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阶级基于生产资料占有情况。如资本主义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叫资产阶级。
2、没有生产资料的叫无产阶级。
3、阶层是基于以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更加细化的概念,例如在资产阶级内部又分成大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阶级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和对生产资料关系的不同而分成的集团.在现代的社会理论中,“阶级”或“阶层”,都是指按一定标准区分的社会群体(social group)。根据不同的理论和不同的研究目的,也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和方法。在过去中国语言里,阶层一般是指阶级内部不同等级的群体或处于不同阶级之间的群体。而现在中国学者更多地使用“阶层”的概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是为了有别于在政治上“划阶级、定成份”的做法。
等级呢,是指一个上下尊卑,它是随着原始公有制的解体,阶级的发展,掌握社会多数资源的阶级为了区分自己与低产者或者无产者的地位差别,而创立的一种差别制度,即等级制度。在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出现以前,等级总是与阶级缠绕在一起的,有产阶级的等级高与其他阶级,比如历史上的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而在资本主义革命之后,社会阶级依然存在,但从资产阶级宣扬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理论上讲,等级差别便不存在了。(事实上黑人任被界定为最低等级,妇女等级低于男人,这些情况到了20世界六七时年代才逐渐改善)
事实上,我个人认为,在当今世界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等级”从理论上都已不存在,但仍存在与人们的心里!有钱有势的总会觉得自己比普通人优越,既等级高。之所以有这样的现象,是由于有人类历史演化来的“阶级”仍然存在;因为存在着阶级,就意味着存在着社会分配的不均衡,即存在着“差别”。
说到这儿就可以看到“阶层”,注重从事的活动、利益追求的差别分类,而弱化了他们的经济差别。在中国五六十年代,整个社会团结一致,这时候对人民内部谈“阶级”就不合适了,在人民内部应该是没有“阶级差别”的,也就是没有“经济分配”的差别,也即是没有了“等级”的差别;这时候还是有农民、工人之分啊,怎么办呢,就叫“阶层”以示区分!
“阶层”与“阶级”的概念实际上是一码事,其区别在于“阶层”属于社会学的范畴;“阶级”属于政治学范畴。
现在不强调阶级斗争了,所以在对社会进行分析时便较多的采用了“阶层”的概念,而不用“阶级”的概念。
至于阶层的具体划分,三言两语难以说清,并且也有许多争议。前些年社科院社会所搞了一个《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可供参考。
这份报告在网上很容易找到。
区别就是所处在的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地位不同。
1、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封建社会的对立阶级。
在生产关系中,地主占有生产资料,农民没有或只有很少的土地,为了维持生计要向地主租种土地,向地主缴纳赋税,只能获得维持生活的粮食,被束缚在土地上。
地主阶级是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
2、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对立阶级。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出卖劳动。
工人的地位比农民有所提高,但还是受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1)、农民阶级:占有或部分占有生产资料,靠从事农业劳动为生的集团。
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的基础上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出现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农民的经济性质不同。
在奴隶社会,有自耕农和隶农。
前者是以小块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从事个体劳动的自由农民;
后者是向大土地所有者租种小块土地、地位介于自由农民和奴隶之间的佃耕者。
在封建社会,除了自耕农以外,中国大量存在的是租种地主土地的佃农。
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农民的分化加剧,形成了雇农、贫农、中农和富农等阶层。
通常所说的农民是指生产资料的私有者和劳动者,即贫农和中农。
(2)、地主阶级:一般指封建社会地主制经济下,统治阶级剥夺人民的土地所有权,主要以地租形式剥削农民的土地所有者。
封建社会中领主制经济下的一切大土地所有者,如封建领主亦称地主。
地主制经济以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典型。
中国的封建地主对自有土地采取多种经营形式:有的是由自己经营,采取剥削僮奴或剥削雇工的形式;
而主要的是将土地分与他人经营,采取以地租剥削依附农或佃农的形式。
依附农在历代有私属徒、部曲、佃仆等类型;
佃农在历代有佃客、庄户、田客、佃户等别称。
唐宋以后,分租给佃农的形式逐渐排斥和代替依附农形式,成为地主制经营中的典型形式。
(3)、资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里,资产阶级被定义为在生产商品的社会中拥有生产资料,占有工人劳动的阶级,和“资本家”实际上是相同的意思。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赚取薪资者)与资产阶级在本质上是互相敌对的,比如说,劳工自然都希望薪资能够越高越好,然而资本家却希望薪资(即成本)能够越低越好。
换句话说,资本家会剥削劳工。
(4)、无产阶级: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
在资本主义社会,指没有生产资源、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被雇佣的劳动者阶级。
在社会主义社会,政治上,无产劳动阶级已摆脱了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成为掌握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
无产指的是拥有都为国家财产,没有私产。
扩展资料:
列宁告诉我们,阶级的标准是一个纯而不纯的“经济”标准。
划分阶级的最重要标准是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其次是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再次是分配方式。
前者是原因,后面二个是结果。
列宁实际上向我们揭示了阶级社会的三种对立方式:就生产资料占有关系而言,人们可以被划分为所有者与非所有者;
就生产过程中作用而言,人们可以被分为指挥者(管理者)和被指挥者;
就分配结果而言,人们可以被分为剥削者和被剥削者。
一般而言,在私有制条件下,所有者总是(直接或间接的)生产指挥者和剥削者;
而非所有者总是被指挥者和被剥削者。
但是并非在任何情况下,这三者总是完全吻合的:所有者可能因为不雇工而不是剥削者或剥削程度微不足道(如小私有者),非所有者也可能对生产拥有一定程度的管理权、指挥权(如经理人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判明一个人的阶级归属呢?
显然,生产资料占有关系是我们进行阶级划分的唯一正确的标准,三种对立方式的吻合反映了原因和结果的完美统一,这样的所有者和非所有者是阶级社会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核心成分。
三种对立方式的割裂则表明三者并非完全是一回事:其一,若生产资料占有程度有限,则原因和结果的现实联系可能表现得不充分;
其二,第二种对立方式的根源是第一种对立方式,但后者并非是唯一的原因。
第二种对立方式也可能是由“非生产资料占有”因素引起的,尽管这种情况并不能代表其主流。
参考资料:-阶级划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