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莆田煎包什么做(到了福建莆田不容错过的18道特色美食)

时间: 2023-04-18 04:28:06

莆田煎包什么做

食材:面粉一斤半、猪肉馅半斤、胡萝卜一根、小葱一把、粉丝两卷、盐、酱油、鸡精、蚝油。

步骤:

1、把胡萝卜切丝,小葱分葱白跟葱绿切好。

2、锅里倒点油,放葱白翻炒,再加入胡萝卜翻炒,加入肉馅炒到肉熟,倒入盐、鸡精、酱油、蚝油、葱绿炒一段时间,然后盛起。

3、开水烧开,粉丝放热水里,五分钟左右,捞出,拿刀切碎,然后放到盆里,跟炒好的馅放一起,搅拌一下,煎包里的馅料就做好了。

4、面粉拿温水揉成团,然后一点一点擀成皮,尽量薄一点。

5、跟包包子的手法一样,包好后倒扣在菜板上。

6、包好之后,开始煎,炒锅开小火,倒入一点油,再把包包子薄的那面放到锅里,煎一会,出现金黄色翻过来煎,煎的过程中把盖子盖上,大概五分钟后加入一点水,水不能放太多,继续盖上盖,再煎一会。

7、五分钟左右把包子盛出。

到了福建莆田不容错过的18道特色美食

卤面在莆田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 美食 ,没有一个莆田人是不爱吃的,面条十分筋道,配上精心熬制的高汤,再加入各种配料(痩肉,虾干,香菇,干贝,蛏子,海蛎)用文火慢炖成一锅汤汁浓稠、味道鲜美!
海蛎饼是一种福建风味 美食 ,流行于福建东部沿海的福州、莆田及宁德一带。海蛎饼是用米粉(浆)、黄豆粉(浆)为原料,加入新鲜蔬菜、鸡蛋、肉、海蛎,属于油炸类小吃。口感酥脆可口,色呈金黄,壳酥馅鲜!
西天尾扁食,是福建莆仙境内的一种菜肴。西天尾扁食也称燕皮扁食,西天尾扁食的皮的做法极其麻烦:皮质是用木槌使劲捶打猪肉,通常2斤肉至少得捶打1个小时,等锤成浆糊状后,加入木薯粉,再用木棒继续捶打,直到它变成薄如纸张的扁食,而肉馅由猪前腿肉加入虾皮手工剁成,扁食经过“千锤百炼”,皮Q肉鲜!
莆田盛产制作豆腐的黄豆,自己种的黄豆加盐卤做成豆腐,就算捏得再碎,煮到最后还是会结成一块,配料有五花肉、干虾肉、蛏、海蛎、干贝、香菇、包菜、虾米,胡萝卜,包菜,“焖”豆腐与配料凝结在一起,松松软软,爽口不腻,,豆腐透着海鲜的清甜、肉味的香气,鲜美松软!
炝肉是莆田特有的一道特色传统名肴,肉质细腻,味道鲜美,选用质地柔嫩的猪里脊肉,切成薄厚均匀的肉片,用秘制的调料腌制好,加入地瓜粉,然后倒入滚沸的汤水里,炝肉里加入特制的豆腐丸,出锅后,炝肉爽滑美味,豆腐丸吸收了汤汁的精华,芳香鲜美。“天九王”家的炝肉最正宗出名,始于1879,(百年祖传秘方)店门口总能排起长长的队伍!
莆田的煎包最大的特色就是“生煎”,而且是双面煎,火候需要把握得非常准确,口感才能又脆又韧。以粉丝、葱末、肉碎做馅,十足的馅料加上筋道的薄皮,美味让人流连忘返,莆田人只要一说起煎包就会想起“十字街”的那家网红“求生煎包”,店铺不大,但是每次只要过去都要排好久的队才能买的到!
马糕(又叫“薄荷糕”)是福建莆田的地方糕类名吃,主要材料由粘米粉和糯米粉做成的,马糕最初是以薄荷铺于蒸笼中蒸制而成的一种韧性强的多层米糕,刚出炉的马糕热乎乎软软有点QQ的格外清香好吃!据说当时做马糕的作坊是用马代替人力碾米浆,民间讹传称之为“马糕”流传至今。
红团是福建莆仙地区特色小吃,蒸食,馅一般有糯米馅、绿豆馅、糯米绿豆馅等,红米团是用木刻的印模印出来,每年春节、元宵、做戏或满月、嫁娶、做寿等喜庆日子时,父辈们都会做红团以庆贺。
荔枝肉是福建省福州市、莆田市等地的一道特色传统名菜,因原料中有白色的荸荠和切成十字花刀的猪肉,烹调后因外形型似荔枝而得名。荔枝肉独具闽菜特点,味道酸甜可口,口感外酥里嫩!
套肠——莆田一道非常传统的特色小吃,用猪小肠做非常的好吃,吃起来脆脆的,但是处理起来却是很麻烦。处理不好就会有一种苦苦的味道。将小肠一头套入另一头,一边拽一边往里塞,直到塞不进去为止,套好之后再用牙签把套的头跟尾固定起来,焯过水之后的套肠再拿去卤水,卤水的香味已完全进入套肠!
兴化米粉是莆田市一大特产,兴化米粉是由大米和水制成,微黄色,细如丝,干脆可贮藏。煮炒易熟、久煮易碎、细至1毫米、煮、炒、炸皆可,家用或者馈赠亲友和宴请佳宾之珍品!
白粿产于福建,是泉州,福州,宁德,莆田,建瓯等地的传统地方小吃。用优质粳米饭舂制而成的,其米质的韧性、粘性和香味特别,至今仍是福建闽东地区过年过节的主食之一。白粿与少许肉丝、香菇、蒜苗等一起炒,炒出来的白粿柔软滑韧,配料嫩鲜,味浓醇香,油而不腻,也可以加糖炒着吃,甜而不腻。
莆田泗粉,是福建省(莆田)的小吃,因其外观状若鼻涕,故名泗粉。泗粉是用地瓜粉做的。因口感滑爽,清凉美味而流行。一般下汤煮,也可煎炒。正宗的做法是用猪大骨熬汤,用其汤在锅里烧开,放入泗粉,和豆芽菜, 用大火煮熟,浇上葱油,味精,少许酱油, 6度或以下的醋。
葱饼是莆田城乡盛行的一种风味小吃。其制法十分简单:大米掺上黄豆磨成浆状,下葱花拌匀;把浆装上小铁勺内,放入油锅中炸至双面鼓起,呈金黄色捞起即成。外酥内嫩,味道醇香。

