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忽欲晚。是《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中诗句。创作年代盛唐,作者李白,文学体裁属于五言古诗。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1.关于行走远方的唯美诗句,青春虽然问题是行走远方,我忽然想推荐一首珍惜当下的诗歌,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超级想推荐这首
如今我只想静静地
躺在一个人的身边,
任天上流云的影子
千年如一日地飘过我们的脸。
我们爱过又忘记
像青草生长,钻过我们的指缝,
淹没我们的身体直到
它变成尘土、化石和星空。
落叶沙沙,和我们说话,
这就是远方春鸟鸣叫,
就是水流过世界上的家宅,
人走过旧梦和废诗、落日和断桥。
走过我们言语的碎屑,
我们用怨恨消磨掉的长夜;
唱一些嘶哑走调的歌谣,
笑一个再也不为谁回旋的笑。
啊,平原正在扩大,
一条路在遗忘的地图上延伸,
我在一夜又一夜的黑暗中化成风,
化成烛火,烧着我们自己的虚空。
不要再说那些陌生人的故事了;
那只是蟋蟀在枕边啃噬。
不要说前生、今生和日月的恒在,
砂钟在翻转,翻转荒芜的灵台。
候鸟在夕光中侧翼,
一个季节就这样悲伤地来临,
歌唱完了它又再唱一遍,
世界消失了它也只能这样。
然而我只想静静地
躺在一个人的身边,
任天上流云的辉光
一日如千年地飘过我们的脸。
2.描写眺望远方的诗句有哪些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出处:《登飞来峰》——宋代-王安石
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出处:《登高》——唐-杜甫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出处:《望岳》——唐-杜甫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4、崧高维岳,骏极于天。
出处:《崧高》——先秦-佚名
原文节选: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译文:
巍峨四岳是大山,高高耸峙入云天。神明灵气降四岳,甫侯申伯生人间。申伯甫侯大贤人,辅佐王室国桢干。藩国以他为屏蔽,天下以他为墙垣。
5、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
出处:《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唐-李白
原文:
寻幽无前期,乘兴不觉远。
苍崖渺难涉,白日忽欲晚。
未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
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
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
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峰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
丹丘遥相呼,顾我忽而哂。
遂造穷谷间,始知静者闲。
留欢达永夜,清晓方言还。
译文:
没有与你约定,我去寻幽去了,兴致勃勃,不觉路远。云崖苍苍很攀登,时间过得飞快,马上就到黄昏。还没有玩遍三四座山,山路弯弯,已经历千万转。深山寂寂只闻猿声哀愁,走着走着就见云收雾散。
高松上挂着佼好的月亮,空空的山谷里一派清秋肃穆。溪壑深幽有千年积雪,崖石断裂,寒泉石上流。峰峦秀丽直插中天,登极顶四望,目不暇接。元丹丘隔山遥遥相呼,突然朝我大笑起来。
只有造访了这幽幽的山谷,才知道什么叫静者安闲。整夜都非常欢乐,直到拂晓才告别回家。
3.与行走有关的诗句虽然问题是行走远方,我忽然想推荐一首珍惜当下的诗歌,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超级想推荐这首
如今我只想静静地
躺在一个人的身边,
任天上流云的影子
千年如一日地飘过我们的脸。
我们爱过又忘记
像青草生长,钻过我们的指缝,
淹没我们的身体直到
它变成尘土、化石和星空。
落叶沙沙,和我们说话,
这就是远方春鸟鸣叫,
就是水流过世界上的家宅,
人走过旧梦和废诗、落日和断桥。
走过我们言语的碎屑,
我们用怨恨消磨掉的长夜;
唱一些嘶哑走调的歌谣,
笑一个再也不为谁回旋的笑。
啊,平原正在扩大,
一条路在遗忘的地图上延伸,
我在一夜又一夜的黑暗中化成风,
化成烛火,烧着我们自己的虚空。
不要再说那些陌生人的故事了;
那只是蟋蟀在枕边啃噬。
不要说前生、今生和日月的恒在,
砂钟在翻转,翻转荒芜的灵台。
候鸟在夕光中侧翼,
一个季节就这样悲伤地来临,
歌唱完了它又再唱一遍,
世界消失了它也只能这样。
