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借什么讽什么成语(带有讽刺的成语)

时间: 2023-04-17 12:56:22

借什么讽什么成语

借古讽今,指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评论现实。

出自张抗抗《国魂》:“因为父亲曾经发表过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中赞扬了一位含冤而死的兵部尚书,被认为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的文章《六国论》文中最后一句“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堪称是全文点睛之笔。

带有讽刺的成语

关于讽刺的成语(描写讽刺的成语)
[正人君子]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郑人实履]郑人:春秋时期郑国人。履:鞋。郑国人买鞋。比喻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客观实际。多用以讽刺教条主义者。
[之乎者也]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者也之乎]者、也、之、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含讽刺意。
[主文谲谏]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援古刺今]引述故事古义以讽刺今事。
[俨乎其然]十分严肃正经的样子。带有讽刺意味。
[以宫笑角]宫、角,均为古代五音之一。拿宫调讥笑角调。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讽刺、否定别人。
[一本正经]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带有讽字的成语

带有讽字的成语

包含有“讽”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

劝百讽一——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冷嘲热讽——用尖刻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

借古讽今——借评论古代某人某事的是非曲直,影射现实。

讽一劝百——讽:用委婉含蓄的言语批评、指责;劝:劝告,劝戒。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

讽多要寡——讽谕之言多,切要之言少。

讽德诵功——赞美、颂扬功德。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