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兰英:
1、中国半导体材料之母,世界级的科学家,1918年生,福建莆田县人。1940年毕业于协和大学,1955年获美国宾州大学固体物理学博士学位。
2、1957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协副主席,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1989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8年获霍英东成就奖。
吴淞笙:1、福建莆田人,1960年入上海棋社集训,1961年被选入国家队,1972年起任国家队教练。
2、1964年,1966年获全国围棋锦标赛亚军,1974年访日成绩是六胜一负,其中包括胜十段棋手桥本昌二。
1999年回国,任东北棋牌学校副校长,2000年,定居北京,任中国围棋协会培训中心高级教练。
现代名人故事50字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身边都出现了许多名人故事,下面是我为大家搜集的现代名人故事50字,供大家参考。
现代名人故事50字一 我心里最温柔的部分,会陪同你从梦中醒来
2007年5月的一天,白岩松在屋里发呆,在厨房炒菜的妻子朱宏钧发现醋没有了,她让白岩松去小区超市买一瓶,他却买回了一瓶酱油。类似的事这段时间发生不是一次两次了,她忍不住埋怨说:“你一天到晚在想些什么?整天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他没分辩什么,默默去了客厅。
当天凌晨,她一觉醒来,不禁大吃一惊,只见月光下,丈夫满面悲戚,呆呆地坐在飘窗的窗台上,望着寂寥而迷茫的天空。她担心有什么意外,一把拉下他,含着泪问:“到底是怎么了?有什么心事难道不能告诉我?”他要去点燃一根烟,那点烟的手却抖得厉害,他悲切地说:“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她强忍住了泪水,努力压制住了心头的恐惧,陪着丈夫坐着,就这样一直到天亮。
就从这天起,她知道丈夫是工作上遇到了太大的压力。人越是优秀,人家对你的要求就越高。他所做的选题中,常常会有30%不能够播出。这些年来,由于在节目中,白岩松揭露了企业环境污染、产品伪劣、盗版侵权等黑幕,一些利益受损的不法商人,认为他此刻犯下的错误对于他们是天赐良机,于是给他打谩骂、恐吓电话者有之,发恶意、骚扰短信者有之……这样往往会折腾他一连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这种高处不胜寒的危机感,他曾几次想对妻子倾诉,可他觉得妻子为操持这个家太累了,常常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他就这样一个人扛着,那扛出来的可是一张厚厚的沉重的密不透风的苦闷的网啊!
妻子一心要帮丈夫从这网中挣脱出来。2007年6月2日下午,她将自己的校友、北京心理研究所的高级心理师王娟以做客的名义请到家中。王娟告诉她,白岩松身处万众瞩目的岗位,承受的压力是常人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作为他最亲密的人,就是要多多和他交流,做个好的倾听者和调养师,让家庭成为他释放压力的出口。总之,要做他的一把破网的剪。
白岩松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她向王娟苦学了“心理催眠”法。是的,她要让他安稳入眠。那一天晚上,她将卧室壁灯调暗,播放一种轻音乐,让白岩松躺在床上,双眼微闭,全身放松。她则在一旁以缓慢而曼妙的语调描述着:“茂密的森林里绿草茵茵,白云在空中飘荡,桃花、杏花朵朵盛开,小鸟在枝头啾啾鸣叫,清澈的流水在林间潺潺流淌……”她同时暗示,“儿子正牵着风筝在草地上奔跑,你张开双臂在后面追逐……”白岩松终于进入了梦乡。他将近一年的时间没有睡上这样的好觉了,当他醒来的时候,已是次日7点。
妻子意识到,更关键的时候到了,不能有丝毫松劲。这时她想到的是为他做SPA理疗。她打开音响,在浴室喷上精油,让他躺在浴缸中,在轻音乐的轻抚下,在精油芳香的氤氲里,在浴池掺有牛奶、海盐的水的浸泡中,她再来为他细心按摩。这样的每一次理疗,皆让他感到神清气爽。
