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源神池、玄神楼、张壁古堡和秦柏岭风景区等。
1、在介休有一座洪山源神池,不但数千年来汩汩不绝,灌溉了这片热土的十多万亩耕地面积,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的介休人民,而且由于她所具有的独特的水文化和优美的历史传说,一度成为全国历史上有名的水资源管理典范和全国第一所水利博物馆所在地。
2、玄神楼位于介休市北关顺城街,是三结义庙前的乐楼,又是街心点缀的过街楼。明万历年间改建,清康熙、乾隆年间重修,规模不大。另有大殿和献亭,四根通柱直承上层梁架,山门戏台上下叠构,楼顶十字歇山式,构造奇特,雄健稳定,瑰丽壮观,为我国建筑史上的精品。
3、秦柏岭位于素有“三贤故里”美称的山西省介休市,古晋贤人源缘于此,也是中国目前主要的传统节气寒食清明节的发源地,秦柏岭生态旅游区由“文公祠”、“野生园”、“文公祭台”、“经济林区”、“佛坛”、“健身娱乐区”等组成。
1、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地区五台县东北隅,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与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齐名毁缓,为国内外洲人所向往。五台山座落于“华北屋脊”上,最高海拔达3058米。这里,峰峦连绵,山岳交错,形如虎踞,势如龙蟠,总面积为2837平方公里。五台山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
五峰耸峙,高出云表,顶无林木,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五台山有东、西、南、北、中五个台顶,即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山峦层叠、沟壑纵横、谷河漫流、林木耸翠,盆地与山峦交错,形成一处色彩鲜明、气候凉爽、适宜人们浏览和避暑的风光宝地。
2、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1000余尊,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冈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齐凿的。北魏经历了“太武灭佛”、“文成复法”。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云冈石窟开始大规模营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建成,前后计60多年。初由著名的高僧昙曜主持,“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现第16至20窟就是“昙曜五窟”。
3、山西平遥古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春渣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
4、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偏关位于偏关县黄河边,辖边墙四道,总长数百公里,至今仍有三十公里保存较好,全部包砖,高耸河岸,甚为壮观。
“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这是古人对偏关的赞誉。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是赵武灵王破林胡的战场,唐朝名将尉迟敬德在关东建九龙寺,宋代杨延昭威镇三关。现存关城为明洪武二十三年始建,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雁门关由关城、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关城城墙高10米,周长约1公里。
5、绵山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条支脉。绵山,又称介山,在介休城东南20公里处,山势陡峭,多悬崖绝纤森模壁,苍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优美,是省级风景名胜区。
绵山的景观很多,有白云庵、光岩寺、云中寺、地藏殿、世姑庙、龙王庙、柏龙、说法台、棋盘石、五龙墓、舍身崖等。还有直径1米的铁锅水,水从崖壁流入,满而不溢,掬而饮之,味甚甘甜,叫做“一锅泉”。泉之南有一“之”字形石级,行500米,即达沟底深谷,又有“石洞水”与周围的青山怪石、奇树山花相映成趣,使人赏心悦目。
五台山、悬空寺、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晋祠等等。
1、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宏液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2、恒山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翠屏峰的一处陡峭山崖上,远远看去,三层楼阁的寺庙依山势自南向北渐岁销次抬高,殿阁乎绝游高低错落有致,相互间有栈道飞架相连,犹如一座正常寺庙的微型景观凌空架起,让人叹为观止。
3、漫步在平遥古城内,眼前的街道与店铺交相辉映,应和着传统风貌和布局的民居,一座座雕梁画栋的古建筑,将人的思绪又拉回到明清时期的繁华盛世。这座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向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经济与文化遗产,顺着社会发展的脉络和历史的进程,这座始建于周宣王时期的平遥古城,穿越明洪武年间,横跨明清时期,完美地呈现在眼前。
我是介休人,上过七八次绵山。近年来景物逐渐完善增多,很有看头。绵山分后山和前山两部分,其中后山以乎物谈自然景物为主,前山以人文景观为主。
最好的游览顺序是先做车到后山,再走到前山。后山路途中的各种景物让人心旷神怡,其中以到达最后的水帘洞最佳,前山的云峰寺别有一番风味,同时也是当地人求佛拜神的主要地点。
