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各美其美的费孝通简介

时间: 2023-04-17 13:12:25

各美其美的费孝通简介

费孝通是中国的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汉族,江苏吴江人,著过一篇有名的论文,论文的中文名《江村经济》,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1944年费孝通访美国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曲解费孝通先生的《美美与共》

文/大江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有一个单元是“文明的对话”,其中有我国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美美与共》。这篇文章是1990年12月,在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主题进行演讲时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演讲稿。
在这次演讲中,费先生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
“各美其美”,就是各个民族自己弘扬自己优美的文化传统。第二句话“美人之美”,意思是假如说我民族的文化中没有,我就学习别人的;或者即使有了,我也要学习别人。我们中国文化很深,但是西方文化也很好,我们也向西方学习。“美人之美”,认可别的民族的文化,承认其是优秀的,并且我们把这些优秀的文化也通过学习化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样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互相融合、互相学习,那么它就可以展现一个多彩的世界,多元的文化。
这个思想近承“兼收并蓄”,远接儒家“和而不同”的“大同世界”。可谓高端大气上档次。
问题是我所代班级的学生水平实在不容乐观,用学生们的话说是“相当于小学高年级水平”,说实话,他们连做人的基本素养都不够,让他们去学习处理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实在是“爬上梯子亲天——差得太远”。

怎么处理这篇文章呢?
我想与其架空学生去教授课文,还不如根据学情降低高度,让学生学有所获。于是,我决定放弃讲世界文化,讲人际交往。
“各美其美”,是说我们每个人都要认识自己的优点亮点,并且自信地向别人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而不是放大自己丑陋的那一面。
“美人之美”是说,我们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还要客观的肯定别人的长处和亮点,并且发自内心的去赞美别人的优点,而不是眼里只有别人的缺点,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一个人只有能发现了别人的优点,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才愿意诚心的去学习,才有进步与发展的可能。
所谓“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说每个人在自信的展示自己的亮点的同时,还都能真诚的学习别人的优点,这样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使我们的这个社会越来越好,最好进入大同世界。

课堂上,我和学生在理解这个“十六字箴言”的内涵的基础上,联系现实生活,对比分析了这样做的好处,以及不这样做的后果。同学们表现积极,气氛活跃,最后感觉收获不小。

这个处理虽然曲解了费老的本意,但让学生有所感,有所获,我觉得还是值得的。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个十六字理念的提出,是在费孝通先生的八十寿辰聚会上,那是在1990年的12月,在题为“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演讲时,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

这个演讲全文发表在《读书杂志》1990年第10期上,可见费老对这个问题已经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

费老的晚年著述中,这篇文章有特殊意义。写在文章末尾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费老第一次完整、正式地在国际学界提了出来。那是中国学者对人类前沿问题思考深度、研究成果的一个标杆。1949年以后,在社会和人文学科领域的国际论坛上,由中国学者标举的类似思想制高点极少出现。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给我们的启示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共同居住在同一个星球上,这个星球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70多亿人口,搞清一色是不可能的。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同代表不同文明的世界各国各地区携手并进,共同绘就了一幅斑斓壮丽的人类文明画卷。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