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规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每5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
2、教师资格证五年一审制度的特点:一是实施的范围,只在目前实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的省市区,目前依然在实行教师资格省考的省市区暂不实施;二是实施的对象,有的全国统考试点省市区只针对公办学校在职在岗的正式在编教师,有的全国统考试点省市区针对公办、民办学校在职在岗的所有教师;三是对只有教师资格证而没有在教师岗位的人员,不实施五年一审制度。
取得教师资格,初次聘用为教师的,试用期满考核合格之日起60日内,申请首次注册。经首次注册后,每5年应申请一次定期注册。
通过定期注册,全面评价教师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客观公正记录教师履行岗位职责和参加培训学习等情况,进一步规范教师行为,提高教书育人本领和教育教学质量;健全教师资格认定和管理体系,拓宽教师来源,规范认定工作,创新管理制度,推进教师队伍健康发展。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我省实际,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都要注册:
(1)全省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举办的公办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含职业高级中学)的在编在岗教师;
(2)在地方教研室、少年宫、电化教育等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相关工作并可评聘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系列职称的在编在岗人员;
(3)经省教育行政部门正式批准设置的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和五年制高等师范学校中专门从事中专层次教学的在编在岗教师。
扩展资料
满足下列条件的,定期注册合格: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达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师德考核评价标准,有良好的师德表现;
(二)每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等次;
(三)每个注册有效期内完成不少于国家规定的360个培训学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等量学分;
(四)身心健康,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五)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参考资料
-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
五年注册的制度只是在公立学校实施。没有成为人事在编的公立学校的教师就相当于你还未找到正式的教师工作,等于不在岗。因此无需注册,你的教师资格证是长期有效的。一旦你成为在编的人事招聘进来的正式教师后,就得5年已注册,注册时有相应的考核要求,如课时量、工作表现,学生、同行、领导评价等,如果最终的评定为基本合格,就不给注册了。一旦不注册,就要撤 *** 师资格证书并销毁。谢谢采纳为满意答案。
申请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申请表》一式2份;
(二)《教师资格证书》;
(三)中小学或主管部门聘用合同;
(四)所在学校出具的师德表现证明;
(五)5年的各年度考核证明;
(六)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教师培训证明;
(七)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当地实际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申请首次注册的,应当提交上述(一)(二)(四)(七)项材料,同时提交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
准备五年一审,但是一直没有落实。估计也是根据是否从事教师工作,来确认教师资格证身份。
教师资格证五年一审制度,是近几年刚刚实施的,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实施的范围,只在目前实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的省市区,目前依然在实行教师资格省考的省市区暂不实施。
二是实施的对象,有的全国统考试点省市区只针对公办学校在职在岗的正式在编教师,有的全国统考试点省市区针对公办、民办学校在职在岗的所有教师。
三是对只有教师资格证而没有在教师岗位的人员,不实施五年一审制度。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是对教师入职后从教资格的定期核查。中小学教师资格实行5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册。定期注册不合格或逾期不注册的人员,不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应与教师人事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将严格教师考核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定期注册应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范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客观体现教师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情况。
扩展资料:
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对象为公办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和幼儿园在编在岗教师。取得教师资格,初次聘用为教师的,试用期满考核合格之日起60日内,申请首次注册。经首次注册后,每5年应申请一次定期注册。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工作。县级以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组织、管理、监督和实施。
申请首次注册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与任教岗位相应的教师资格;
2、聘用为中小学在编在岗教师;
3、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对于首次任教人员须试用期满且考核合格。
中国教育考试网-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
中国教师资格网-所有人的教师资格证书都需要定期注册吗?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