趾肉粉色,爪褐色。后爪长于一 般鸟类的后爪,并向后方直伸。
拓展资料
鱼鳞燕的生活习性
1、食性
鱼鳞燕的食性较杂,春食嫩草芽、杂草及杂草种子等;夏季和秋季主食昆虫;冬食草子和多种谷类、昆虫及虫卵;在春末和夏季育雏期内,捕食大量昆虫为食。
2、营巢
在地面稍凹处或丛草间,巢区内多有杂草掩蔽着。有时其巢也营在耕地的胡麻、小麦、莜麦等农作物的植株间凹陷处。巢由雌雄亲鸟共同营筑,以枯叶,杂草及泥土垒彻而成。
3、生殖繁育
卵产于5~7月间,卵亮呈白色而略现沙黄色,壳面光滑并有褐色细斑。
4、雏鸟孵化
孵化期12~15天,雏鸟出壳前1~2天,雌鸟停止离巢觅食,常由守卫巢旁的雄鸟衔食归巢饲喂雌鸟。初生雏鸟留巢7~8天,以后随亲鸟离巢活动,但仍由雌雄亲鸟饲喂,在22~25日龄雏鸟开始飞翔,捕食,营独立生活。每对亲鸟一年可产卵1~3巢,育成1~2巢幼鸟。
-百灵
鱼鳞燕是一种常见的燕子,也叫普通金丝燕。它们一般在每年的春秋季节进行换羽,换羽期间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蛋白质,以保证新羽毛的生长。通常鱼鳞燕的换羽周期为每年的3-5月和8-10月,这个时间是因地域和气候而有些微差别的。在换羽期间,它们的建巢和生育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要保障适当的食物和气温环境,以帮助它们顺利地完成换羽周期,同时也要保护鱼鳞燕的栖息地。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