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少林寺有多少年历史了(少林寺建立了多少年的历史)

时间: 2023-04-11 20:13:39

少林寺有多少年历史了

少林寺已有1523年的历史。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县城西北15公里的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即495年。公元527年,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在此首创禅宗。禅宗历史上称达摩为初祖,称少林寺为祖庭。唐初,少林寺和尚佐唐王开国有功,从此僧徒常习拳术,少林拳负有盛名,广为流传。

寺内现存建筑有山门、客堂、达摩亭、白衣殿、地藏殿和千佛殿等。千佛殿内有著名的明代五百罗汉朝毗卢壁书,展长约300多平方米;白衣殿内有清代少林寺拳谱、十三和,尚救唐王壁画。达摩亭相传是二祖慧可在门外立候达摩、大雪没膝

少林寺建立了多少年的历史

据记载,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是由西域沙门跋陀创立的。 在跋陀创建少林寺之后,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播大乘佛教,被后人称为“禅宗初祖”。相传少林寺最早的武术由达摩所传授。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唐王李世民与王世充激战于河南。少林寺僧因为寺产为王世充部队占据,于是帮助唐军袭取了擐州城,这就是有名的“少林十三棍僧”的来历。 从那以后,少林寺被特许保留僧兵,在冷兵器时代渐渐成为中华武学的至宗。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在近代,少林寺也曾经拥有过强大的武力,不仅使用传统的大刀长矛,而且还拥有步枪、机关枪等现代兵器,少林寺僧兵集团在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史中曾经留下过浓重的一笔。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土匪肆虐,民不聊生。这时的少林寺已呈衰落势态,寺僧惟以寺宇平安为念。少林寺的恒林和尚,为寺庙的平安做出了贡献。 恒林,伊川县宋寨人,俗姓宋。他在参禅之外,又习拳术,武艺高超。由于地方治安混乱,县府便命他为“少林寺保卫团团总”,他只好“以菩萨心肠作金刚面目”,购置枪械,训练僧兵,以备不测。 民国九年(1920年)秋,恒林率民团在登封县城、梯子沟、白玉沟等处,与土匪大小数十战,每次皆获胜利。一次,匪首朱保成、牛邦、孙天章、段洪涛等合伙夜袭巩县鲁庄镇,天将明时被发觉,向西南逃窜。巩县九区民团紧紧追击。匪过偃师府店,偃师县十四区、十五区民团也加入追击队伍。土匪逃至少林寺西熬子坪,遭恒林所率少林寺民团截击,大部被消灭。这次战斗缴获枪支、弹药甚多,皆藏于少林寺内。恒林因其英勇善战,名声大振,土匪不敢犯境,环寺数十村得以安居乐业。恒林因此受到县府的表彰。 民国十二年(1923年)十月初二日,恒林因积劳成疾去世,享年59岁。次年春,登封、巩县、偃师、临汝四县民众三百余人集资为恒林立碑悼念。 恒林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妙兴接任了少林寺保卫团团总的职务。妙兴,字豪文,俗姓金,临汝县谢湾村人,家境贫寒,八岁投少林寺恒林为师,自幼学拳习武,技艺超群,绰号“金罗汉”。 民国十一年(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时,直系军阀吴佩孚部师长张玉山至登封,意在收抚陈青云、任应岐的部队。张玉山手下的河南暂编第四团团长樊钟秀到少林寺休息,见大雄宝殿残破,发心修补,因军务倥偬,无暇及此,暂捐四百元,预作购买物料之用。寺中僧众感激,因而与樊有联络。次年秋,吴佩孚受命为直鲁豫三省巡阅使。张玉山奉命在登封一带收编湖北第一师别动队,其第一旅旅长卢耀堂得知妙兴武功出众,寺内又藏有枪支,便极力拉拢妙兴,以妙兴为团长,组成第一旅第一团。这样,妙兴就加入了吴佩孚的军事集团。 民国十四年(1925年)二月,豫西爆发了“胡憨之战”。陕西的刘镇华派憨玉琨率军入河南,与河南督军胡景翼作战,争夺中州。胡部樊钟秀派兰世勋运动驻偃师的憨部李慎亚倒戈。当憨部崔继华自密县退却时,妙兴率部队帮助李慎亚攻打崔继华,大大支援了樊钟秀。自此,妙兴与樊钟秀关系更加密切。 民国十五年(1926年)七月,广州革命军开始北伐。九月,冯玉祥宣布脱离北洋军阀,参加国民革命。吴佩孚联合张作霖攻打冯玉祥,被北伐军击败。1927 年春,冯玉祥占领西安,配合北伐军进攻河南。二月,妙兴所率第一团奉命开往郑州,又调往舞阳。三月六日,在与任应岐部交战中,妙兴阵亡,年仅三十七岁。 民国十七年三月,建国军樊钟秀乘冯玉祥的国民军后方空虚,夺占了巩县及偃师县,但不久被冯部将石友三夺回。 樊钟秀南撤,转攻登封县城,其司令部即设在少林寺内。石友三部向南追击,至轩辕关,少林寺僧助樊狙击,终不敌而溃。三月十五日,石友三追至少林寺,遂纵火焚法堂。 次日,驻防登封的国民军(冯玉祥部)旅长苏明启,命军士抬煤油到寺中,将天王殿、大雄殿、紧那罗殿、六祖殿、阎王殿、龙王殿、钟鼓楼、香积厨、库房、东西禅堂、御座房等处,尽付一炬,以泄其愤。如果说恒林迫于形势,担任“团总”,保护了寺院及一方的安全,尚可称赞的话,那么妙兴投靠北洋军阀,出任“团长”,参与征战,不但违背了佛寺清规,且引来了少林寺的劫难。 少林寺以武功名扬天下,曾因此而荣,也曾因此而蒙受灾难,但无论如何,少林寺在中国历史上更多的是以“武”的面目留给人深刻的印象。并且对中华文化贡献最大的是其持久的尚武精神。

