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洲传鹦鹉名。
原文: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译文:鹦鹉曾经来到吴江的岸边,江中的小洲传着鹦鹉的美名。鹦鹉已向西而飞回到陇山,鹦鹉洲上花香四溢草木青青。春风和暖烟云缭绕飘来阵阵兰香,两岸桃花落入江中形成层层锦浪。被迁谪的旅人此时只有徒然远望,长洲上孤月朗照究竟是为谁而明?
赏析:颔联,吴宫指的是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晋代则指东晋,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埋幽径”、“成古丘”,诗人感慨昔日繁华的荒芜,过往风流的消逝。但诗人没有一意地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哀悼中,颈联他将目光再次投向风物自然。“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在云雾中半隐半现;“二水”指白鹭洲将长江分割成两道。两句对仗工整,气势更是壮丽。尾联是诗歌主旨,诗人从“怀古”中回归现实,开始“伤今”。浮云寄寓深意,陆贾《新语·慎微篇》中说:“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浮云蔽日便是暗喻皇帝被奸邪臣子包围。一句“不见长安”,满含报国无门的沉痛。
1. 关于吴江的诗句
关于吴江的诗句 1.关于吴江的诗词
姑苏怀古 许浑
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鹥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日东流生白波。
再游姑苏玉芝观 许浑
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
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
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
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将归姑苏南楼饯送李明府 许浑
无处登临不系情,一凭春酒醉高城。
暂移罗绮见山色,才驻管弦闻水声。
花落西亭添别恨,柳阴南浦促归程。
前期迢递今宵短,更倚朱阑待月明。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姑苏台怀古 陈羽
忆昔吴王争霸日,歌钟满地上高台。
三千宫女看花处,人尽台崩花自开。
姑苏城南湖陪曹使君游 罗隐
水蓼花红稻穗黄,使君兰棹泛回塘。
倚风荇藻先开路,迎旆凫鷖尽著行。
手里兵符神与术,腰间金印彩为囊。
少年太守勋庸盛,应笑燕台两鬓霜。
姑苏真娘墓(墓地虎丘西寺内) 罗隐
春草荒坟墓,萋萋向虎丘。
死犹嫌寂寞,生肯不风流。
皎镜山泉冷,轻裾海雾秋。
还应伴西子,香径夜深游。
题姑苏凌处士庄 韦庄
一簇林亭返照间,门当官道不曾关。
花深远岸黄莺闹,雨急春塘白鹭闲。
载酒客寻吴苑寺,倚楼僧看洞庭山。
怪来话得仙中事,新有人从物外还。
泊舟姑苏 王安石
朝游盘门东,暮出阊门西。
四顾茫无人,但见白日低。
荒林带昏烟,上有归鸟啼。
物皆得所托,而我无安栖。
酹江月 姑苏台怀古 萨都剌
倚空台榭,爱朱阑飞瞰,百花洲渚。
云岭回廊香径悄,争似旧时庭户。
槛外游丝,水边垂柳,犹学宫腰舞。
繁华如梦,登临无限情古。
果见荒台落日,麋鹿来游,漫尔繁榛莽。
忠臣抉目东门上,可退越来兵伍。
空铸千将,终为池沼,掩面归何所。
遗风千载,尚听侬歌白*。
念奴娇 姑苏台怀古 周权
飞台千尺。直雄跨层云,东南胜绝。
当日倾城人似玉,曾醉台中春色。
锦幄尘飞,玉箫声断,麋鹿来宫阙。
荒凉千古,朱阑犹自明月。
送目独倚西风,问兴亡往事,飞鸿天末。
且对一尊浮大白,分甚为吴为越。
物换星移,叹朱门、多少繁华消歇。
渔舟歌断,夕阳烟水空阔。
江城子 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沁园春 陈人杰
草满姑苏,问讯夫差,今安在哉。
望虎丘苍莽,愁随月上,蠡湖浩渺,兴逐潮来。
自古男儿,可人心事,惆怅要离招不回。
离之后,似舞阳几个,成甚人才。
西风斜照徘徊。
比旧日江南尤可哀。
叹茫茫马腹,黄尘如许,纷纷牛背,青眼难开。
应物香销,乐天句杳,无限风情成死灰。
都休问,向客边解后,祗好拈杯。
2.描写吴江的诗句
1、一剪梅·舟过吴江
宋代: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渡 一作:度。桥 一作: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译文
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了借酒消愁的愿望。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好心情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潇潇”,实在令人烦恼。
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
2、思吴江歌
魏晋:张翰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译文
秋风起,树叶飞,吴江的鲈鱼鲜又肥。离家三千里,想回未能回。
思念家乡的愁和恨,怎么也压抑不住,只能向天悲叹!