绵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山上文物古迹颇多,俗称“九里十八弯,二十四座诸天小庙,各处罗列”。游绵山可从介休南行20多公里到绵山山麓的兴地村,参观第一景点回銮寺古刹。 回銮寺是由于唐太宗欲登山礼佛未成,至此回銮,故名。唐太宗有诗云:“回銮游福地,极目玩芳晨。宝刹遥承露,天花近尺春。”据寺内碑刻记载,寺原在东山柴谷之间,后遭流寇所毁,唐僖宗时迁到现址,敕名“兴国寺”。现见大殿脊檩下有“大元国至大元年(1308)重建的题记”,后明、清重修,现存建筑为元明清三代遗物。主建筑有山门、过殿、大殿,两侧对称布局。殿阔五间,用减柱造,结构简洁。存元明清历代石碑17通,记录着寺院的兴衰。院内古松、龙槐、杉楸等树木葱茏,形似伞盖,给古刹增添了勃勃生机。 离寺南行1.5公里,登山2.5公里到龙头寺后,沿山腰间小路曲折而行入绵山腹地。沿途两山对峙,怪石嶙峋,风景绝佳。前有乳房似的石蚂伏峰,答薛茸结,泉水垂滴于下面石池中,水质清凉透明,沁人心脾,这就是“峰乳泉”,俗称“母奶头”。过栈道到小须弥、中岩寺,可见白云洞内涌出云团,变幻莫测,令人惊叹。复行2.5公里,过“鹿桥”、“兔桥”,再攀 127级石阶便是绵山中心抱佛岩。山岩上部突出,下部凹回如穹窿,犹如两手抱腹,且腹中空空。后在岩中建寺,称抱佛寺,即云峰寺,有殿宇20余间,为初唐遗物。殿中有“空王佛”田志超等塑像,都深嵌在岩壁石窟中的佛龛内。登高处眺望,远处莽莽苍苍,群峰拥翠,延续不绝。而岩前面临深谷,两侧山峰相望,烟寺相依,给人以启迪。 以抱佛岩为中心,向东行百米有铁索岭,铁索从崖顶垂下,可攀援而上到达山巅,上有银空洞、竹林寺、铁瓦寺、摩斯塔等景点;朝西北下行 5公里有李姑岩,相传是唐太宗御妹出家修炼处;沿南下石级到断岩边,下云梯可到棋盘洞,洞内有唐代佛像、古碑、名人题刻。贺知章有题记百余字,盛赞了绵山的奇险,引游人瞩目。 绵山的景观很多,又有白云庵、光岩寺、云中寺、地藏殿、世姑庙、龙王庙、柏龙、说法台、棋盘石、五龙墓、舍身崖等。还有直径 1米的铁锅水,水从崖壁流入,满而不溢,掬而饮之,味甚甘甜,叫做“一锅泉”。泉之南有一“之”字形石级,行500米,即达沟底深谷,又有“石洞水”与周围的青山怪石、奇树山花相映成趣,使人岁碰赏心悦目。 绵山,山古水活,古迹众多,又有大量的古老传说,以其鲜明的个性跨身于我国名山之列。今日绵山,正在恢复其原来的魅力。“万壑千崖增秀丽,往来人在画图中”,定会给你留下永恒的记忆
希望你玩儿好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东部。其间高山峻岭,丘陵纵横,山环水绕,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气候适中,四季分明,大自然神工鬼斧般地造就了一处处绚丽多彩的景色。山西又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文献之邦”的美称,做好顷保留有全国百分之七十的地面古代建筑,旅游界纯陆因此说:“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袜凯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自然美景、历史文明、革命史迹和新时期建设成就,共同构成了山西得天独厚、古今兼备、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
一、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云冈石窟是当时统治北中国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雕凿,是由一代代、一批批的能工巧匠创造出的一座佛国圣殿。云冈石窟一共有20窟,其中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第五六窟为双窟,窟内壁画精美绝伦,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的石窟。第十六至二十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业凿的五个洞窟,第十八、十九、二十窟为一组,第十九窟是中心窟,开凿时间最早。第二十窟为露天造像,据传早年窟顶坍塌但是佛像丝毫未毁,高肉髻,广额丰颐,长目高鼻,有八字髭,手结禅定印,质地厚重的袒右袈裟,衣纹凸起,具有犍陀罗造像遗风。大佛挺拔健硕的身躯,气势雄浑的神情,突出表现了鲜卑游牧民族的强大,是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与象征。景区内还有石窟博物馆,展出石窟残件,介绍石窟大历史。
四大石窟
二、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五台县境内,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点北台叶门峰海拔3058米,被称为“华北屋脊”。五台山方圆约30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民俗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区。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胜地,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而五台山又以其建寺历史之悠久和规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故有金五台之称,五台山,更与尼泊尔的蓝毗尼花园、印度的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在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尼泊尔等国享有盛名。五台山寺庙始建于汉明帝,唐代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多达360多处。清代,随着喇嘛教传入五台山,出现了各具特色的青、黄二庙。
拜个庙
三、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平遥曾是晚清时期中国的金融中心,走进这座曾经繁华的古城,处处可以感受到晋商文化的气息。古城共有六个门,北门近平遥汽车站,西门近平遥火车站,南门和西门则是游客最多的地方。进入古城是不需要门票的,若要登上城墙、参观票号等景点,则需购买古城通票。
四大古城
四、乔家大院
一部名片《大红灯笼高高挂》,让这座深宅大院和高高挂起来的大红灯笼都深深刻在了不少人的脑海里。乔家大院原名“在中堂”,最突出的特点是房屋结构大方美观,建筑古朴精致。大院原本是当地一富商的私宅,始建于清代,占地8724.8㎡,共分6个大院。四周外墙高达10m多,厚达1m,从高空俯瞰,大院整体为双“喜”字型布局。在大院的顶楼上,悬挂着一块“福种琅缳”匾额,这是当年山西巡抚受慈禧太后所赠。像这样有来头的匾额,乔家还有两块,一块是李鸿章亲笔题写的“仁周义博”,另一块是傅山亲书的“丹枫阁”。大门对面的砖雕影壁上,还有100个不同样式的“寿”字组成的一幅“一寿变百寿”图,字体古拙遒劲,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影视拍摄地
