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阳历又叫公历是太阳历,以四季循环的回归年为基本周期,与月亮的圆缺变化无关,其中每一年的日数和月数是由人来规定的。
2、阴历又叫农历是阴阳历,以月相变化周期朔望月作为历月的基础,又根据太阳回归年周期来计算一年的时间。
1、公历称为“阳历”。农历也叫“阴历”。
2、计算方法不同。阳历以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算作一年。它的长度为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由于它不是整数,为了把长短拉平,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六天,称为“闰年”;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五天,称为“平年”。阴历根据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制定的。
3、一年天数不同,阳历的长度为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由于它不是整数,为了把长短拉平,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六天,称为“闰年”;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五天,称为“平年”。阴历的主要特点是:历月的长短依据天象即月相来确定,大月30日,小月29日。
4、使用范围不同。公历是世界各国通用的历法.,为太阳历,即阳历。农历是中华历代所用的历法。始自夏代,故称是阴历,历代都在不断修改,后来加上24节气后,成了阴阳合历。
扩展资料
19世纪以来,现代世界体系逐步形成,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全世界所有国家,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传统文明古国,都不得不推行和适应以阳历、公历为代表的现代时间制度
1912年,国民政府颁令废除通行了4000多年的夏历,改行格列高利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阳历、公历),并以此为国历。
参考资料:人民网-春节与中国传统时间制度的现代转换
1.阳历又叫公历是太阳历,以四季循环的回归年为基本周期,和月亮的圆缺变化无关,其中每一年的日数和月数是由人来规定的。
2.阴历又叫农历是阴阳历,以月相变化周期朔望月作为历月的基础,又根据太阳回归年周期来计算一年的时间。
3.公历称为“阳历”:阳历是以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算作一年。
4.它的长度为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秒。
5.由于它不是整数,为了把长短拉平,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六天,称为“闰年”。
6.有的年份是六十五天,称为“平年”。
7.农历也叫“阴历”:阴历根据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制定的。
8.阴历的主要特点是:历月的长短依据天象相来确定,大月30日,小月29日。
9.农历也叫阴历,或者夏历,是中国的一种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叫作历。
10.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小,年年不同)。
11.由于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
12.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以利于农种植等活动。
13.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14.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历。
15.也叫旧历。
; 01
公历又叫阳历,是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农历,中国传统历法,是阴阳历,以月相变化周期朔望月作为历月的基础,又根据太阳回归年周期来计算一年的时间。一般在日历上,公历时间在上面,农历时间在下面。
公历和农历的区别:
1、公历又叫阳历,是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以四季循环的回归年为基本周期,与月亮的圆缺变化无关,其中每一年的日数和月数是由人来规定的。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
2、农历,中国传统历法,是阴阳历。以月相变化周期朔望月作为历月的基础,又根据太阳回归年周期来计算一年的时间。
3、位置不同:一般在日历上,公历时间在上面,农历时间在下面;而且公历日期是罗马数字,而农历是大写数字。
历法可分为阳历、阴历、阴阳历三种:
阳历(太阳历):以太阳周年视运动周期(即回归年,约等于日)为一年,一年划分成12个月,它与月亮运动毫无关系。根据阳历日期,可知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合理指导农业等事。公历(学名格里高利历)就是阳历的一种。
阴阳历:我国的农历属于此类,它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根据农历日期,既可知道潮汐涨落,又可大概掌握四季更替。
阴历(太阴历):我国农历不属于此类,但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农历称之为阴历。以月亮的圆缺周期(即朔望月,等于日)为一个月,积12个月为一年。它完全不考虑太阳的周年视运动规律,因而阴历的日期不能显示四季冷暖。这种历法实用价值太小,现除伊斯兰教外,已弃置不用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