3、过吴江有感
清代:吴伟业
落日松陵道,堤长欲抱城。
塔盘湖势动,桥引月痕生。
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
廿年交旧散,把酒叹浮名。
译文
日落时在松陵道上前行,长长的江堤围绕着这座古城。
塔影在湖水中随波浮动,长桥牵引出一弯新月出生。
街市寂静无人皆因逃税,江宽见不到客船都在逃避官兵。
二十年间故友旧交多离散,端起酒杯感叹这身外浮名。
4、鹦鹉洲
唐代:李白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译文
鹦鹉曾经来到吴江的岸边,江中的小洲传着鹦鹉的美名。
鹦鹉已向西而飞回到陇山,鹦鹉洲上花香四溢草木青青。
春风和暖烟云缭绕飘来阵阵兰香,两岸桃花落入江中形成层层锦浪。
被迁谪的旅人此时只有徒然远望,长洲上孤月朗照究竟是为谁而明?
5、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
宋代:辛弃疾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译文
回忆起年轻时曾在这里狂饮一场,酒醒了眼前是奔流的吴淞江。团团明月投下了桂树的身影,十里之外都散发着桂花的幽香。
桂花只不过有一点点宫黄之色,却给人间送来这样的芬芳。也许是她要借着秋天的风露,让香气飘散到世界的四面八方。
3.描写吴江的诗词
1、过吴江有感 清代:吴伟业 落日松陵道,堤长欲抱城。
塔盘湖势动,桥引月痕生。 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
廿年交旧散,把酒叹浮名。 译文 日落时在松陵道上前行,长长的江堤围绕着这座古城。
塔影在湖水中随波浮动,长桥牵引出一弯新月出生。街市寂静无人皆因逃税,江宽见不到客船都在逃避官兵。
二十年间故友旧交多离散,端起酒杯感叹这身外浮名。2、鹦鹉洲 唐代:李白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译文 鹦鹉曾经来到吴江的岸边,江中的小洲传着鹦鹉的美名。
鹦鹉已向西而飞回到陇山,鹦鹉洲上花香四溢草木青青。春风和暖烟云缭绕飘来阵阵兰香,两岸桃花落入江中形成层层锦浪。
被迁谪的旅人此时只有徒然远望,长洲上孤月朗照究竟是为谁而明? 3、普天乐·秋怀 元代:张可久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
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译文 究竟是为谁这样辛苦奔波?莫非是命中注定。西风萧瑟瘦马颠簸,落月下书卷伴一盏昏灯。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红叶满山吴江凄冷。 为那两字功名,岁月匆匆不饶人,镜中人已白发频添。
垂钓的严光,思恋莼羹的季鹰,定会笑我飘零。 4、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 宋代:辛弃疾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
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
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译文 回忆起年轻时曾在这里狂饮一场,酒醒了眼前是奔流的吴淞江。
团团明月投下了桂树的身影,十里之外都散发着桂花的幽香。 桂花只不过有一点点宫黄之色,却给人间送来这样的芬芳。
也许是她要借着秋天的风露,让香气飘散到世界的四面八方。 5、望鹦鹉洲怀祢衡 唐代:李白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
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 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
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 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
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平。 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
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译文 魏武帝治理的是整个天下,在他眼里,祢衡只是一只蚂蚁。
黄祖则是一个斗筲的小人,杀掉祢衡遭到千古的骂名。祢衡曾在吴江即席写作《鹦鹉赋》,落笔便压倒在座的群雄。
字字铿锵如金玉,句句飞动似云龙。不幸这只孤凤竟死在恶鹰的血爪下,这一千古悲剧使我伤情。
如同五岳在胸中,心中的起伏怎能平?祢衡才高为什么得不到施展?只因见识短浅而丧失了性命。 就是因为他的孤芳自赏与刚傲,鹦鹉洲上至今不见兰蕙的踪影。
4.关于苏州诗句
1、《横塘》(宋)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2、《枫桥夜泊》(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题破山寺后禅院》(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4、《怀吴中冯秀才》(唐)杜牧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5、《正月三日闲行》(唐) 白居易 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
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6、《乌栖曲》(唐) 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7、《题破山寺后禅院》(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8、《忆江南》(唐) 白居易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扩展资料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平江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江苏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
苏州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 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有“东方水都”之称。
苏州古城遗存的古迹密度排名第三,苏州古城14.2平方公里。苏州古城和苏州园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遗产"集于一身,而昆曲、阳澄湖大闸蟹、周庄是三张国际级、重量级的品牌。
