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逆耳利于行。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忠实劝告是不喜欢的但对行动有益。出自: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史记-留侯世家》。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是说有病就要吃药,而吃药就不能怕苦。苦味虽不受人欢迎,只要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就不能拒绝它,"忠言逆耳利于行",是指正确的批评、建议、意见对个人品德的修养、国家事业的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最早出自《增广贤文》
<增广资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是说有病就要吃药,而吃药就不能怕苦。苦味虽不受人欢迎,只要对身体健康有好处,我们就不能拒绝它;"忠言逆耳利于行",是指正确的批评、建议、意见对个人品德的修养。有些话虽然说得刺耳,有些批评可能火辣辣地烧心,但只要是忠恳有益的,也不应该挑剔提意见者的话是否顺耳、方法是否得体。强调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这二者说出的从治病到治身,
子曰:“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君无争臣,父无争子,兄无争弟,士无争友,无其过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国无危亡之兆,家无悖乱之恶,父子兄弟无失,而交友无绝也.”——《孔子家语·六本》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