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敏而好学的下一句

时间: 2023-04-13 01:24:52

敏而好学的下一句

不耻下问。

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谥他为‘文’?”孔子道:“他聪敏灵活,爱好学问,又谦虚下问,不以为耻,所以用‘文’字做他的谥号。”

解读:朱熹《论语集注》中: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孔圉得谥为文,以此而已。苏氏曰:“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妻之。疾通于初妻之娣,文子怒,将攻之。访于仲尼,仲尼不对,命驾而行。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遗室孔姞。其为人如此而谥曰文,此子贡之所以疑而问也。孔子不没其善,言能如此,亦足以为文矣,非经天纬地之文也。”尽管孔文子德行不佳——“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妻之。疾通于初妻之娣,文子怒,将攻之。访于仲尼,仲尼不对,命驾而行。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遗室孔姞” ,但是仍然被谥为“文”(在谥法中极高的谥号),这不免让子贡感到疑惑。而孔子对错分明,不否定他的难能可贵的优点,告诉子贡他的谥的来由——虽然他聪敏而地位高,却不耻于下问,这是常人所不及的

我会仿写句子敏儿好学下一句?

“敏儿好学”斗陪下一句是“不空改蠢耻下问”。
出处
《论语·公冶长第一十歼盯五》: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得到了‘文’的谥号呢?”孔子答:“他聪慧而又好学,且能不以谦虚下问为耻,所以得到了‘文’的谥号。”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是形容谦虚好学。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敏而好学”的下一句是什么?

“敏而好学”的下一句是:不耻下问。

【拼音】:mǐn ér hào xué ,bù chǐ xià wèn

【释义】: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出处】《论语·公冶长》第五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

成语来由碰圆搏:

卫国大夫孔圉(kǒng yǔ)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笑祥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腔稿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