苏州园林甲天下,为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其中九座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截止2009年有六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世界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吴中第一名胜”虎丘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其成为游客来苏州的必游之地。苏州现有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常熟)、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昆山周庄、吴江同里、吴江震泽、吴江黎里、吴中甪直、吴中木渎、太仓沙溪、昆山千灯、昆山锦溪、常熟沙家浜、吴中东山、张家港凤凰)。
保存较好的古镇(如吴江的黎里、盛泽、平望,太仓浏河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吴中陆巷古村、明月湾),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二的平江路、山塘街。 参考资料——苏州。
5.描写苏州的诗句
1.描写苏州景点的诗句: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太阳落山了,霞光映照在平静的湖面上,湖面像绚丽多彩的绸缎,看到这优美的景色,我不由得想起了白居易写过的两句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再游姑苏玉芝观
【唐】许浑
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
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
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
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渡吴江
【唐】杜牧
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
江湖潮落高楼迥,河汉秋归广殿凉。
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
文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华堂。
代诸妓赠送周判官
【唐】白居易
妓筵今夜别姑苏,客棹明朝向镜湖。
莫泛扁舟寻范蠡,且随五马觅罗敷。
兰亭月破能回否,娃馆秋凉却到无?
好与使君为老伴,归来休染白髭须。
吴越怀古
【唐】李远
吴越千年奈怨何,两宫清吹作樵歌。
姑苏一败云无色,范蠡长游水自波。
霞拂故城疑转旆,月依荒树想嚬蛾。
行人欲问西施馆,江鸟寒飞碧草多。
送人游吴
【唐】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1.关于黄鹤楼景色的诗句《黄鹤楼》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2.关于黄鹤楼的诗句有什么关于描写黄鹤楼诗词历朝历代有很多,现在脍炙人口的黄鹤楼主楼壁画上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 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也成为咏诵黄鹤楼的绝句。
唐代崔颢的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代李白登临此楼,也是诗兴盎然,当他发现崔颢的这首诗后,连称“绝妙”,于是写了四名打油诗:
一 拳 捶 碎 黄 鹤 楼,
一 脚 踢 翻 鹦 鹉 洲,
眼 前 有 景 道 不 得,
崔 颢 题 诗 在 上 头。
便搁笔不写 , 现在黄鹤楼公园内有崔颢的题诗壁,对面即是李白搁笔亭。 后有好事之人据此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座李白“搁笔亭”
3.关于黄鹤楼有哪些诗句【诗】黄鹤楼小赞 雄睨荆楚第一楼, 黄鹤昔年在此留。
迎送古今多少客, 风流绝冠傲神州。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楼头送目,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在人非、鹤去楼空。
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艳阳高照,澄空流碧,恍惚中,汉水北岸的树木化作久久思念的亲爱之人,宛如眼前。和煦的阳光,给人家的温暖。
依稀间,鹦鹉洲上的芳草丛中走来一身正气、击鼓骂曹的祢衡,他面对黄祖的屠刀,视死如归,血洒碧草,正是无数浪迹天涯的游子浸满血泪的无私付出,才构筑了无数令人难忘的故乡。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使得“晴川、芳草”二句极富人情味。
诗作的思想品位也因此跨进更为高远的境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日暮后面是夜晚,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水雾江烟,一片迷蒙,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
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拖音。诗作的前两句民歌风味浓郁,景到言到,语如联珠;后两句则对仗工整,音律谐美,文采飞扬。
特别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剪裁,更有令人回味无穷之感。诗人将思念亲人的狭义乡愁与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有机结合,使得本篇的韵味和风骨跨上了同类诗作的最高峰巅。
诗人的风采与秉性亦随诗篇的展开跃然纸上:他才华横溢,如晴川东去,奔流不息;他不拘小节,似芳草萋萋,峥嵘不已。没有自恋自迷之颓废,也无自私自利之狭隘,乡愁情怀的抒发也同样波澜壮阔、豪迈昂扬,不愧为是被后人推为唐朝七律诗中的第一佳作。
比较复杂的: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①],芳草萋萋鹦鹉洲[②]。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早期诗歌多写闺情,反映妇女生活;后赴边塞,所写边塞诗慷慨豪迈,诗风变为雄浑奔放。但崔颢诗最负盛名的则是《黄鹤楼》。
相传这首诗为大诗人李白所倾服。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十一在《黄鹤楼》诗下注曰:“世传太白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遂作《凤凰台》诗以较胜负。”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也记载了李白登黄鹤楼,因见崔颢此诗,即“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当然,这个传说未必实有其事,计有功在注文的后面就表示了“恐不然”的怀疑。但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在写法上与崔作确有相似之处。
至于其《鹦鹉洲》诗:“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则不仅前四句格式酷似崔诗,而且全诗格调逼肖。宋元间方回的《瀛奎律髓》卷一指出:“太白此诗乃是效崔颢体,皆于五六加工,尾句寓感叹,是时律诗犹未甚拘偶也。”
