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什么叫辩经(提婆与外道的辩经.)

时间: 2023-04-12 22:41:48

什么叫辩经

辩经指的指按照因明学体系的逻辑推理方式,辩论佛教教义的学习课程。藏语称村尼作巴,意为法相,是藏传佛教喇嘛攻读显宗经典的必经方式。多在寺院内空旷之地、树阴下进行。最早源于赤松德赞时期大乘和尚和噶玛拉锡拉的公开辩论。辩经这种方式最早源自古印度。

辩经形式:

对辩。藏语称作朗。辩者二人,其中一方提问,另一方回答,且不许反问;告一段落后再反过来,直至一人无法问出。立宗辩。藏语称当贾狭。辩者无人数限制,立宗人自立一说,待人辩驳,多坐于地上,只可回答不可反问;问难者称达赛当堪,意为试问真意者,

提婆与外道的辩经.

龙树的弟子很多,提婆是龙树门下最杰出的一位,继龙树之后,在南印度传播大乘空宗。佛教史上,提婆与龙树两人的思想一同被称做“龙树提婆之学”,就是印度初期大乘佛教的中观学说。
提婆是师子国人,早在提婆拜师龙树之前,便热衷印度文化,博学多闻,才辩超绝,备受当世人推崇。传说他曾挖凿大自在天神金像的一只左眼,后又自挖左眼,真心供养大自在天,感动天神。由于他只剩下一只右眼,因此世人称他为“迦那提婆”,意译是“只眼提婆”。
提婆初见龙树时,龙树令弟子盛满一钵水置放其前,提婆一言不发,掏出一枚针投入水中,和瞎在无言妙辩中,两人欣然契合,于是出家为龙树弟子,以智辩著称,游历印度各地,大振破邪之见。
有一次,提婆在钵罗耶伽国,与外道婆罗门论辩高手进行辩论。
婆罗门问:“你叫什么名字?”
提婆回答:“我的名字叫‘天’。”(提婆的梵语是 Deva,意译是天。)提婆的回答并没有错,但是婆罗门外道非常不满意,再问:“天是谁?”
提婆回答:“是‘我’。”
那位外道一计未成,便又顺着提婆的回答再问:“我是谁?”
提婆回答:“狗。”
这是提婆骂外道的高明处,但外道并未会意过来;因为“我”是印度哲学家经常讨论的问题。提婆的“狗”字,也意味狗也有自己的本性。所以外道以为提婆正在回答他的问题。他接着又问:“狗是谁?”
提婆答:“你。”
两人往复问来答去,总是在“天、狗、我、你”几个字之间来回转,那位婆罗门外道才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头,仔细一想,原来自己被提婆辱骂了,禁不住放声大笑,对提婆的幽默风趣佩服得五体投地。
提婆为传播大乘佛法,曾感化了一位南印度国王,使他皈依佛教。这位国王建立一座法坛,请提婆说法,引起其他教派的嫉妒与不满,于是展开一场大辩论。一时,来自四面八方的各派论师一起云集到提婆的坛场,向他挑战。提婆凭着智慧与辩才,展开长达三个月的辩论会,降伏了八方的论师万余人,最后外道都成了提婆的弟子。
提婆因此扬名兴教,着有《百论》、《四百论》、《枝银广百论》、《百字论》等论书,阐扬空义。当他的声名达于顶峰之际,却不幸遭到一位邪教弟子刺杀身亡。原来,这位外道虽然皈依在提婆门下,但因看到自己的老师败于提婆,心中早已暗藏杀机,发誓:“你以口才胜了我们,我必以刀剑胜你;你以无形空刀唤搭空杀我们,我必以真刀实剑杀你。”于是,趁着提婆在丛林静坐禅定时,一剑刺中提婆腹部。提婆无怨无恨,反而为这位邪教弟子及大众开示,并留下一首醒世的偈颂:“诸法本空,无我我所,无有能害,亦无受者。”

色拉寺的辩经是什么时候?

色拉寺的辩经非常有名。辩经园就在通往正门通道的北端。辩经的早拦时间一般从15:00开始, 可以随意观看。辩经功课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固定进行,且向游人 开放。比平时的辩经正式得多的是旁历定期举行的辩经法会,由高僧们展开关于 佛法的讨论乃至辩论。而每日的辩经,则是众喇嘛参悟奥义、提高修为的一种辅助方运睁搜法。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