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学著作虽然没有公开宣称智育等于教育,但是在教育学或教育原理的有关著作中,我们往往只有教学与德育、体育、美育等章节的平行安排,而没有智育章节的存在。
智育和教育是一个交叉的概念,智育与德育、体育、美育等相并列,构成了教育内容的完整构架,他们的上位概念或总概念是教育。 将两个交叉概念完全等同起来,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极易引起实践的混乱。
1、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也就是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提高学生的智育水平。教学要以完成智育任务为本,这是教育途径中,教学有别于其他途径的主要特点。
2、教学重智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智育水平,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的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3、但二者也有区别:一方面,教学除了是实现智育的途径外,还是实现德育、体育、美育等诸育的途径;另一方面,实现智育的途径既有教学,但也有课外活动、竞赛活动等其他途径。
因此把教学等同于智育将阻碍全面发挥教学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学著作虽然没有公开宣称智育等于教育,但是在教育学或教育原理的有关著作中,我们往往只有教学与德育、体育、美育等章节的平行安排,而没有智育章节的存在。
智育和教育是一个交叉的概念,智育与德育、体育、美育等相并列,构成了教育内容的完整构架,他们的上位概念或总概念是教育。 将两个交叉概念完全等同起来,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极易引起实践的混乱。
有人说,德育与智育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显然是把德育与智育看成是两件事情了,因此就有了在学科教学当中,渗透德育内容的说法,我不赞成这样的说法,我认为德育与智育不是统一,也不是合一,而是本一,就是一回事。 有人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道德,或者说,知识的最高境界是道德,说得非常有道理。道,就是规律,也就是我们说的智育,是从是非的角度说的;德,就是规则,也就是我们说的德育,是从善恶的角度说的。
对于一个具体的事物,凡是符合道的,就是正确的,正确的就一定是真的,真的就是善的美的。凡是不符合道的,就是错误的,错误的就一定是假的,假的就是丑和恶的。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面相,而不是两个对立事物。真善美总是三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假丑恶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我认为,对于教师来讲,传道、授业,解惑都是一回事。传道就是传播真理,授业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解惑就是解决学生做人做事的困惑。所以,学科教学本身既是智育,也是德育,是德育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也不是渗透德育,而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当然德育的渠道还有,管理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协同育人。
总之,我认为,德育和智育是本一的,智育的过程就是德育的过程,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道德,我们不能将两者割裂起来,那样就会造成知识本位,偏离教育本真。
智育原是指开发智力的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压制下,家庭、学校教育几乎清一色地重智下,指文化科学的教育。
智育的益与育
智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现代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大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并培养科学态度,为学生奠定比较完全的知识基础;积极发展学生的智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培育勇于探索的精神,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在没有学校教育的参与下,人的智力也会在生活中得到一定的发展,所以在二者无法得兼的情况下应先注重德育人的智慧水平。智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智育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催化剂,智育和德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智育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截止目前为止,教科书上没有专门的智育章节。
教学与智育是两个相互关联而有区别的概念。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为主要目标的活动,而教学则是实施智育及其他各育的基本途径。智育的实施除通过教学外,还有课外活动等。概括地说,教学和智育的关系是教育的途径和内容的关系。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