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期科学追肥,合理浇水肥料不仅能供给植株充足的营养,还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做好生长期的管理可使黄瓜达到高产。
具体方法:
定植后用新高脂膜喷施在植株表面,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护禾苗茁壮成长。苗体开始爬蔓时,水肥供给植株充足的营养后,适时喷施促花王3号,植物营养生长转化成生殖营养、抑制主梢疯长,促进花芽分化,多开花。根瓜坐住后,每浇两次水、施一次肥。此外,自初花期开始,每隔5到7天应喷施壮瓜蒂灵,能使瓜蒂增粗,强化营养定向输送量,促进瓜体快速发育,瓜型漂亮,汁多味美。黄瓜循环坐果植物,在采摘第一批后,为促进后期黄瓜也丰收,在根瓜坐住前不浇水,以促进根系发育。当根瓜长至10厘米时开始浇水,结瓜初期10到15天浇一次水,结瓜中后期6到8天浇一次水。浇水应选在晴天进行,适时喷施壮瓜蒂灵提高瓜的质量。
小黄瓜表皮柔嫩、光滑、色泽均匀、口感脆嫩、瓜味浓都,经济效益颇高。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小黄瓜种植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小黄瓜种植的方法 荷兰小黄瓜多为雌性系,主要作温室栽培用,与大多数露地栽培品种不同的是,它们可以不经授粉受精就完成果实的发育,但并不形成发育完全的种子。雌性系的优点是果实成熟度一致,早期产量高。此类型瓜的特点为:瓜码密,有1节1瓜的、1节2瓜的和1节多瓜的。而且,如果管理水平得当,丰产潜力很大,单茬667平方米产量可在1O000kg以上。1年可种2——3茬。
一、育苗
小黄瓜种子价格较贵,育苗时采用精量播种,可使用穴盘或营养钵等。荷兰小黄瓜对温度要求很高,发芽适温为24——26℃,温度高,发芽快,但胚芽细长;温度低,出芽慢,甚而烂种。一般4天出苗。出苗后,白天保持23——25℃,夜间16——18℃。黄瓜苗的根系喜湿怕涝,喜温怕冷,有氧呼吸旺盛。因此,一定要选用通气良好、保温、保肥、渗水、保水能力强的基质,如草炭、蛭石、珍珠岩、可可泥炭等。
二、定植
1.整地、作畦、施基肥 小黄瓜具有丰产性的特点,它有较大的叶片,同化面积大,结瓜期早,可连续结瓜,但这些特点与根系吸收能力较弱相矛盾,因此在定植前要精细整地,大量施用有机肥,一般667平方米施腐熟禽畜粪肥5000kg以上,再补施些复合肥。做成小高畦,畦宽1一1.2m。
2.定植 定植标准为2一4片真叶,苗龄25天左右。定植密度为2500株/667平方米。定植后立即浇稳苗水,使幼苗土地与畦土密切结合,利于根系向周围发展。
三.田间管理
1.肥水 定植后3——4天浇1次较小的缓苗水,促进缓苗。缓苗水后再浇水要每水带肥,冲施尿素10kg左右,每5——7天浇1次。结瓜期要每周叶面喷施1次0.2%——0.3%的磷酸二氢钾。空气湿度保持在80%左右。
2.温度 定植1周内保持白天25——30℃,夜间18——20℃,不超过35℃不放风。缓苗后要降低温度,白天22一25℃,夜间16——18℃。
3.光照 荷兰小黄瓜耐弱光性较强,冬季弱光情况下,能获得较高产量;夏季高温、强光,易产生障碍,一定要加盖遮阳网。
4.二氧化碳施肥 若有可能,可适当补充二氧化碳,使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750mg/kg,黄瓜产量将增加20%。
盆栽小黄瓜的种植方法 在盆中放入播种用培养土,浇灌充足的水分后,以点播方式播下2~3粒种子。
经过约5天左右便会长出子叶。
长出本叶后疏苗,在本叶长至2~3片前,留下一株最健康的苗株。
长出2~3片本叶后定植,从盆中小心地取出盆株,并注意别让根部的土壤掉落
定植时使用的容器,建议使用保水性佳的合成树脂,每株间留下约15公分的间距
待叶子生长茂密且长出藤蔓后,便可竖立支柱,将茎和支柱以8字环绑法固定。也可在支柱间绑上绳子,以利小黄瓜的藤蔓攀爬。
结有小颗果实的是雌花花蕾,因小黄瓜的雌花能直接结果,所以不需人工授粉。
雌花开花后,果实会稍微变大。
花朵凋谢后,果实会继续成长,此时应持续追肥。
确认果实数量后开始摘芯。
趁果实过大前,以剪刀摘取收成