嵩山少林寺成立了多少年?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辟基创建,因其座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历时三年到达少林寺,首传禅宗,影响极大。因此,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统称为"禅宗祖庭",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特别是唐初十三棍僧救驾李世民后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视,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 现在的少林寺不仅因其古老神密的佛教文化名扬天下,更因其精湛的少林功夫而驰名中外,"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这里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武术也是举世公认的中国武术正宗流派。 少林寺景区还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2000年,少林寺景区被国家旅游局首批认定为我国目前最高级---4A级旅游区。 少林寺景区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达摩洞、十方禅院、武术馆等主要旅游景点。现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少林寺常住院。 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执事僧进行佛事活动的地方,总面积三万多平方米,为七进建筑。 少林寺山门是清代建筑,一九七五年翻修,门额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皇帝亲书,上有"康熙御笔之宝"方印一枚。 山门殿台阶下两侧的石狮是明代刻立的,即显示了佛门的气派,又象征着镇邪与吉祥,山门外两侧还有明代嘉靖年间建造的东西石坊各一座。山门殿佛龛中供奉的是大肚弥勒佛又称迎宾佛,他慈眉善目,笑迎你们的到来。山门殿佛龛后面供奉的是韦驮菩萨,人称护法金刚,它手持金刚宝杵,保护寺院佛、法、僧三宝的安全。 山门甬道两侧有多品碑刻,人称少林寺碑林,这些都是唐宋以来的著名原始碑刻。碑林东侧是慈云堂旧址,现为少林寺碑廊,它不仅记载着寺院的兴衰状况,而且在历史、雕刻、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少林寺碑林和碑廊共计有碑刻108通。 碑林的西面是锤谱堂,这里回廊一周42间,它用泥塑和木雕等形象地展示了少林寺武术的缘起、发展、练功、精华套路、国防功能、僧兵战迹、武术活动等内容,共陈展14组216个锤谱像。有坐禅、跑经绕佛、八段锦、小红拳、大红拳、六合拳、通臂拳、罗汉拳、昭阳拳、练基本功、十三棍僧救秦王、小山和尚持帅出征、月空法师平倭寇以及俗家弟子习拳练武等。俗话称:锤谱堂里五分钟,出来一身少林功,大家比照这些塑像姿势就可以练习少林功。 天王殿的原建筑于1928年被石友三烧毁。这是1982年重修的,殿门外的两大金刚,传为"哼"、"哈"二将,职责是守护佛法。大殿内侧塑的是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它们的职责是视察众生的善恶行为,扶危济困、降福人间。人们根据四大天王的组合特点,寓意“风调雨顺”。 大雄宝殿是全寺的中心建筑,是僧人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该殿和天王殿一样在1928年被军阀石友三烧毁。这是1985年重建的。该殿是面阔五间的重檐歇山式建筑。殿内正中供奉的为现在佛----释迦牟尼如来佛,左为过去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未来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殿内东西山墙悬塑的是十八罗汉,屏墙后壁悬塑的是观世音。少林寺大雄宝殿与其它寺院大雄宝殿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三世佛左右各塑有站像达摩祖师和被称为少林寺棍术创始人的紧那罗王。另外,在该殿中间有两根大柱下还有麒麟雕像,预示了禅宗佛教是完全汉化的中国式的佛教。 大雄宝殿前两侧的建筑为钟、鼓二楼,东南为钟楼,西南为鼓楼,原建筑毁于1928年的兵火,1994年进行了重修,它们是寺院的固定建筑。我们常说的"晨钟暮鼓"是寺僧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一种信号。 钟楼前碑刻为《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它刻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战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亲笔草签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御书"七个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书。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摄的历史依据。 《李世民碑》的北边是《小山禅师行实碑》,记述了少林寺曹洞宗第24代传法禅师的经历和重振少林禅宗的功德。它的背面是《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上面刻有佛、道、儒三教混元图像,此碑反映了嵩山是佛、道、儒三教荟萃之地,体现了三教合流的重要思想。再往北我们看到的是清乾隆15年(公元1750年)刻立的《乾隆御碑》。碑文是一首五言诗: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 大雄宝殿东侧的殿宇是紧那罗殿,重建于1982年,内塑的紧那罗王是少林寺特有的护法神。这里展示了紧那罗王的报身、法身、应身三种不同的形象. 大雄宝殿西侧与紧那罗殿相对的是六祖堂。是1982年重建的,殿内正面供奉的是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两侧供奉的是禅宗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称六祖拜观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达摩只履西归图"。 藏经阁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毁于1928年,1994年重建,它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内供少林寺的一位缅甸国弟子于1996年揖赠的汉白玉卧佛像一尊。在藏经阁月台下有一口大铁锅,是明代万历年铸造的,据说是当时少林寺和尚用来炒菜用的小锅,从这口锅内可以想象到少林寺复当时的昌盛与繁荣。

