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既是一种社会角色,也是角色的承担者,泛指传授知识和经验的人,狭义上指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并在学校教育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既是职业也是事业,教师作为职业,是指教师仅仅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要求提高教学的熟练程度,成为“教书匠”;教师作为事业,是指不仅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还融进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热爱教师工作,对学生充满爱心,对自己和社会负有强烈的责任感,可以成为传统意义上的“优秀教师”。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还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他们神圣、无私,同时也非常辛苦。
因此人们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崇高称号给予人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他是学生们身心发展过程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
教师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我国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质提高的程度,从而影响到国家的兴衰。这个群体是社会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总之老师,值得我们尊敬,借着今天(9月10日)教师节之际,祝天下所有的教师节日快乐。
扩展资料:
老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
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
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
是“师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师
在这次的研修阶段,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结识了许多有名的讲师和有经验的同行,让我倍感欣慰。通过这次远程教育培训,我也有很多心里想说的话。但是今天,我想说的是:感谢江西省教育网为我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的平台,感谢它让我认识了很多知心朋友。在这里我想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教育教学的变革意味着重组。同样,在新的《课程标准》面前,对每个教师来说,既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会,也为我们在事业上的追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只要不懈努力、勤于追求、敢于创新,我们都可成为驰骋课堂的骁将、驾驭教材的高手、学生崇拜的偶像、受人尊敬的名师。 ,更是我们生命旅程中的一段重要经历。为师的过程应是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的过程,应是我们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过程。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仅是我们自身的需要,也是语文教育对我们的期盼。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观,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求教师“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了解国内外重要事件,通过考察、访问挖掘本地蕴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它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要想让语文教学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深广的影响,我们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善于钻幽探微,透彻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把教科书中直接呈现的(即显性的)价值取向和隐含于其字里行间(即隐性的)价值取向,都能呈现给学生,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体验语文的美。 现代社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已不再仅仅限于课堂。因此,我们教师要重新认识自己,向学生学习,要真正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我们的语文教学,和学生一起成长。 我认为以前单纯传授知识逐步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内容上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和规定,还有量化的标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