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深入准确理解“新矛盾”的重要判断,需要我们从唯物史观认识论出发,抓住现实国情的“变”与“不变”,全面厘清矛盾两个方面的内涵,从而把握勠力同心的奋斗方向。环顾全球,没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一样坦荡荡承认社会客观存在的矛盾与困难,进而正视问题所在、积极寻找出路。承继这一制度优越性,开拓新时代“人民至上、天下为公”的方略,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判断。深刻把握这一变化的全局性影响及其意义,对于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深刻认识新时代基本特征、主要任务、发展要求,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任何社会都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各方面的发展都是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社会主要矛盾的运动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一个时代的重要特征。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判断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深化了对社会主要矛盾“变”与“没有变”辩证关系的认识。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关键是要把握“变”与“没有变”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同时,特别强调了两个“没有变”。
就是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前后两个“社会主要矛盾”不是对立的,也不能割裂开来。
但同时,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又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是带有飞跃性的质变,是对各方面产生全局性影响的变化。这一变化之“新”,在于它是层级性的变化,从人民需要的一般水平迈向更高水平,从物质生产扩充到经济社会发展全领域,矛盾的指向和力度都发生了变化。
正确把握这个变化,在实践上就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决不动摇,扭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不放松,同时把着力点放在发展更高水平的生产力上,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增强创新能力。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对于确定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解决所处历史阶段的社会主要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扩展资料:
主要矛盾转化,标志着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出现根本性转折,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社会主要矛盾以一种集中、凝练、典型的形式,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核心要素、关键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
实现了人民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跃升。它表明中国的社会主义出现了一次根本性转折,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在富起来的过程中让中国全面强起来、真正强起来、持久强起来,显示出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主要矛盾
人民网-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意味着什么
; 01
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对中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十九大报告的一大理论创新,就是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而“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这个美好生活需要,已经不只是要稳定解决温饱问题和物质文化需要,还包括要满足人们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
以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这是百年来革命先驱者们所描绘过的民族和人类的理想,也是在五星红旗下成长起来的有知识、有理想、有道德、有正义感的几代中国人的强烈期盼。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