4.关于远方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清明》 寒食非长非短夜,春风不熟不寒天。 ——(唐)白居易《寒食夜有怀》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唐)白居易《长恨歌》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唐)杜甫《九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高适《除夜作》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宋)王安石《元日》 风雨端阳生晦冥,泊罗无处吊英灵。
——(明)贝琼《已酉端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山关。
——(唐)高适《塞上听吹笛》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唐)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唐)王维《送别》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唐)杜牧《赠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 白发三千尺,缘愁似个长。 ——(唐)李白《秋浦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唐)李煜《虞美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此时已惘然。
——(唐)李商隐《锦瑟》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唐)白居易《琵琶行》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唐)白居易《琵琶行》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下心头。 ——(宋)李清照《一剪梅》 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
——(宋)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戌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唐)卢纶《长安春望》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曹植《七步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唐)孟郊《游子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琵琶行》 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
——翁照《与友人寻山》。
5.有关远方的诗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朋:原文指同学。古时“朋”和“友”有所区别: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同门即出自同一老师门下。这两句大意是:有老同学从远方来看望,不也是件很快乐的事吗?老同学远道前来探望,共同追忆过击在一起相处的往事,畅叙别后互相之间的思念之情。自然是人生一大乐事。这两句以反问句式道出,更增加了感情色彩,欣喜之情,益于言表。后世常引用这两句表现故友重逢的快乐,“朋”既可以指老同学,也可以指老朋友。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学而》
几度送风临玉户,一时传喜到妆台。 远方名言
唐·韩溉《鹊》。玉户:以玉装饰的门户,也可比喻明净的窗户。这两句大意是:多少回把清风送到玉户前,一时间又把喜讯传到妆台边。和鹧鸪、杜鹃等啼声悲凄,给人们传愁带恨的鸟相反,古人认为鹊能送喜,因而称为喜鹊,沿称至今,咏鹊的诗也大多与喜相连。南朝萧纪就写有“今朝听声喜,家信必应归”的《咏鹊》诗;韩溉这首诗里的鹊把远人即将归来的喜讯送到了思妇的妆台边。可以想见,这报喜的鹊声给思妇带来多少欣慰,多少喜悦,多少希望。也许她正在精心地梳妆打扮,准备迎接远方归来的亲人呢!写鹊,别忘了和报喜相连;当然,由于它的喜报无凭无据,当人们的希望落空时,它也落了不少埋怨。
唐代诗人 韩溉 《鹊》
有好消息从远方来,就如拿凉水给口渴的人喝。《圣经》 《圣经》
铃声之后。火车又摇晃着驶向寂静黑暗的远方田野。女作家,原名励婕 安妮宝贝
基督在采摘我们的身体,那就让我们去远方祷告吧。吉卜赛人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关于远方的名言唐代诗人 白居易