为了收到更好的效果,妻子还来了一个全家总动员,打起了“亲情减负”的立体战。她让儿子投入到这场活动中。爸爸下班回到家中,只要见他皱眉、发呆、唉声叹气,乖巧懂事的儿子白清扬就会缠着爸爸,他一会儿让爸爸做脑筋急转弯,一会儿与爸爸一起下跳棋。回答错误或输了,要在脸上涂鸦,不一会儿,白岩松脸上被画满了太阳、月亮与星星。这时父子俩对着镜子往往笑得直不起腰来。有时儿子还让爸爸陪他到小区捉蚂蚱、捉蝴蝶。他还几次兴冲冲地让爸爸带他到十三陵飞行基地去坐滑翔伞。滑翔伞像鸟儿一样升上了3 000米的高空,朵朵白云从身边擦过,白岩松觉得心中的压力和郁闷已随着白云飘荡而去……
她还让白岩松的母亲也加入进来。2009年春节前,她亲赴白岩松的老家呼伦贝尔,将婆婆接到北京。春节期间,一家人坐在一起,母亲一边和儿子做着家务事,一边说着儿子小时候取得的成绩以及趣事,说工作后他给母亲带来的幸福,给家庭带来的荣耀……直说得儿子心头春意盎然。
亲情让白岩松背负的网终于破了。2009年10月1日,他已彻底与过去告别,面色红润,容光焕发。建国60周年盛大阅兵仪式上,白岩松那慷慨激昂的解说,那铿锵有力的声音,让人再度领略了他的光彩照人的风度。2009年11月,白岩松被传“自杀”,有人说他“自杀”是因为经济问题,也有人说他是因悲观厌世。可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他,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流言蜚语已经能坦然面对了。这让妻子欣慰不已。
什么是亲情?亲情就是当你的亲人遭遇压力不堪重负的时候,你能让其轻松。亲情是阳光的手、春风的剪,它能帮助自己最亲近的人冲破困惑郁闷编织成的凝重的网。
现代名人故事50字二 李嘉诚的祖先原为中原人士,因灾荒而南迁至福建莆田。后又因战火连绵不断而由世祖李明山带领全家迁至粤东潮州府海阳县,定居于潮州城内北门面线巷。从此李氏家庭同大批因战乱而南迁的中原人一起成了潮州各部落、各家族中的一支。李氏家庭可以说是书香世家。李嘉诚的曾祖父李鹏万曾经是清朝每12年选拔一次的文官八贡之一,一时传为佳话。李氏祖居门前用于插贡旗的碑座,就是历史的见证。因其家族人士治学风气甚浓,知书识礼,学问渊博,在乡村之中颇有名望,颇受村民尊重,故地位极高。
大凡有志之人,无论年长年幼,只要心里一旦有了宏大的目标,就会有永不枯竭的动力和永不气馁的行动。所以李嘉诚一有时间就躲在小书房里,如痴如醉地看书,海阔天空地去考虑问题。即使有很多书他不能看懂或似懂非懂,但他仍能凭他的天赋和聪颖努力去领悟。在书房的小小天地里,李嘉诚常常做着状元及第、衣锦还乡的好梦,他对那些精忠报国的有识之士敬佩不已。
然而美丽与祥和却是暂时的。
1939年6月,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开始践踏这片宁静的土地。整日整夜,日本的飞机对潮州地区狂轰滥炸,宁和而美丽的潮州城成了一片废墟。李氏一家冒着随时可能被杀的危险,躲着不时而来的流弹,爬过一道道封锁线,步行十几天,一路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辗转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祸不单行,这时候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因劳累过度不幸染上肺病。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一边照顾父亲,一边拼命地温习功课。他知道父亲是给累病的,因此,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以取得好成绩,让生病的父亲能获得一份精神上的慰藉。
为了给父亲治病,李嘉诚一家的生活过得相当清贫。两顿稀粥,再加上母亲去集贸市场收集的菜叶子便是一天的"美食"。全家唯一的希望都寄托在李嘉诚的父亲身上,希望他能尽快把病养好,让全家能度过这一难关。父亲没能熬过那年冬天,还是撒手归西了。作为长子,李嘉诚从此不得不眼含热泪,无奈地结束他的学业出来打工,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父亲死后,14岁的李嘉诚被迫离开了心爱的学校用他还很稚嫩的肩膀,毅然挑起赡养慈母、抚育弟妹的重担。
李嘉诚先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李嘉诚到这里之后,学到的第一个功夫就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他每天总是一个到达公司和最后一个离开公司。