因而这首诗历来受到极高的称誉。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直至清人孙诛编选的颇有影响的《唐诗三日首》,还把崔颢的《黄鹤楼》放在“七言律诗”的首篇。当然,《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
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黄鹤楼故址在武昌黄鹤山(即蛇山)的黄鹄矶头,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年间,历代屡毁屡修。
昔日楼台,枕山临江,轩昂宏伟,辉煌瑰丽,峥嵘缥缈,几疑“仙宫”。传说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齐谐志》),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太平寰宇记》)。
诗人登楼眺远,浮想联翩,诗篇前四句遂从传说着笔,引出内心感受,景寓情中,意中有象。仙人乘鹤,杳然已去,永不复返,仙去楼空,唯留天际白云,千载悠悠。
这里既含有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又隐隐露出黄鹤楼莽苍的气象和凌空欲飞、高耸入云的英姿,而仙人跨鹤的优美传说,更给黄鹤楼增添了神奇迷人的色彩,令人神思遐远。黄鹤楼因其所在的黄鹤山而得名,所谓“仙人乘鹤”之事,当由其名附会而出,本属子虚乌有。
诗人却巧妙地利用了这些传说,从虚处生发开去,从而使诗篇产生了令人神往的艺术魅力。接着就写实景,隔江一派大好景色弥望:晴朗的江面,汉阳地区的绿树分明可数,鹦鹉。
4.关于黄鹤楼的诗句黄鹤楼诗词首推唐崔颢的《黄鹤楼》昔 人 已 乘 黄 鹤 去,此 地 空 余 黄 鹤 楼。
黄 鹤 一 去 不 复 返,白 云 千 载 空 悠 悠。晴 川 历 历 汉 阳 树,芳 草 萋 萋 鹦 鹉 洲。
日 暮 乡 关 何 处 是,烟 波 江 上 使 人 愁。据说李白登临此楼,也是诗兴盎然,当他发现崔颢的这首诗后,连称“绝妙”,于是写了四名打油诗:一 拳 捶 碎 黄 鹤 楼,一 脚 踢 翻 鹦 鹉 洲,眼 前 有 景 道 不 得,崔 颢 题 诗 在 上 头。
便搁笔不写 ,后有好事之人据此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座李白“搁笔亭”。 现在黄鹤楼公园内有崔颢的题诗壁,对面即是李白搁笔亭。
李白写下的诗词与黄鹤楼有关的不下五首,其中有一首《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从此,“江城”便成为武汉的美称。 唐代文学家阎伯理在其《黄鹤楼记》中描述“耸构巍峨,上依河汉,下临江流。
”可谓:“ 危乎,高哉!”无怪李白以“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
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
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诺谓楚人重,诗传谢眺清。
沧浪吾有曲,寄语棹歌声。”抒发自己心头的感慨。
黄鹤楼主楼壁画上有一首《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 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也成为咏诵黄鹤楼的绝句。贾岛《黄鹤楼》 高槛危檐势若飞, 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 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 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 空使含情对落晖!宋之问 汉广不分天,舟行杳若仙。
清江度暖日,黄鹤弄晴烟。岳飞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跨黄鹤。 陆游 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
汉江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范成大 谁家笛里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
汉树有情横北斗,蜀江无语抱南楼。白居易 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
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刘禹锡 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
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王维 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5.黄鹤楼描写登楼所见景物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意思: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这首诗在当时就很有名,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有人请李白题诗,他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羽《沧浪诗话》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6.黄鹤楼景的诗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送康太守》
唐·王维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朱栏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
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
何异临川郡,还劳康乐侯。
《黄鹤楼》
宋·游景仁
长江巨浪拍天浮,城郭相望万景收。
汉水北吞云梦入,蜀江西带洞庭流。
角声交送千家月,帆影中分两岸秋。
黄鹤楼高人不见,却随鹦鹉过汀洲。