温汤羊肉,又称白切羊肉或干焖羊肉[1],是福建莆田传统的特色名菜,属于闽菜系。将整羊放入特制的铁锅,加上草药包,倒上热水。经过一天的焖煮,整羊便可以出锅了。出锅的熟羊挂晾一整夜之后,羊皮自然冷却收缩,再经过脱骨工序,把它们薄薄地切成一盘,带回家蘸上酱油佐酒,送一块到嘴巴里,那味道简直可以原谅整个世界。
春卷味香可口,是莆田民间独特的风味小点。馅料一般有猪肉、香菇、胡萝卜、粉丝、花生、白菜、葱等。刚炸出锅的春卷真有飘香四溢之感,待稍微冷却可入口之时,咬上一口时发出的“咯吱”声,香脆可口!
芋粿是福建著名小吃,早餐店经常可以看到,小时候很喜欢吃这种芋粿,芋头蒸熟了捣碎成泥加入米浆,放蒸笼蒸熟切成三角形,再放油里炸,外酥里嫩,里面还有芋头的香味,非常美味!
土笋冻流行于福建沿海地区的一种特色小吃,是用生长于沿海江河入海处咸淡水交汇的滩涂上的一种名叫“海土蚯”的无脊椎软体小动物制作而成。它状似刚冒芽的新竹,脆嫩如笋。“土笋”由此得名。土笋冻晶莹透明,柔糯清爽,其味甚鲜

福建莆田有什么好吃的??