辛苦而困难的3年过去了,当年那个14岁的少年已经长成精瘦但结实、英气十足的小伙子了。17岁的李嘉诚在一家五金制造厂以及塑胶带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开始了香港人称之为"行街仔"的推销生涯。
当今世界很多杰出的企业家都从事过推销工作。推销是一门十分复杂而且不容易学会的工作。李嘉诚酷爱读书。每天白天工作之后,晚上他还要买些旧书来自学,学完的旧书再拿到旧书店去卖,再用卖掉的钱买"新"的旧书。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节省了很多钱。最初,李嘉诚向客户推销产品之前,心情总是十分紧张。于是他就在出门前或者路上把要说的话想好,反复练习,从而成功地克服了紧张的心理。渐渐地,李嘉诚发现自己不仅推销有术,而且大有潜力。他那与生俱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十分适合于做推销员。他总是能凭着直觉看出客户是什么类型的人物,并且能马上了解客户的心理和性格,从而定好相应的推销策略。
李嘉诚认为,在从事推销工作的时候,必须充满自信,而且要熟悉所推销的产品,尽最大努力,设法让客户感到你的产品是廉价而且优秀的。很快,李嘉诚成了全公司的佼佼者。但李嘉诚从来不喜欢高谈阔论,他认为从事推销工作,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勤劳,二是创新。由于出色的推销成绩,李嘉诚18岁就做了部门经理,两年后又被提升为这家塑胶带制造公司的总经理。
走南闯北的推销生涯,不仅初步形成了李嘉诚的商业头脑,丰富了他的商业知识,而且也使李嘉诚结识了很多好朋友,教会了他各种各样的社会知识。同时,在推销过程中,也使他学会了宽厚待人、诚实处世的做人哲学,为他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现代名人故事50字三 在德国,有一名叫安格拉的小姑娘,从小身体协调性就很差,学走路、跑步都比同龄的孩子晚得多。5岁的时候,她下坡还会经常摔倒,甚至一度对下楼梯都有恐惧心理,根本没有生活的自信。
上小学后,安格拉最怕上体育课了,她总担心自己笨拙的`动作会被同学讥笑,于是经常逃课。老师发现后,对她说:“你这样长期逃避,只会导致你更差啊!”
安格拉没法,只好硬着头皮练习,可是她总是拖延到快下课的时候再练。因为她认为,这个时间来练,同学们就很少有机会看她的笑话了。
12岁那年,体育老师教跳水。老师讲完跳水的动作要领后,同学们都急不可耐地冲上跳板,往泳池里跳。安格拉磨蹭地跟在最后,眼看着同学们一个个完美入池,心里越发惶恐。身旁不断有同学擦肩而过,他们已往返跳板数次。有同学嘲讽她:“你怎么还不跳?准是被跳板吓破了胆吧!”安格拉故作平静地回答:“我正在努力领悟。”她足足站了45分钟,大家都以为她要放弃时,她径直冲上跳板,果敢地跃起,纵身跳入泳池深处。她的动作虽然算不上十分优美,但她的压轴一跳,还是吸引了众人,赢得了喝彩。
这一跳,让安格拉找回了自信。她这才明白,拖延到最后,其实能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时间来平缓心情,并从他人身上汲取经验。谁也想不到的是,安格拉大学毕业后,选择了从政,后来竟然成了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也就是现在的安格拉·默克尔总理。
默克尔接受媒体采访,回忆起这个童年小插曲时说:“我就在那一刻有了勇气,后来遇到什么事都没有畏缩过。”她说自己是那种“需要很多准备时间,尽量想得多一些的人,而不是天生勇敢的人”。
默克尔成为德国总理后,仍告诫自己,办事要沉稳。即使面对国内外的各种危机,默克尔也一次次地选择了慢半拍再决策,多次力挽狂澜。她曾坦言,自己并非无所不能的女强人,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思考,在慢中取胜。
现在的默克尔身材有些微胖,她称自己是“一个行动迟缓的笨瓜”,甚至有人批评她胆小和不够鼓舞人。但是默克尔已经从一个普通物理学家,变身为令人生畏的“政治黑豹”,成为了深受德国民众爱戴的“德国人的妈咪”。
默克尔的经历表明,内心的胆怯是每个人都有的障碍,鼓足勇气,突破自我,你的人生就会大放异彩。还有就是:慢,并不是一种缺陷。相反,如果你能理智冷静地对待慢,你将会从慢中收获良多。
