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申论的基本含义答题技巧

时间: 2023-04-12 02:31:07

申论的基本含义答题技巧

第一步是审题:明确题目中的信息,这是作答的基础。审题要求应试者对申论作答要求的审视、思考、分析,了解作答的基本要求,并明确作答的中心任务和立意方向;第二步是要点提炼,是从材料中去提取与题目相关的内容。从庞杂的给定资料中去发现要点,并对其进行一定的归纳、概括,提取作答想要的信息。要点提炼过程是把握具体作答内容的关键步骤;第三步是要点加工,把所提炼的要点,以一定的逻辑呈现出来。答题中有字数的限制,在要点提炼后,将那么多的内容要点整合到一块,这就需从所提炼的大量要点中概括出共同点,也就是所谓的整合。

申论做题技巧

申论做题技巧如下:

1、释义:就近找总结,就近找观点,简要表达即可,实在没有结合上下文自己总结。

2、相关要素:利用感情色彩判断要素,典型事例可简单带一嘴。

3、简要对策:总结作用,有就直接抄,没有可以不写或者简单推导。

词句解释题的答案逻辑都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不管题目是一句话还是一个词、短语,只要解释,答题逻辑就是先给出定义(最浅的),再展开分析(层层递进),最后是总的对策进行总结。

有时候题干会直接说“根据经验写讲话稿”,去掉“一篇/一封/一个”等量词,其实也是公文题。因此,文种是更重要的,有时候可能没有量词。

文题的得分:

(1)格式分:标题、称谓(主送机关)、落款。(3-5分,标题1分、称呼2分、落款2分)

(2)语言分:通俗易懂、表达生动、有感染力、有号召力、态度诚恳、建议口吻等。(0-3分)

【有号召力】结尾体现“啊、吧、吗!”的语气即可。


【建议口吻】“以上建议请有关部门参阅/批评指正。


【态度诚恳】做错了事情,则在开头和结尾体现我们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歉意,例如“请大家继续监督我们”

(3)内容分:问题、危害、意义、对策等。(2/3的分数)

省考申论答题技巧

省考申论答题技巧如下:

一、审题:

在题干里面含有多种不同的关键词,比如概括总结以及归纳等相关关键词,对此要及时作出正确判断,如果题干并不存在上面这些词汇,但是读完之后可以发现给出材料里面的一些要点,对其中的一些含义进行归纳总结,对作答对象加以明确,了解具体要寻找的要点。

二、找点:

在审题的时候,对具体的对象以及范围加以明确,通过给出的关键词寻找其中的要点,例如结合给出的材料,通过建议以及问题等方面进行整理总结,作答对象一般包括问题以及提出的相关建议。

三、加工:

1、内容加工:合并同类项;

同词:也就是同样的一个词汇;

同义:同样意义的;

同主体:不同主体分类。

2、形式上加工:总起句+分要点;

实写:将其中的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关键词进行提炼,然后对后面的写作要点进行概括;

虚写:题干+答案。

四、书写:

数学过程中主要包括总括句+序数词+具体写作要点。

以上就是省考公务员具体的申论写作技巧,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并灵活进行使用,才能在答题的时候,做到正常发挥,提高考试成绩。