一般来说迷你型的水果黄瓜为全雌型黄瓜,即使不授粉也能成功座果的。而较大型的黄瓜通常都为半雌型的,需要授粉后才能结果的。你可以直接把雄花剪下来给雌花授粉,一朵雄花通常可以授两到三朵的雌花。不用担心剪除雄花带来的影响,因为雄花很多而且任其开放的话会消耗掉很多养分的。
如果你有自己搭架子的话还可以把它的卷须也一起剪除,因为卷须也是很消耗营养的。
授粉的时间最好是在露水干的时候,也就是8点以后10点以前!这时候花粉的活性最高成功率也最大!
黄瓜播种分露地种植和设施大棚
露地种植主要根据当地的平均气温而定,春黄爪的定植时间是在当地晚霜过后,旬平均气温达18t以上。南方一般在3月份可以,北京、天津、石家庄地区一般在4月下旬以后定植。
早春大棚采用四膜覆盖生产,一般在1月中旬育苗,2月下旬定植,3月中旬开始采收。
黄瓜种植技术
1、 播种育苗
(1)品种选择 选择前期耐低温、后期耐高温、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如津优10号、博耐3号等。
(2)种子处理 播种前1~3天进行晒种,晒种后将种子用55℃的温水进行烫种10~15分钟,并不断搅拌到水温降至30~35℃,将种子反复搓洗,并用清水洗净粘液,浸泡3~4小时,将浸泡好的种子用洁净的湿布包好,放在28~32℃的条件下催芽1~2天,待种子70%“露白”时播种。
(3)营养土和药土的配制 营养土应用近3~5年内没有种过瓜类蔬菜的园土或大田土与优质腐熟有机肥混合,有机肥占30%,土和有机肥混匀过筛。将过筛后的营养土按照每1立方米土加入100g多菌灵混匀配成药土。
(4)育苗 播种期为1月中旬或下旬,可在加温温室或节能日光温室内育苗,用直径10cm、高10cm的营养钵,内装营养土8cm,浇透水,水透后在每个营养钵内播发芽种子1粒,上覆药土1cm厚,平盖地膜,以利保墒。
(5)苗期管理 ①播种后用地膜密封2~3天,当有2/3的种子子叶出土及时揭掉地膜。苗期尽量少浇水,防止高温、高湿出现高脚苗,及时揭草苫增加光照。②温度管理:一般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5~30℃,不宜过高,夜温一定要控制在15℃以下,最好12~13℃,定植前7~10天,进行炼苗,温室草苫早揭晚盖,减少浇水,增加通风量和时间,白天保持20~25℃,夜间保持8~10℃,并需要1~2次短时间5℃的锻炼。③壮苗标准:苗龄35天左右,株高15~20cm,3叶1心,子叶完好,节间短粗,叶片浓绿月巴厚,根系发达,健壮无病。
2、 定植前准备
(1)整地施肥 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肥方式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根据蔬菜生长发育的营养特点、需肥规律、土壤养分含量和目标产量,利用专家施肥系统,确定蔬菜的施肥量,进行平衡施肥,保证土壤中养分平衡。中等肥力水平的菜地一般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kg、尿素20kg、过磷酸钙75kg、硫酸钾30kg。基肥撒施后,深翻地30~40cm,土肥混匀、耙平,按1.2m宽做畦,畦内起两个10~15cm的高垄,垄距50cm。
(2)扣棚膜挂天幕 早春大棚采用“四膜覆盖”,即一层大棚薄膜,二层天幕膜和苗上一层小拱棚膜,定植前20天扣大棚膜,以便提高地温,在大棚内10cm地温连续3天稳定通过12℃即可定植。定植前5~7天挂天幕2层,间隔20~30cm,最好选用厚度0.012mm的聚乙烯无滴地膜。
3、 定植
定植前1天在苗床喷一次杀菌剂,可选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7%可杀得7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定植要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垄上开沟浇水,待水渗至半沟水时按株距32cm左右放苗,水渗后土封沟,此法称“水稳苗”,每亩定植 3500株左右,定植后在畦上扣小拱棚。
4、 田间管理