船啊!她载着我驶向远方,把遥远的土地带到我身旁。乔·贝尔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台湾女作家,原名陈懋平 三毛
人生的途程是遥远的,只要双脚不息地前行,道路就会向远方延伸。
她好像是在看着很远的地方,就那么一直看着,却又什么都看不到。 远方名言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埃莉诺·埃斯特斯 《一百条裙子》
只有人类精神能够蔑视一切限制,想信它的最后成功,将它的探照灯照向黑暗的远方。印度诗人,作家,哲学家,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泰戈尔
狡猾是近视,只看得清鼻子底下,而看不清远方,因而时常使自己陷入给别人设的陷井里。19世纪俄国作家 冈察洛夫
远方有多远?请你,请你告诉我,到天涯海角,算不算远?问一问你的心,只要它答应,没有地方,是到不了的那么远。台湾女作家,原名陈懋平 三毛
一朝离别,爱人的魔力更加强了。我们的心只记着爱人身上最可宝贵的部分。远方在朋友传来的每一句话,都有些庄严的回声在静默中颤动。 关于远方的名言法国思想家 文学家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罗曼·罗兰 《约翰·克利斯朵夫》
她的行李包中只带了几件棉布衬衣和一本杜拉斯的传记。她无法确定自己去远方的意图。是寻求一次让自己心安理得的逃避吗。因为她对叶的无所期求。女作家,原名励婕 安妮宝贝
抓住最后一点天光,拍下了这张藤椅靠背。四周漆黑,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通向远方,冷冷的没有温暖。但光亮就在路的尽头,坚持,爬出去,光辉和荣耀在等着你。中国好声音选手杨坤导师队梦想学员 平安
6.描写“远方”的诗词描写“远方”的诗词有:1.《蝶恋花·桂树新生都几许》年代: 宋 作者: 王庭珪桂树新生都几许。
兄弟骑龙,双入蟾宫去。一日两枝同折处。
姮娥拍手都分与。杨柳江头春色暮。
白马青衫,两郡文章主。只恐远方难久住。
高宗梦觉思霖雨。2.《秋日客思》年代: 宋 作者: 陈与义南北东西俱我乡,聊从地主借绳床。
诸公共得何侯力,远方新抄陆氏方。老去事多藜杖在,夜来秋到叶声长。
蓬莱可托无因至,试觅人间千仞岗。3.《南窗》年代: 宋 作者: 苏辙京师三日雪,雪尽泥方深。
闭门谢还往,不闻车马音。西斋书帙乱,南窗初日升。
展转守床榻,欲起复不能。开户失琼玉,满阶松竹阴。
客従远方来,疑我何苦心。疏拙自当尔,有酒聊共斟。
4.《闻雁有感》年代: 宋 作者: 董嗣杲雁声入泬寥,节节传哀音。哀音不可听,听之感中襟。
客从远方来,幽忧久攒心。始为饥寒谋,今无可栖林。
浮林抹电如,休计升与沉。奈此口体累,议者何铄金。
为客亦良苦,愁见积叶深。壮气归消磨,羸病力不任。
狂走拥虚器,空卧庐山阴。蒙头难御风,煮尽石鼎葠。
何时理晴竿,把钓花溪浔。思归未可归,床蛩自纵吟。
5.《答陈莆田投赠二首》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恬退已邀鸥入社,畸孤羞使鸩为媒。闻新令尹弹琴治,有远方人负耒来。
雷邑地偏难舞袖,坳堂水浅易胶杯。一枝半朶真穷相,输与河阳满县开。
7.与远方有关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清明》
寒食非长非短夜,春风不熟不寒天. ——(唐)白居易《寒食夜有怀》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唐)白居易《长恨歌》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唐)杜甫《九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高适《除夜作》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宋)王安石《元日》
风雨端阳生晦冥,泊罗无处吊英灵. ——(明)贝琼《已酉端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山关. ——(唐)高适《塞上听吹笛》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唐)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唐)王维《送别》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唐)杜牧《赠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
白发三千尺,缘愁似个长. ——(唐)李白《秋浦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唐)李煜《虞美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此时已惘然. ——(唐)李商隐《锦瑟》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8.形容“站在山顶上,眺望远方”的诗句有哪些1,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出自唐代:李白《登太白峰》