少林寺在中国共有几百年历史 佛教 最早是由谁最先传入的求大神帮助

少林寺的历史久远,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距今将近1515年的历史了。佛教入传之传说如下:(一)谓海内经、山海经所载三皇五帝时之伯益已知有佛。(二)列子卷四仲尼篇,孔子尝言西方有圣人,此圣人即指佛陀,故谓佛教于先秦时代已传入;更有窜改周穆王篇,而谓西周穆王时佛教已传入。(三)汉法本内传、周书异记,均谓佛法于周代已传入。(四)历代三宝纪卷一载,周代已于各地建立阿育王佛塔,然佛塔与经典皆为秦始皇所毁;又谓秦始皇四年(243 B.C.),西域沙门释利房等十八人携佛典入华。(五)北齐魏收所撰之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载,汉武帝元狩二年(121 B.C. )霍去病伐匈奴,得休屠王所祀之金人,安置于甘泉宫;或谓此金人即佛像,亦即佛教东传之证据。然史记卷一一○匈奴列传、汉书卷五十五霍去病传等,仅言及得金人之事,并未言及佛教,此金人或为西域之天神。(六)释老志又载,张骞出使西域归国后,谓大夏之邻有身毒国,尝闻浮屠之教;然史记卷一二三大宛列传、汉书卷六张骞传等,虽言及身毒国,却无浮屠之记载。(七)刘宋宗炳所撰之明佛论载,东方朔尝与汉武帝论对劫烧说,此为汉代接触佛教之据。(八)明佛论又载,刘向所撰之列仙传中,有七十四人为佛经中之人物;然列仙传之真伪已属可疑,更遑论其内容。 以上诸种传说虽难以与史实相符,然由其内容及所列之时间可推知,佛教传入我国时,或许未及时受到重视,以致未留下详尽之记录。又佛教为外来宗教,在其教团逐渐扩展之时,势必与道教,甚至儒家学派争衡,或为提高佛教之权威性而逐步上溯其东传之年代。 至于一般所承认之说法,则有三种:(一)后汉书卷七十二楚王英传、卷一一八西域传,及后汉纪卷十等载,东汉明帝夜梦金人,太史傅毅以为或即西方之佛,明帝遂遣使往西域求法。途中遇梵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人。归至洛阳,明帝建白马寺,梵僧即于此译出四十二章经。是为我国有佛僧、佛寺、佛教之始。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