(1)温度 刚定植后,地温较低,需立即闷棚,即使短时气温超过35℃也不放风,以尽快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缓苗期间无过高温度,不需放风。小拱棚在早晨及时扒开,以尽快提高土壤温度。缓苗后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放风,应保证21~28℃的时间在8小时以上,夜间最低温度维持在12℃左右。随着外界气温升高逐步加大风口,当外界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可昼夜通风,大棚气温白天上午在25~30℃,下午为20~25℃最好。
(2)中耕松土 缓苗后进行3~4次中耕松土,由近及远,由浅到深,结合中耕给瓜苗培垄,最终形成小高垄栽培。
(3)浇水 定植后要浇一次缓苗水,以后不干不浇。当黄瓜长到12片叶后,约60%的秧上都长有12cm左右的小瓜时,浇尿素5-10公斤+科威泰20-20-20水溶肥4公斤,进人结瓜期后,需水量增加,要因长势、天气等因素调整浇水间隔期;每亩用科威泰20-8-26水溶肥8公斤+硝硫基复合肥10-15公斤,黄瓜生长前期间期7~10天浇一次水,中期间隔5~7天浇一次水,,后期间隔3~5天浇一次水,前期浇水以晴天上午浇水为好。
(4)追肥 进入结瓜期后,结合浇水进行追肥,一般隔水带肥,每次每亩追施每亩用科威泰14-6-40水溶肥8公斤+硝硫基复合肥10-15公斤。
(5)湿度 大棚黄瓜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以下,尽量要使叶片不结露、无滴水,最好采用长寿流滴减雾大棚膜。晴天上午浇水后要先闭棚升温至33℃,而后缓慢打开风口放风排湿。气温降至25℃,关闭风口,如此一天进行2~3次,连续进行2~3天,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6)植株调整 当植株长到7~8片叶时,株高 25cm左右,去掉小拱棚,开始吊绳,第一瓜以下的侧蔓要及早除去,瓜前留2叶摘心。当主蔓长到25片叶时摘心,促生回头瓜,根瓜要及时采摘以免坠秧。
(7)小拱棚、天幕的撤除 小拱棚一般在定植后15~20天,开始吊绳时撤除。随着外界温度升高,逐步撤除天幕,增加透光率,一般在3月中旬先撤除下层天幕,3月底4月初撤第二层天幕。
三、主要病虫害及防治对策
1、物理防治 使用遮阳网控制温度,保护作物不受强光侵害,使用防虫网减少虫害,每15平方米挂一条18cm×8cm涂上机油的黄板,诱杀白粉虱。
2、生态防治 白天控制温度25~30℃,夜间控制温度12~15℃,禁止大水漫灌,相对湿度控制在85%以下,尽量要使叶片不结露,减少结露时间。
3、化学防治
(1)虫害:①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施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施。②白粉虱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或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喷施。③潜叶蝇用1.8%齐螨素乳油2000倍液喷施。
(2)病害:①霜霉病用45%百菌清烟剂250g/亩熏棚,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或69%安克锰锌可湿粉剂1000倍液喷施。②细菌性角斑病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施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③炭疽病用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喷施。④白粉病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喷施或40%杜邦福星乳油3000倍液喷施。⑤灰霉病用45%百菌清烟剂250g/亩熏棚,或40%施佳乐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施。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