白话文释义: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时分才登上峰巅。太白星向我问候,要为我打开天关。我愿乘那清风而去,飞行于那浮云之间。举起手就可以接近月亮,向前飞行似乎已无山峦阻碍。
2,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杜甫《望岳》
白话文释义: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3,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出自宋代:寇准《咏华山》
白话文释义:华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齐平的山。在山顶抬头就能看到红色的太阳有多近,回头看甚至觉得白云都很低。
4,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出自唐代:李白《焦山望寥山》
白话文释义:站在焦山陡峭的石壁上,遥望松寥山,就像站在碧蓝的云霄。如何才能把五彩虹化为凌空的长桥,以便直通天堂。仙人如果爱惜我,就对我招招手吧,让咱们一起去翱翔。
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出自宋代:王安石《登飞来峰》
白话文释义: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渺难涉白打一数字应该是4
渺的意思是:形容水大;渺茫;渺小。一、汉字字源 形声字。氵表意,其古文字形体像河流,表示水面辽阔;眇表声,眇有极目仍看不见边的意思。
难事做起来费事的;不容易(跟“易”相对)。 使感到困难。 用在动词前,表示使人不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不好。 [nàn]:灾祸。灾难、大难临头叛乱。发难、兵难质问、责备。非难、责难、问难 [nuó]:古同“傩”。
涉白是涉及市场内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和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为涉白。
【 #能力训练#导语】中元节,中国传统节日,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下面是 考 网分享的精选中元节古诗词大全。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精选中元节古诗词
1、探芳新·吴中元日承天寺游人
词牌名:探芳新|朝代:宋朝|作者:吴文英
九街头,正软尘润酥,雪销残溜。禊赏祇园,花艳云阴笼昼。层梯峭空麝散,拥凌波、萦翠袖。叹年端、连环转,烂漫游人如绣。
肠断回廊伫久。便写意溅波,传愁蹙岫。渐没飘鸿,空惹闲情春瘦。椒杯香乾醉醒,怕西窗、人散后。暮寒深,迟回处、自攀庭柳。
2、眼儿媚·中元夜有感
词牌名:眼儿媚|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
手写香台金字经,惟愿结来生。莲花漏转,杨枝露滴,想鉴微诚。
欲知奉倩神伤极,凭诉与秋擎。西风不管,一池萍水,几点荷灯。
3、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寻幽无前期,乘兴不觉远。苍崖渺难涉,白日忽欲晚。
未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
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峰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丹丘遥相呼,顾我忽而哂。
遂造穷谷间,始知静者闲。留欢达永夜,清晓方言还。
4、中元作
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5、缘识·承平无事上元节
朝代:宋朝|作者:赵光义
承平无事上元节,丝竹歌声更互发。
自从雨后最晴明,不似往年今岁别。
死来无意在遨游,常愧三光明皎洁。
千门万户乐喧喧,就中年少无蹔歇。
天街红燄布群星,晃炀人间鬪明月。
6、代人上谢丞相生朝·阅说中元生上相
朝代:宋朝|作者:唐士耻
阅说中元生上相,莱公勋业无以尚。
阴为月兮月为臣,清光欲满银荡荡。
银光荡荡翻未奇,未奇新弦初上时。
尧蓂鼎来方十枝,韬藏万斛冰雪辉。
莱公比公应少歉,初度差公四日期。
7、醉和颜美中元夕绝句
朝代:宋朝|作者:赵釴夫
年年人月喜团圆,好在诗边又酒边。
莫道玄真只渔钓,也随世俗夜无眠。
8、中元谒陵次屠东湖韵