五、王家大院
王家归来不看院”名副其实,无人不被它精湛的雕刻艺术、大气的空间格局深深吸引。这座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晋商大院,是由静升王氏耗费半个世纪修建而成的豪华住宅。王家大院大得超出一般人想像,由高家崖、红门堡组成两个相对封闭的院落,两院之间由一座细长的桥腾空连起,其余又由无数四合院组合而成。最值得细细品味的是高家崖,这一座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又名“中国民居艺术馆”,依山而建,气势宏伟。有院落26座,房屋212间,可分为前后两院,整体布局承袭了中国古代前堂后室的结构,既增强了安全度,又开阔了庭院的空间。前院是社交场所,从门口到室内到处可见精美的砖雕、石雕、木雕。后院则是主人的生活区,仍以各种雕刻为主要装饰,精美雅致。红门堡与高家崖东西相望,因堡门是红色的,故而得名。堡内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石雕融南北风情于一体,是清代雕刻艺术的典范。
六、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南距陕西西安350千米。在水量大的夏季,壶口瀑布气势恢宏;而到了冬季,整个水面全部冰冻,结出罕见的巨大冰瀑。山西侧的黄河壶口瀑布在壶口的正面,可以下到瀑布下近距离观赏瀑布和黄河,山岩多。视角好。景区内有观瀑洞(龙洞),是一天然石洞,在瀑布的下方,从下往上看瀑布,瀑布壮观无比。
壮观
七、恒山
恒山,人称北岳,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紫岳、大茂山”,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扬名国内外。1982年,恒山以山西恒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曾名常山、恒宗、元岳、紫岳。位于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距大同市62公里。其中,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虎踞为险,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恒山是道教圣地,自古为兵家据险以守之地,以丰富的景观特色著称于世。恒山巍峨耸峙,气势雄伟。天峰岭与翠屏峰,是恒山主峰的东西两峰,天峰岭海拔2016.8米,被称为“人天北柱”。果老岭、姑嫂岩、飞石窟、还元洞、虎风口、大字湾等处,充满了神话色彩。悬根松、紫芝峪、苦甜井更是自然景观中的奇迹。四千年前舜就来过,把恒山封为北岳,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来过,不仅如此,李白、贾岛、元好问、徐霞客也来过。可见恒山的的地位。
一定要爬一次
八、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又称午亭山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相府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其由内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组成,御书楼金碧辉煌,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河山楼雄伟险峻,藏兵洞层叠奇妙,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皇城相府始建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皇城相府建筑群分内城、外城两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总面积36580平方米,景区游览面积10万多平方米。皇城相府建筑群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明清两代,陈氏家族一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 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康熙皇帝对陈廷敬有“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豪”的评价。
九、绵山风景名胜区
绵山风景名胜区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条支脉。绵山起源于春秋时晋国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在山上,所以绵山又名介山,绵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绵山风景名胜区的仿古建筑群风格多样,从建筑的角度来剖析,绵山仿古建筑既取之先代建筑之长,又加上设计者和建设者的现代创意,集华夏古今之精华,构成了现代仿古建筑物的独特风格。在绵山绵山风景名胜区建筑群体中宗教建筑有殿庙、宫观;园林建筑有亭、台、楼、阁、轩、廊、榭、牌楼;古留遗迹建筑有古营门、城池、营寨等,堪可称为古建筑博物院。绵山风景名胜区有14个大景点,360余个小景点:人文景观:龙头寺、龙脊岭、李姑岩、蜂房泉、大罗宫、天桥、一斗泉、朱家凹、云峰寺、正果寺、介公岭;自然景观:栖贤谷、古藤谷、水涛沟。
十、雁门关
雁门关坐落在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九塞尊崇第一关”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是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这里峰峦叠蟑、山崖陡峭,关墙雉堞密集,烽堠遥相呼应,东西两面将老营口、坷申池口、阳方口、东隆口、西陉口、匕楼口、大石口、石口、马兰口、茹越口、胡峪口等十八隘口连为一体,地势十分险要,为历代兵家征战之地。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14年雁门关风景区荣获“中国最佳文化旅游观光目的地”称号。此外还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山西十大旅游品牌”等称号。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