现代名人故事50字四 马云,一张棱角分明、消瘦奇特的脸庞,一派狂放不羁、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一副两肋插刀、不计回报的古道热肠;以“光明顶”命名公司会议室,与金庸密切交往,聚集互联网英雄人物“西湖论剑”。马云的种种言行,颇似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
马云之所以让当今的无数草根创业者崇拜,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马云也曾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高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试想,如果马云在第二次高考失败后,听从了父母的劝告,去学习一门手艺,安安稳稳过他当临时工的生活,那么,还会有今天的马云,还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吗?
第一次高考,遭遇滑铁卢。尽管马云的英语在同龄人中显得出奇的好,但他的数学却实在太差,只得了1分,全面败北。这之后他当过秘书、搬运工,后来踩着三轮车帮人家送书。有一次,他给一家文化单位送书时,捡到一本名为《人生》的小说。那是著名作家路遥的代表作。小说的主人公,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曲折的生活道路给马云带来了许多感悟。高加林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他对理想有着执著的追求,但在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每向前靠近一步,就会有一种阻力横在眼前,使他得不到真正施展才华的机会,甚至又不得不面对重新跌落到原点的局面。
从故事中,马云深刻领悟到人生的道路虽然很漫长,但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一个人的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这正印证了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复杂,人们就应该坦然地去面对。于是,马云下定决心,要参加第二次高考。那年夏天,马云报了高考复读班,天天骑着自行车,两点一线,在家里和补习班间游走。
没想到第二次高考依然失利。这一次,马云的数学考了19分,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而且这一次的成绩使得原本对马云上大学还抱有一丝希望的父母都觉得他不用再考了。
那时候,电视剧《排球女将》风靡全国,可谓家喻户晓。在那青涩但纯洁的时代,小鹿纯子的笑容激励了整整一代人,当然也包括当时的马云。不仅仅是因为她甜美的笑容,更多的是她永不言败的精神。这种精神对马云日后的影响十分深远,“永不放弃”也成了马云的一种精神象征,影响了每一个阿里人。小鹿纯子的拼搏精神给了马云巨大的激励,他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毅然开始了第三次高考的复习准备。由于无法说服家人,马云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到了周日,为了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特地早起赶一个小时的路到浙江大学图书馆读书。
就在第三次高考的前三天,一直对马云的数学成绩失望的余老师对马云说了一句话:“马云,你的数学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考数学的那天早上,马云一直在背10个基本的数学公式。考试时,马云就用这10个公式一个一个套。从考场出来,和同学对完答案,马云知道,自己肯定及格了。结果,那次数学考试,马云考了79分。历经千辛万苦,马云终于考上了大学。
对马云而言,人生路上的三次高考,早已成为他生命旅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
莆田极具代表性十大人物你知道是哪些人吗?