朝代:明朝|者:梁储
松栝苍苍望不迷,五陵风露已凄凄。立当明月频惊雁,行过荒村只听鸡。
原庙尚闻藏剑履,关门何用借封泥。不堪马上成归梦,还绕东华彩仗齐。
9、早春对雪,寄前殿中元侍御
朝代:唐朝|作者:韦应物
扫雪开幽径,端居望故人。犹残腊月酒,更值早梅春。
几日东城陌,何时曲水滨。闻闲且共赏,莫待绣衣新。
10、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朝代:唐朝|作者:崔元翰
妙道非本说,殊途成异名。圣人得其要,俱以化群生。
凤吹从上苑,龙宫连外城。花鬘列后殿,云车驻前庭。
松竹含新秋,轩窗有馀清。缅怀崆峒事,须继箫管声。
离相境都寂,忘言理更精。域中信称大,天下乃为轻。
屈己由济物,尧心岂所荣。
【篇二】精选中元节古诗词
1.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元城埽行河
宋朝·强至
一鼓千夫下揵声,缺堤漏穴几时平。
盘涡倒吸湍流住,巨浸疑浮厚地行。
举锸每年劳众力,治河无策贡愚诚。
赖公自有安邦德,何处风波敢更生。
2.中元陪祀山陵有述·石径岩扉入杳冥
明朝·李东阳
石径岩扉入杳冥,峰峦层复坐分屏。
天遗剑鼎神灵宅,地识河山表里形。
虎卫旌旗晨拥陛,龙宫灯火夜开扃。
十年两度陪鹓侣,清庙歌成得再听。
3.中元夜
唐朝·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轻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4.中元节有感
明朝·何景明
去岁中元节,朝陵百职同。
严趋神路左,遥拜孝园东。
龙虎瞻王气,乾坤仰帝功。
未回衡岳驾,空堕鼎湖弓。
启兆龟图顺,编年凤历终。
玉衣陈画幄,宝瑟瑀玄宫。
北极犹前日,南薰亦旧风。
病居逢此日,长望五云中。
5.临江仙·明日中元生上相
宋朝·王义山
明日中元生上相,真上相上元生。
满城灯火昼三更。
台星呈瑞处,一点寿星明。
和气薰蒸开泰运,湖山万里光荣。
愿推天地发生仁。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
6.中元日登越王台望海南二首·仅从乾道岁
宋朝·曾丰
仅从乾道岁,重创越王台。
粉榜犹余墨,丹楹已上煤。
旧游人欲厌。今日我方来。
老范碑无恙,从头读一回。
7.中元
明朝·孟洋
沙塞沈沈夕,山城瑟瑟风。
旅愁纷落木,乡信断飞鸿。
明月谁家好,寒砧到院通。
应知早成服,为寄远从戎。
8.中元
元朝·仇远
初秋当望夜,平楚带斜曛。
暑气能昏月,砧声不隔云。
华灯浮白水,老衲诵冥文。
漫说中元节,儒书惜未闻。
9.中元夜兴
朝代:宋朝|作者:汪莘
东院长廓约二更,风雷送雨正冥冥。
忽看电掣金蛇过,照出青天一点青。
10.中元谒陵遇雨二十首·其三
明朝·李东阳
别苑连城去,膏腴百万畴。
剩栽宛苜蓿,空老汉骅骝。
地惜桑麻少,天教雨露优。
兵资与农事,廊庙重为谋。
【篇三】精选中元节古诗词
1.闽中元夕
宋朝·姜特立
晴色动春晖,春宵三五时。
无风开菡萏,有月莹瑠璃。
老境逢佳节,他乡赋小诗。
囝妻浑勿药,灶妇亦开眉。
2.病中元夕有感
清朝·周肇
梦入京华怪独醒,孤舟病客鬓星星。
逢年漫愧《天人策》,涉世宁谙《长短经》。
秃笔卖文差可活,庸医乞药总无灵。
上元灯火萧条甚,才说宣和已泪零。
3.中元谒陵遇雨二十首·其十九
明朝·李东阳
小雨断还续,羁人睡复醒。
野风秋瑟瑟,川雾晓冥冥。
驿路初回马,民家半启扃。
遥怜后渡者,犹隔两三汀。
4.客中元夕
宋朝·姜特立
病起春工渐有涯,烧灯时节未还家。
老无筋力追年少,闲有诗篇纪物华。
风暖欲吹残雪尽,月明不着片云遮。
山中儿女应思我,孤负江梅岁树花。
5.次韵和集贤李博士中元日见寄
宋朝·杨亿
凤池容出沐,蜗舍喜端居。
罢草芝泥诏,闲看紫素书。
曲肱销永昼,行药绕前除。
鬓换二毛近,林凋一叶初。
香街连甲第,席户望朝车。
暂别同心友,还嗟会面疏。
6.中元夜寄道侣二首
唐朝·陆龟蒙
其一
学饵霜茸骨未轻,每逢真夕梦还清。丁宁独受金妃约,
许与亲题玉篆名。月苦撼残临水佩,风微飘断系云缨。
须臾枕上桐窗晓,露压千枝滴滴声。
其二
橘斋风露已清馀,东郭先生病未除。孤枕易为蛩破梦,
短檐难得燕传书。广云披日君应近,倒影裁花我尚疏。
唯羡羽人襟似水,平持旄节步空虚。
7.开元观陪杜大夫中元日观乐
唐朝·戎昱
今朝欢称玉京天,况值关东俗理年。
舞态疑回紫阳女,歌声似遏彩云仙。
盘空双鹤惊几剑,洒砌三花度管弦。
落日香尘拥归骑,□风油幕动高烟。
8.山中元夕
宋朝·吴说
忆昔观灯夜,维舟天汉湾。
千官环凤辇,万炬转鳌山。
异县方营窟,佳辰独掩关。
悲凉追往事,华发坐来斑。
9.中元日无遮会中题白衣观音像·其一
明朝·张萱
我生不信佛,今日始回向。
年衰心性慈,信根觉渐长。
合掌无遮会,写此白衣像。
为语善女人,朝夕勤供养。
烦恼即破除,欢喜自无量。
10.中元前贺余处恭尚书祷雨沛然沾足
宋朝·杨万里
数点飘萧供晚清,二更倾泻到天明。
雷驱云气如旋磨,雨遍山村却入城。
簟面顿无秋後暑,檐牙最爱梦中声。
尚书幸有为霖手,偏洒江东作麽生。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