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三不知中三不知指对情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三阶段都不知道。出自《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意为:聪明人谋划一件事情时,会在了解了整个事情的开始、发展和结局后,再最后决定怎么办。现在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怎么用兵呢?
后来“三不知”又生出另外的意思。如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中说道:“ 桂娘一定在里头,只作三不知,闯将进去,见他时再作道理。”此处的“三不知”表示匆匆忙忙、冒冒失失;《金瓶梅》十三回里有“那西门庆三不知正进门,两个撞了个满怀。”此处“三不知”表示突然、一下子。
“古语: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不知”指的就是,别人问你一件事情,你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开始,也就是起因了,而经过呢,你也不知道,结果呢,你还是不知道。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你都不知道,就是我们说的“三不知”了。“一问三不知”这句古语指的是一个人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你问他什么他都不知道。
“一问三不知”这句古语,最早是出自《左传》这本书中的《左传·鲁哀公二十七年》这一章。他讲的是齐国的陈成子奉命去带兵援郑,但是呢,中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当时荀寅在不知道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时候,立马就慌乱了起来,陈子成听到后,立刻就责备了荀寅,事后,荀寅也知道自己有所失言,所以就说了这样的一句反省自我的话。“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这正是古语“一问三不知”的由来了。
我们知道一件完整的事情,它肯定是包括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的,这在语文上,也被我们称作为六要素。如果连着都不知道的话,估计你小学语文不过关哟。我们通常向别人讲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也是要把这些东西讲清楚来的,这个样子,被人才能真正听懂你所讲述的故事内容。
其实在现代,古语“一问三不知”在经过历史的发展之后,也逐渐慢慢引申出来来新的意义了。这句古语在现代中,它不仅只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都不了解,同时也指一个人是在装糊涂,他只是不想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你而已,不过这个又更加的一有些讽刺的语气在这里面了。
三不知是对事情的发生、过程与结尾都不知。
一问三不知:[ yī wèn sān bù zhī ]
详细解释
1. 【解释】:原意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知道,现在用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
2. 【出自】:《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3. 【示例】:一连问了几个问题,他都答不出,老师对他这种~的学习态度很生气。
4. 【语法】:联合式;作分句;含贬义
拓展资料:
一、一连问了几个问题,他都答不出,老师对他这种一问三不知的学习态度很恼火。
二、有的人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问三不知。
三、他上课时常胡思乱想,没听进老师讲的课,所以一问三不知。
四、此人一问三不知,很难得到什么线索。
五、那是国民党白鬼子的天下嘛,我就给他个装疯卖傻、一问三不知。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