莆田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曾被誉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
自唐以降1200多年间,涌现出2000多名进士,10名状元,8名宰相。
他们恰似灿烂的群星,在历史的银河里闪烁,各领 *** ,垂范后人。
林默
号为“通贤灵女”
林默,一名默娘,民间亲切地称她“姑妈”、“娘妈”或“妈祖”。
莆田人。
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莆田县湄洲屿的一个仕宦家庭。
生后直到满月,从未啼哭过。
因被名为“默”,又称“默娘”。
默娘聪慧过人,8岁从塾师读书,就能解书中大意。
稍长,好诵经礼佛。
她精医术,常为人治病,教人防疫避灾,又熟习水性。
江采萍
悬壶济世的医道世家
梅妃江采萍(710年-756年),别名江妃、江东妃、梅精,唐玄宗早期宠妃,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
梅妃擅长诗赋、乐器、歌舞,著有《谢赐珍珠》《楼东赋》等,是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
《惊鸿舞》乃唐玄宗梅妃的成名舞蹈,已失传,在当时广为流传。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落逃未带上困于冷宫的梅妃,梅妃白绫裹身投井自尽。
黄滔
授予“四门博士”
黄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
《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黄滔故居蕃衍出的后裔,有进士94人,其中状元2人即后唐天成丁亥(927)科状元、端明殿掌院学士潘湖翁黄仁颖居晋江潘湖。
刘克庄
文名久著,史学尤精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
字潜夫,号后村。
福建莆田人。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
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初名灼,师事真德秀。
宁宗嘉定二年(1209)补将仕郎,调靖安簿,始更今名。
江淮制置使李珏任为沿江制司准遣,随即知建阳县。
许稷
安求一时誉,当期千载知
许稷,字君苗,莆田人。
曾在京师与欧阳詹、林藻等酒会,激于林藻戏语,隐终南山,苦学三年,出就府荐,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举进士,历南省员外,终衡州刺史。
许稷少年,美凤仪,善谈论,警敏能文,性喜漫游。
尝谒九鲤湖,知何氏兄弟九人之初至也,止于南山而炼丹于湖,丹成饲鲤化龙,乘之而去,故此山名九仙,湖曰九鲤,总名曰何岩,皆以何氏始。
林藻
胸有大志,敏而好学
林藻,字纬乾,莆田人。
唐贞元七年(791)应试《珠还合浦赋》,辞彩过人,受到主考官杜黄裳的赏识,认为他“有神助”,终得进士及第,官至岭南节度副使。
林藻与其胞弟林蕴都以善书闻名,成为唐德宗贞元时期名书法家和文学家。
林藻的书法学颜真卿,尤擅长于行书,极得智永遗法,笔意萧疏古淡,意韵深古,其书作杂于魏晋书法艺林之中。
康大和
被朝廷誉为一代宗师
康大和,字原中,号励峰。
明正德二年(1507年)出生于莆田县崇福里砺山(今秀屿区月塘乡前康村)。
明嘉靖十四年(1535)考中进士。
授翰林院编修,后升迁南京工部尚书。
康大和,少年聪颖,笃志好学,被人誉为“神童”。
他立志日后要出人头地,在学堂里比他人更加发奋,学业上都是名列前茅,颇受老师器重。
林环
精伏氏经方
林环,字崇璧,号?斋,福建莆田人。
明永乐四年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
升侍讲。
预修《永乐大典》,为《书经》部分总裁官。
他曾两次出任会试考官,所取多为真才。
林环识略过人,通晓世务,深得成祖器重。
永乐十二年二月,林环随从明成祖出征瓦剌,途中染病,回到北京后不治而亡,年仅38岁。
林环善诗文,著作颇丰。
戴大宾
未老思阁老,无才做秀才