1.楼下的煎包,一直认为是涵江的精品。莆田求生煎包的馅碎碎杂杂的,感觉不是很好。还有宫下新开的一家煎包店,顶好,汤中味道不错,扁食用燕皮。文化品味是有的,字画挂墙壁,只是地方太小,环境难免令人不如意。
2.区府路的永华豆浆,早餐最好的选择,中餐最好的选择是保尾的担仔面和羊肉馆,晚餐最好的选择是保尾的同心缘和旺旺大杂烩,特别是来一道烤鳗,好吃!这些都物美价廉呀~大众的选择。
3.咸草顶夜市的杂粉,也是顶顶有名,来过涵江的人尝过的都忘不了。现在有N家,觉得最有品味的是靠在原先工农兵饭店的那个位置。显著标志是,有三、四个合伙人,其中一个老板娘较胖。就叫阿胖杂粉吧!呵呵~
4.咸草顶附近的小圆山牌福州鱼丸和鱼片,不过是光卖不是现场操作品尝。
5.以前的尾梨巷进去的下徐鱼丸,皮薄,非常有特色,跟米粉一起配上,味道绝佳。跟福州鱼丸有别哦。
6.六一路的天天砂锅粥,价格偏贵,粥品种众多,粥中精品丰富。特别要说的是莆田旧的肯德基隔壁有一家砂锅粥也是品种繁多,物廉价美,大众品味,味道淳厚,就是粥中不是用昂贵原料。
7.前街的江口卤面,三角埕附近。吃过感觉是不错的。
8.国欢塘头的一家“劳燕”荔枝肉店,远近闻名,吃过的人都觉得好,可惜俺一直没空抽机会去。听说涵江交警还有一些官员经常是开公车去品尝的。还听说人较多,速度较慢,服务态度不是很好。不过美食不容错过哦。
9.后街的口福:爷爷、女儿、孙女三人组合,只做三个品种:豆浆炒、炒泗粉、拌面,味道都很独特。
10.体育场对面的猪心强饭店:炒猪腰,猪心堡是他们的拿手菜。
11.腾芳旁边的巷子下去直走200米又一福:鱼饨蛋(仅此一家有),上菜时间:11:00~13:00,17:~1900
12.市顶夜宵阿土小吃(百胜超市前):开业时间晚上9:00~凌晨2:00,只做汤面、汤粉、汤线面、汤泗粉(一碗一碗煮,味道十分美味)
13.市顶老字号:开业时间晚上6:00~凌晨2:00,饨颧类(强烈推荐羊肉饨颧)
14.万家惠桥下的煎果,火侯及油的配合很到位,再加上味道的合理调配,不怕长痘的值的一试
15.市场的拐伞(本地话翻译店;锅边糊是涵江的一级,胜过市顶的各家夜宵
16.侨新市场的煎包:皮薄馅多味佳(比莆田求生的好,求生的馅太烂了)

莆田人早餐都吃什么?

早上吃稀饭,炒二个菜,肉或海鲜,有的时候来不及做,就买煎包或油条,豆浆,馒头,总之十次九次吃稀饭,主要简单,来不及炒菜,就稀饭配咸菜,莆田人懂的,咸杨梅,咸萝卜干,咸泥螺,一般人家必备之物。我婆婆一碗稀饭3颗杨梅就搞定。
莆田早餐就是豆浆油条煎包,图方便不想麻烦就会去买早餐。很多农村里家里吃的就是煮稀饭配鱼啊菜啊,我比较喜欢早餐稀饭