公务员考试,申论有何答题技巧

一、答题要领
解这类题目,首先要抓住并确立中心议题,这是整个解答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应考者在下笔写之前,大脑里一定有个清晰的主线,也就是中心议题。这样对从大脑里搜集材料和选择材料都指明了方向,能够节约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应考者要根据实体的中心议题来确立论点。由于时间的限制,论点不宜过多,安排也应有主次之分,尽可能得将重要的论点前置,次要的内容放在文章的后面,以免把时间耗费在意义较小的内容上面。
再次,论据的选择。论据的选择是此类题目中一项非常关键的内容。针对性是论据选择的首要准则或要求。应考者应从说明或证明论点的需要出发,选出那些能够强化所提论点或对论点进行解释和论证的材料作为论据,使这些论据能够有效地为论点服务。而不要将有限的时间耗费到毫无疑义的材料上面。再其次,论证一定要全面,充分。公务员是要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这就要求公务员在考虑问题上比较成熟。
中心议题的内涵应该在论点中有完整地体现,同时,表述上要注意逻辑,内容之间不能相互矛盾和冲突。切记应避免层次不清、语无伦次的现象。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属理论同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事结合起来,并运用这些理论来对现实事物作出解释。最后,不要忘记回应主题。这不但证明自己的逻辑清楚,同时还能使全文论点更加突出。
作为公务员第一次报考者,一定要对公务员的考试内容和答题的要领有一个全面地认识,这样才能少走弯路,甚至于不走弯路。
二、答题技巧
对于阅读理解材料的作答主要有五大原则性:
(一)、保证时间原则 申论阅读的时间要求是40分钟。这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限制的:1.材料内容的专业性。2.材料内容的丰富性。3.材料形式的无序性。
(二)、把握整体原则 在阅读材料过程中必须把握整体性原则,把握给定资料的主题和层次,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立体的印象,化零为整,这样作答起来才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否则,只能是答非所问,偏离主题。
(三)、强调重点原则 2008年的申论给定资料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但重点强调是如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问题,如何坚持保护与开发协调统一的问题。强调重点原则,既指整个给定的资料,也包括给出的每一个段落,只有都照顾到了才能体现强调重点原则。
(四)、过滤原则 给定资料中某些段落与材料的主题关联性不大或多是一些铺垫性的资料,或是给定资料中出现的是过多描述性的语言,考生必须学会对材料的筛选和过滤。
(五)、强调普遍原则 阅读理解材料必须根据整体印象突出普遍原则,即一般人的理解和大众化的思维方式,强调普遍原则就是要求考生不能偏离材料提供的基本倾向和基调,否则,就与提供的参考答案相去甚远,分数不理想。
三、题型介绍
写文章反映的问题或背景,分两点或三点,或根据材料;
根据反映出的问题找到原因,要和上题一一对应;
根据上题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也要和原因顺序一致;(要提到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统筹全局,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等国家相关政策。)
给定题目写文章或自拟题目写文章。
公共科目笔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申论》主要通过考生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考查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和行政管理等理论知识以公务员身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申论》试题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80分钟。
山东省将招考职位具体划分为A、B、C三个类别,分别命制相对应的申论试题。具体为:各级机关中履行司法、行政执法、法制工作职责,以及为社会公共管理提供法律服务的职位,申论考试使用A类试卷;各级机关中从事财务管理、审计、经济管理等工作的职位,申论考试使用B类试卷;各级机关中除上述职位以外的履行综合管理以及机关内部管理等职责的综合管理类职位,乡镇机关的招考职位,申论考试使用C类试卷。
四、具体内容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五、命题结构
申论试卷内容主要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1.注意事项
(1) 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它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 作答时限:总时间为180分钟,建议阅读材料50分钟,作答130分钟。
(3) 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2.给定资料范围
材料约三四千字,内容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均有涉及,一般都是社会热点或者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即背景不生僻,具有普遍性。
3.申论要求
(1)用一定的篇幅(大约150字),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2)用一定的篇幅(大约350字),提出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解决方案。要有条理的说明,要体现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就所给定材料反映的问题,用一定的篇幅(大约1200字),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本要求每年虽有变化,但大致是一致的。

2023国考申论:综合分析题答题技巧和方法

目前,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确定延期,具体时间尚未公布,大家是不是又失望又高兴了?笔试延期意味着大家有了更多的复习时间,大家要好好利用多出来的复习时间,更高效地进行备考喔!接下来高顿公考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国考申论综合分析题的答题技巧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答题技巧

1. 要素分析题

在概括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推断。

2. 理解分析题

(1) 表层含义:是什么层面

①解释句子和词的概念、定义或含义。

②所反映问题或事实的表现。

(2) 深层含义:为什么、怎么办、总结层面

①对句子的整体含义做总结;

②词或句子反映问题背后的影响原因或对策等;

③句子观点背后的意图。

3. 评价分析题

(1) 表达观点

①正确:支持、赞同、正确、理解、很重要等;

②错误:片面、偏激、不科学、不支持、反对、存在……问题等;

③部分正确或不能判断:不完全正确、需辩证看待、有利有弊、尚需观察、尚不能确定。

(2) 论证观点判断观点的理由:材料中的对表态有利的信息都是理由。

(3) 得出结论

4. 比较分析题

(1) 精准审题。

明确比较对象及作答任务,是比较对象的异同还是分析对象的关系,审题时一定要明确。比较对象一般是事实或者观点,或者是分析特定对象的关系。

(2) 提炼比较对象所包含的属性或者寻找比较对象的关系。

(3) 进行比较。比较事实:主体、内容、方式、对象、目的、效果等。比较观点:内涵、主体、对象、意图、性质等。

(4) 得出结论。

二、注意事项

1. 要素明确类分析题,一般不能直接摘抄材料。

2. 理解类题型答深层含义时,一定要基于材料内容,而不能基于自身想象,材料没有暗示,答得再有道理也不给分。这一点与面试不同,申论理解类题考察的是考生阅读完材料后得出的理解。

例如:下午你向领导汇报工作时,领导突然说:“我渴了”。请理解“我渴了”的含义?

材料:领导一直在外地出差,下午刚回来......

自身思考:深层含义有什么

1、领导要讲快点;2、领导对我汇报内容不感兴趣;3、领导需要休息一会。

基于材料:深层含义只能是领导需要休息一会

以上就是高顿公考小编给大家介绍的2023国考申论综合分析题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大家熟练使用此方法,可以提高申论答题的速度,也有利于申论提分。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