戴大宾,字寅仲,福建莆田人。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戊辰科吕?榜进士第三人。
戴大宾出身于书香门第,3岁就学背诗文,5岁便能吟诗作文,尤善联诗作对,在当地小有名气,被称为神童。
8岁那年,有一天,他到县里的学馆去游玩,老师知道他善对就指着厅堂里的椅子出了一联:“虎皮褥盖学士椅。
”戴大宾对曰:“兔毫笔写状元坊。
”老师听后连连称奇。
翁承赞
右谏议大夫
翁承赞(859?932)字文尧(一作文饶),晚年号狎鸥翁,莆阳兴福里竹啸庄(今北高镇竹庄村)人。
翁氏为礼乐名家,东南茂族,其先京兆人也。
曾祖何,官检校右散骑常侍;祖则,官大理司直;父巨隅,荣王府咨议参军,赠光禄少卿,累迁少府监,居兴福里,见其地“前有海水朝宗,后有竹林环荫”,遂名其乡“竹啸翁庄”。
作者:水瓶blank998
莆田,史称“兴安”、“兴化”,又称“莆阳”,“莆仙”。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省辖市,市内设置仙游县和荔城、城厢、涵江、秀屿四区。全市陆域总面积4200平方公里,人口302万人,常年有60多万人在外经商办企业 ;莆田籍在外乡亲人才济济,有5000多位教授以上高职称的人才遍布全国,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5名14人(其中一人为两院院士)。旅居在外的侨胞70万 人左右,港澳台同胞近20万人,归侨、侨眷30万人,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是八闽古府之一、历史上人才辈出,自古就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由莆仙两县组成的古兴化府、举进士者多达2400多名、其中文武状元22名、宰相14名、尚书近70名,是历史上有名的科举名邦。
莆田市历史上素有“文献名邦”之誉,自唐代以来的1200多年间,人才荟萃,名人辈出,在各个时期勇领风骚,垂范后人。出现林默、林兆恩、蔡襄、郑樵、刘克庄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举进士者多达2400多名、其中文武状元22名、宰相14名、尚书近70名。还有许多至今传为佳话的科甲风流。诸如“一家九刺史”,“一门五学士”,“兄弟两宰相”,“魁亚占双标”,“一方文武魁天下”,“六部尚书占五部”。还有保持唐章宋韵的莆仙方言,被誉为“南戏活化石”的莆仙戏。
中国封建社会处隋朝至清朝末年整个科举时代,全国各地进士达千名以上的进士县,只有18个县,其中福建省占4个。而莆田一县的历代进士,竟多达1433人,因而雄踞福建省进士县的榜首,其次为晋江、闽县(今福州)和建安(今属南平市)。又据载,宋代所取进士中,每42人中,就有一个是莆仙人。不仅如此,单在宋代,莆仙人中状元、榜眼、探花以及中赋魁、别试第一名的人数,也是位居福建之首。其中中状元的有陈睦、方天若、蔡佃、李宗师、陈俊卿、黄艾等6人;中探花的有李昭远1人;以赋魁天下者有郑厚、刘夙、林旖、吴铸畴、郑从甫、叶大有等6人;为别试所第一名的有宋椿、林虑、林益严等3人,可谓占尽天下科举风流。
更为奇特的是,莆田行民不但创造了中国科举史的奇观,还留下许许多多至今还广为流传的科甲佳话。诸如“一家九刺史”(唐代林披的后裔,有九个官至刺史)、“一门五学士(唐黄璞进士,其四子也都同列馆职)、”一科两状元“(1076年文武状元分别为莆田人徐铎和仙游人薛奕所得)、”魁亚同榜”(1138年,莆田人黄公度、陈俊卿同时中状元和榜眼),故有“析榆未三里,魁亚占双标(黄公度、陈俊卿)”和“龙虎榜头孙嗣祖(指宋徐铎与其祖唐徐寅均为状元)、凤凰池上北联兄”之类美谈,如此等等。
正由于莆田有如此壮观的科举成就,加上学术昌明,著作如林,所以早在宋朝,莆田就以“文献名邦”(宋度宋赞语)、“闽越之地,邹鲁之邦”(宋真字敕字)、“兴化多进士”(宋王安石赞语)、“莆田人物之盛”(宋朱熹赞语)、“比屋业儒,号衣冠盛处”(宋游酢赞语)、“家习诗书,多出魁人韵士,为中州冠”(宋张友赞语),“莆田,文物之邦”(宋黄公度赞语)、“莆邦文学号邹鲁”(宋黄灏赞语)等美誉著称于世了。
由此可见,重教兴学不仅是莆仙文化名垂天下的根源所在,而且是莆田“文献名邦”最具特色的传家宝。有了这个传家宝,莆田的“文献名邦”,必将迎来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