7.有关写黄鹤楼的诗句黄 鹤 楼崔 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沼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贾岛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宋之问汉广不分天,舟行杳若仙.清江度暖日,黄鹤弄晴烟.岳飞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跨黄鹤.陆游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汉江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范成大谁家笛里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汉树有情横北斗,蜀江无语抱南楼.白居易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刘禹锡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王维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崔灏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望黄鹤楼李白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李白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江夏送友人李白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凤无琅□实,何以赠远游.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菩萨蛮·黄鹤楼毛泽东莽莽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河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这里的几幅对联,是流传下来有关黄鹤楼的佳作.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恨;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楼未起时原有鹤;笔经搁后便无诗.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心远天地宽,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我辞江汉去,推窗寄概,问仙人黄鹤,何日归来?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8.黄鹤楼的诗句是什么1、《黄鹤楼》 唐·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 2、《望黄鹤楼》 唐·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3、《黄鹤楼》 唐·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黄鹤楼》 宋·游景仁 长江巨浪拍天浮,城郭相望万景收。
汉水北吞云梦入,蜀江西带洞庭流。 角声交送千家月,帆影中分两岸秋。
黄鹤楼高人不见,却随鹦鹉过汀洲。 5、《黄鹤楼》 唐·卢郢 黄鹤何年去杳冥,高楼十载倚江城。
密云朝卷四山景,流水夜传三峡声。 柳暗西州供写望,草芳南浦偏离情。
登临一向须回首,看却乡心万感生。 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7、《江夏送友人》 唐·李白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实,何以赠远游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8、《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 唐·李白 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9、《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0、《菩萨蛮·黄鹤楼》 现代·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11、《李公择求。
1、黄鹤楼/登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2、鹦鹉洲
唐代:李白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译文
鹦鹉曾经来到吴江的岸边,江中的小洲传着鹦鹉的美名。鹦鹉已向西而飞回到陇山,鹦鹉洲(原在武汉市武昌城外江中)上花香四溢草木青青。春风和暖烟云缭绕飘来阵阵兰香,两岸桃花落入江中形成层层锦浪。被迁谪的旅人此时只有徒然远望,长洲上孤月朗照究竟是为谁而明?
《黄鹤楼/登黄鹤楼》赏析:
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
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诗经女孩来回答啊!你一问李白的桃花,我第一反应就是这首《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大家耳熟能详,写出了送别的情意绵绵。其实李白写桃花的诗还有几首,我们一起来看吧!
1、《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不知旧行径,初拳几枝蕨。三载夜郎还,于兹鍊金骨。
——唐·李白
这首诗简单翻译一下:“桃花开时春水大涨,河中白石已经淹没。女萝藤枝摇摇荡荡,摇醉了青天的月亮。不知秋浦的旧日行径里,有几枝蕨草生出了如拳的新苗。流放夜郎三载归还,到秋浦学仙炼金骨。”
诗的写作背景说一下: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引发了李氏兄弟的一场权位之争。永王李璘不服兄长李亨即帝位,在江陵起兵对抗。庐山隐居的李白,被力邀入李璘的幕府。事败后被捕下在浔阳监狱,被“按律”处予“长流夜郎”。
夜郎是一个地名,在今天的贵州遵义市桐梓县,当权者觉得这里是偏僻寒苦之地,是李白接受惩罚和磨难的场所,李白流放到这里,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
但是在作者的诗中,却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写春天来了,桃花盛开春水大涨的美景。这里写桃花,是作者对于这三年的流放生活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态度,并没有自怨自艾,回忆起来都是美好。桃花就代表了这一美好的意象。
2、《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唐·李白
大致翻译一下:“有人疑惑不解地问我为什么要隐居在碧山上,我笑笑,却没有回答,因为这其中的妙处只能在心里体会。桃花飘落到溪水中,随着流水悠悠地向远方流去,这样的景象,好像仙境一般。”
这首诗呢,挺有禅宗的意境的,而且借鉴了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内容。作者写这首诗,就跟口头语一般朴素,像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意境高远。你看看这四句诗里有问、有答,有叙述、有描写、有议论,构思巧妙,虚实结合,形象立体生动,蕴意深刻。
来看看这首诗第三句的桃花,“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窅然:幽深深远的样子。桃花随着流水悠悠地向远方流去,很普通的一句话,作者要表达什么意象呢?那就是这就是大自然,桃花随流水流去,是依照自然的法则,在荣盛和消逝之中显示出不同的美。这句是全诗的意境之点。这样引出了最后一句。
“别有天地非人间。”这一句,一方面表现诗人对于远离尘嚣,高雅超然生活的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