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所有学生,承认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发展水平不同,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经历、特长和需要进行相应教育;承认每个学生都能学会数学,给所有学生提供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平等机会,并能为每个学生寻找学习数学的最有效途径,不断向每个学生提出更高期望;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知道学生在学习中会运用不同的方法。在设计教学时,考虑学生能力、兴趣、思维等多方面的不同特点,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注重分层次教学和因材施教。努力防止学生掉队,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知道如何改变教学,以适应学生已有的技能和经验;知道如何树立学生信心,鼓励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白数学有助于智力发展,数学在未来生活中将起重要作用;善于通过观察、谈话、家访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变化,及时适当调整课程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学生观是教师教育观的重要构成.教师的学生观直接制约着教师教育手段的选择、教育过程的效率和教育的最终结果.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教育教学氛围的形成也都要取决于教师是否有科学的学生观.当前教育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都可或多或少的归因于教师学生观的不当和缺失.教师在学生观上的主要问题反映在教师怎样认识和对待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性、个性等几个方面.
只有高尚的心灵才有高尚的行为,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就是教师的品德和才能。
新学期开学后,李老师接了一个新班,任班主任。开学第一天,他高高兴兴地推门走进教室,还没有和学生打招呼,就发现同学们看着他,然后又看黑板,发现黑板上画着一幅比较形象的漫画:标题是“捧压有别”。
一个怀揣课本、得意扬扬的老师,笑呵呵地看着捧在左手上的几个“优等生”,而右手则紧缩在身后,用力按着一群“后进生”。
教室里静极了,全班学生都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李老师,那目光中有挑战,有不置可否的嘲讽.也有担心“暴风雨就要来临”的忧虑。望着这幅漫画,迎着同学们各式各样的目光,李老师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他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冷静,绝不能随意发火,更不能简单、粗暴地批评学生。
李老师想,当前一些教师中不是普遍存在着一种只重视“尖子生”,而不重视或歧视“后进生”的现象吗?学生画这幅漫画,并不能看做是故意向自己这个新来的老师挑衅。对于自己,应该将这幅漫画当做一个很好的提醒、一个幽默的“忠告”。
于是,李老师欣赏地将这幅画又看了一遍,表示接受忠告似的点点头,然后和颜悦色地说道:“画得很不错。不知是哪位同学的杰作?”
“我,李小染!”教室后排右角“霍”地站起一个高个子男生。那口气,那神态,分明带着几分“看你能奈我何”的火药味道。
李老师请李小染同学坐下,然后说:“感谢你用漫画提醒我,我会以这幅漫画引以为戒,对全班学生一视同仁的。”
然后李老师开始了讲课。
下课了,李老师一直在想,该怎样改变李小染对老师的这种偏见呢?他打开李小染的学籍卡,那上面记着前班主任的评语:该生智力好,爱好美术,但个性强,好提意见,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各科成绩欠佳……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聪明、活泼、自尊心强,却又得不到老师器重的学生。
第二天,李老师找李小染迸行了第一次谈话。他说:“你那幅漫画画得很好,也很有寓意,看得出你在美术方面很有特长,你要好好地发挥啊!”
也许是李老师的表扬出乎意料,也许是李老师亲切、真诚的目光打动了他,李小染打开了心扉:原来,小学五年级时,他曾休过学,复学后各科学习成绩平平,加之脾气倔犟,好与老师顶牛,遇有考试不及格,他就成了老师批评、训斥的“靶子”,前任班主任还把他的座位调到了最后一排的角落里。他感到自己被冷落了,因而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如何教育好这个学生?李老师想,首先要用真诚的爱心关心他,并尽量发挥他美术方面的特长,调动其积极性,使他在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中重新建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此班级成立板报编写组时,李老师点名请李小染当组长。这一决定,使李小染激动得满脸通红,他愉快地接受了任务。在以后的工作中,他积极查找资料,设计版面,常为出一期黑板报很晚才回家。李小染的表现受到同学们的称赞。李老师及时走访了他的家长,汇报他的进步,并取得了家长的有效配合。
在以后的工作中,李老师注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尽力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找到适合自己角色的位置,都有为集体出力并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李小染被同学们推选为班里的宣传委员。
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使李小染的潜能得到了进一步发挥,自信心也进一步增强了。随后,李老师又帮助他和其他几位功课落后的学生复习数理化课程,鼓励他们迎头赶上。很快,班上大多数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李小染进步了,漫画风波所引起的心灵震撼却久久地铭刻在李老师的心里。这件事使他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厚爱每一个学生。对学生而言,“后进生”更需要得到老师的理解、关爱和帮助;对老师而言,转化一个“后进生”和培养一个“优秀生”同等重要,要敏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积极鼓励,巧妙诱导,使所有学生都身心健康地全面发展。
怎样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112.1 什么是学生观 所谓学生观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认识学生和对待学生。学生观实际上是人才观的一种表现形式。人才观表现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上,学生观则是表现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认识上。有什么样的人才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观,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必然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 在教育发展史上关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问题历来是争论的焦点。一派意见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只是教育的对象,他们只有听从老师的教导,自己没有主动权。另一派意见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中心,教师只处于辅助地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围着学生转。这两派意见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只强调了一方面的作用,忽视了另一方面的作用。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传统是把教师放在中心位置,把学生视作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对象,看不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独立能力。人们总是认为听老师的话,循规蹈矩,学习会死记硬背,考试能得高分的就是好学生,这种传统的学生观是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的。 112.2 什么是正确的学生观 (1)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社会人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承担者、发动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一切活动中能够表现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出独特的个性。教学就是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把学生塑造成社会要求的个体。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要引导、帮助或服务于学生,促进其发展,使其主动性不断增强,素质不断提高。 (2)要相信所有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都能学好,都能获得优异成绩 在观念上要确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和价值,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是人才;在行为上,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负责,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对学习困难生的帮助要持之以恒,要不断寻找他们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们取长补短,调动其内在心理机制,变外动力为内驱力,最终靠自己求得发展。 (3)要把学生当作朋友看待 师生之间虽然在年龄上、认识水平上、知识技能水平和生活经验水平上存在差异,但他们的人格是平等的。每个学生的感觉和感情世界与教师是一样的。因此,师生之间要真诚、坦率,相互尊重,排除不友好、不真诚和相互猜疑。教学过程中,师生间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教学相长。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坚持教学民主,用吸引的方法把学生吸引到共同组织教学、共同参与教法选择上来,真正把教学看成是师生平等相待、互相协作、共同努力、共同探索的过程,使学生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自己有平等的权利,因而自己要承担起义务,负起责任来,要把书读好,把本领学到手,将来更好地为社会、为国家作出贡献。
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_教学反思/汇报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个性的前提条件
方法/步骤
老师要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多去观察学生的优点,多去表扬学生的优点。才能够树立良好的学生观。
老师要用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学生,要悦纳学生的错误,要用宽容的心包容学生。才能够树立良好的学生观。
老师要多去相信学生,不要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要给予每个学生期望,才能够树立良好的学生观。
老师要认识到学生是人,要爱护学生,要尊重学生,才能够树立良好的学生观。
老师要多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教育,才能够树立良好的学生观。
老师在教学要有耐心,尊重孩子的个性化差异发展,并且保护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才能够树立良好的学生观。
注意事项
正确的认识学生才能够保证教育的良性发展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