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金纲经讲的是什么

时间: 2023-04-17 18:41:38

金纲经讲的是什么

1、《金刚经》为佛教经典,主要讲述了世界上一切有所作为的事物,都如梦如幻,如水中的汽泡,如镜中的影子,如早晨的露水,太阳出来后就会消失,如同闪电一般,瞬息即逝,对于一切事物,都应这样看待。

2、金刚经是全称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被视为一个略本。

3、《金刚经》的六种译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鸠摩罗什的初译。如印顺法师所说,此后的五译是同一唯识系的诵本,比如菩提流支,达摩笈多等,都是依无著,世亲的释本译出,只有罗什所译为中观家的诵本。

金刚经说的是什么内容?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

本经六种译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鸠摩罗什的初译。如印顺法师所说,此后的五译是同一唯识系的诵本,比如菩提流支、达摩笈多等,都是依无著、世亲的释本译出;只有罗什所译为中观家(般若系)的诵本。



扩展资料:

思想重心

1、着重“无相”:如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於一切相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不取於相,如如不动”。

2、着重“无我”的菩萨行:如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3、着重“利他”的菩萨行:般若的原义,菩萨行重於自行。《中品般若》的不退菩萨“报得波罗蜜”、“报得五神通”,“成就众生”,“庄严国土”。《金刚经》着重菩萨“受记”、“度众生”、“庄严国土”,与《中品般若》的重利他行相合。


-金刚经

-金刚经心咒



金刚经讲的内容是什么?

《金刚经》是般若经典中很著名的一部,禅宗从六祖慧能开始,就用《金刚经》印证参学者所悟是真是假。有这样一种说法:“600余部般若经典,浓缩为《金刚经》;《金刚经》再浓缩,就是《心经》”。
般若经典必须是悟后菩萨才有能力解说,末学是凡夫,仅对经名提供一点个人浅见。不足为凭,仅供参考:
《金刚经》全名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解如下:
金刚:
世间最坚固的东西,用来比喻永不坏灭的“金刚心”:一切众生人人本自具足的真心。正因为真心永不坏灭,所以才成为轮回三世的主体。
一切万法必然是“成住坏空”:包括一切有情的色身及觉知心,包括山河大地宇宙万有,无一不是无常败坏。故名“虚妄不实”。唯有这个真心,是唯一真实常住之法。十方诸佛合其威神力也不能减损一只小蚂蚁的真心一分一毫。如《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般若诸经所说的“心”,一般是指这个真心而不是众生能知能觉的意识心。比如:“一切唯心造”,就是说这个真心能生万法。这个真心,即是禅宗“开悟明心”所明之心,即是“佛法第一义谛”。
般若:
般若,直译为“智慧”,但却不是世间所说的“聪明伶俐”“博学多闻”“思辨敏捷”,而是专指大乘菩萨经由多生多劫修集福德、定力、慧力,直到因缘具足之时,意识心触证真心而发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