莆田人早餐吃水

面线糊

豆浆炒是属于莆田人自己的 美食 ,有着莆田原始的老味道,自带香气的米粉充满了豆浆香,配着豆浆超满足,每天吃都不会腻。

油条可是早餐中不可或缺的存在,跟任何东西都很百搭。刚刚炸出来的油条金黄酥脆,一出锅就会被抢空。

无论吃什么早餐,配上一碗豆浆一起吃才有是完整的。大早上来上一碗,暖白色豆浆冒着热气温暖着城市的人们。

饭团也是早餐界的霸主,裹上各种食材,淋上灵魂酱料,足以支撑一上午的快乐。仿佛是什么都能卷进去的气势。

煎包也是不能错过的,如果纠结不知道吃什么,来两个煎包就足够了,用筷子戳开,超丰富的馅料瞬间让你恢复满满元气。

麻球一直颇受许多人的喜爱,外皮炸得酥脆,内里q弹,吃起来香甜软糯,加上裹着的芝麻,真的是越嚼越香,小孩子都拒绝不了哦。

浓稠细滑的口感和各种食材的完美融汇,舌尖品尝到的尽是自然的清甜,昏昏沉沉的早上来上一碗保准一天都活力满满。

一碗粥的温度能帮你驱散多余的烦恼,让你感受到那份属于家的温暖,这一勺喝下,是满肚子的心满意足。

就是这碗简简单单的锅边糊,慰藉了多少莆田人的胃,鲜美的汤头搭配薄厚适中自带米香味的锅边,清淡却不失美味。

扁食丰富的内馅被浓缩在面皮里,一颗颗扁食给整碗汤蒙上迷人的淡色,浓稠的汤汁是每样食材的精华,每一口都值得反复品味。

金黄色的表皮带来视觉的冲击力,香嫩脆集于一身,掰开脆嫩的外皮,可以清楚地看见里面面饱满的馅料,一下子惊艳了目光。

吃人民币。[捂脸]

稀饭,炒几个菜配

沙县小吃,锅边。

莆田有什么特色小吃?在哪里呢?

1、莆田红团

红团是福建省莆田市的传统特色小吃。红团主要制作原料有糯米、面粉、绿豆、红豆、白砂糖、香菇、虾皮、白菜、豆腐、花生、肉丝、葱花、地瓜粉、鸡蕉叶、食用红等。红团红红的圆圆的,是吉利的象征,寓意日子红红火火,全家团团圆圆,大吉大利之意。

2、西天尾扁食

是福建省莆田市著名的特色小吃。西天尾扁食主要制作原料有猪肉、木薯粉、虾皮、葱花、盐、味精、蒜泥、酱油、醋等。西天尾扁食制作工序精细,吃起来清爽可口,别具风味。

3、兴化炒米粉

是福建省莆田市著名的特色小吃。兴化炒米粉主要制作原料有米粉、瘦肉、香菇、虾仁、干贝、蛏干、鸡蛋、韭菜、胡萝卜、冬笋、芹菜、小油菜、鸡精、精盐、葱等。吃起来鲜嫩味浓,风味独特。

4、莆田卤面

是福建省莆田市的传统特色小吃。莆田卤面的关键在于面筋、熬高汤和配料上。主要制作原料有瘦肉、面条、香菇、红菇、绿豆芽、干贝、虾仁、蛏干、鱿鱼干、鸭蛋、韭菜、大白菜、地瓜粉、精盐、醋、味精、蒜末、香菜、胡椒粉、酱油、淀粉等。莆田卤面是莆田人酒宴上的一道主菜,用料丰富,汤汁浓稠鲜美,食之回味无穷。

5、炝肉

是福建省莆田市的一道特色传统小吃。制作原料主要有猪肉、盐、白糖、味精、酱油、淀粉、豆腐丸、包菜、韭菜、黄豆芽、花菜、醋、葱等。做出来的炝肉肉质细腻,爽滑美味,芳香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6、麻丸

麻丸是福建莆田精美的汉族甜点小吃。用猪后腿精肉(去筋去油)为料,锤打成浆,加上尾梨、硼砂、胡椒、姜汁等佐料,用汤匙刮成小圆珠,放在热水中烫熟,食用时加上清骨汤,是仙游有名的汤肴。饭后尝点十分惬意。用猪后腿精肉(去筋去油)为料,锤打成浆,加上尾梨、硼砂、胡椒、姜汁等佐料,用汤匙刮成小圆珠,放在热水中烫熟,食用时加上清骨汤,是仙游有名的汤肴。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