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和鲫鱼在分类学上同属于一种,金鱼起源于中国,也称“金鲫鱼”,近似鲤鱼,但它没有口须,是由鲫鱼进化而成的观赏鱼类。
金鱼的品种很多,颜色有红,橙,紫,蓝,墨,银白,五花等,分为文种,草种,龙种,蛋种四大品系。
在12世纪已开始金鱼家化的遗传研究,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现在世界各国的金鱼都是直接或间接由中国引种的。
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国金鱼已陪伴着人类生活了十几个世纪,是世界观赏鱼史上最早的品种。
金鱼易于饲养,它身姿奇异,色彩绚丽,一般都是金黄色,形态优美。
金鱼能美化环境,很受人们的喜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观赏鱼。
中国的金鱼主要是在鲫鱼上发展而来,而彩色鲤鱼传到日本后得到很大重视。
在一代代金鱼养殖者的努力下,中国金鱼至今仍向世人演绎着动静之间美的传奇。
金鱼可以在鱼缸里自然繁殖,当然也需要一定的条件.
1.首先必须保证缸中的金鱼有雌也有雄;
2.给金鱼的饲料富有营养,繁殖季节雌鱼的食量非常大,营养跟不上不行;
3.水质优良、溶氧高;
4.每年的四月底至五月初是繁殖季,一旦发现雄鱼追逐雌鱼,则很快就会产鱼籽,此时应在缸中放置金鱼草(也可是仿生草),密切注意缸中变化,一旦发现鱼产鱼籽,则应尽快捞出附着鱼籽的草,放入小容器中孵化;
5.,只要喂养的好,一般每年的4~5月份,在水族箱、版瓷权缸、鱼盆内的雌、雄金鱼的性腺也能发育成熟,并出现追逐现象。如水族箱等容器内是不同品种混养的,此时应按品种临时分开饲养。若水族箱不够,可以用白色搪瓷脸盆做产卵池或卵化池,只是注水不要太满,并在脸盆上覆一片网,以防亲鱼追逐激烈或产卵时跃出盆外而致伤、致死。另外,还应及时备好水草,制作成束的鱼巢备用,而且特别有利的条件是,家庭养殖金鱼繁殖时,均可在水族箱或缸、盆内用电热棒控温,水水保持在18度的恒温,以取得最佳繁殖效果。小鱼孵出后前三天不需喂食,第四天开始喂食灰水,无条件时也可喂蛋黄水。
金鱼是世界著名的观赏鱼类,它的始祖是野生鲫鱼
但是现在市场上有一种是锦鲤,当然不是鲫鱼
金鱼是我国人民乐于饲养的观赏鱼类。它身姿奇异,色彩绚丽,可以说是一种天然的活的艺术品,因而为人们所喜爱。根据史料的记载和近代科学实验的资料,科学家已经查明,金鱼起源于我国普通食用的野生鲫鱼。它先由银灰色的野生鲫鱼变为红黄色的金鲫鱼,然后再经过不同时期的家养,由红黄色金鲫鱼逐渐变成为各个不同品种的金鱼。在动物分类学上是属于脊榫动物门、有头亚门、有颌部、鱼纲、真口亚纲、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属的硬骨鱼类。金鱼和鲫鱼同属于一个物种,在科学上用同一个学名(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
金鱼的故乡是在浙江的嘉兴和杭州两地。世界各国的金鱼都是由我国传出去的。根据日本学者松井佳一(1934)的研究,中国金鱼传至日本的最早记录是1502年。金鱼传到英国是在17世纪末叶,到18世纪中叶,双尾金鱼已传偏欧洲各国,传到美国是在1874年。
金鱼的外部形态,与鲫鱼有极大的不同,几乎没有一个单一性状没有发生变异。其体态变异包括体色、体形、鳞片数目、鳞片形态、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头形、眼睛、鳃盖、鼻隔膜等变异。这里主要举出体色变异、头形的变异和眼睛的变异。
体色的变异。金鱼的种种颜色,主要是由于真皮层中许多有色素皮肤细胞枣色素细胞所产生。金鱼的颜色成分只有3种:黑色色素细胞、橙黄色色素细胞和淡蓝色的反光组织。所有这些成分都存在于野生鲫鱼中。家养金鱼鲜艳多变的体色,只不过是这3种成分的重新组合分布,强度、密度的变化,或消失了其中一个、两个或三个成分而形成的。
头形的变异。我国各地饲养者把头形分为虎头、狮头、鹅头、高头、帽子和蛤蟆头。在这些头形中,有的是同一类型,在各地有着不同的名称。如北京饲养者称为虎头的,在南方称为狮头;在北京称为帽子的,在南方称为高头或鹅头。在这里根据陈桢教授的命名,把头形区分为平头、鹅头和狮头3种类型。
1、平头型:其头部皮肤是薄而平滑的,称为平头型。有窄平头和宽平头之分。
2、鹅头型:头顶上的肉瘤厚厚凸起,而两侧鳃盖上则是薄而平滑的。
3、狮头型:头顶和两侧鳃盖上的肉瘤都是厚厚凸起,发达时甚至能把眼睛遮住。
眼睛的变异。可分为正常眼、龙眼、朝天眼和水泡眼。
1、正常眼:与野生型鲫鱼的眼睛一样大小者称为正常眼。
2、龙眼:眼球过分膨大,并部分地突出于眼眶之外,这种眼称为龙眼。
3、朝天眼:朝天眼与龙眼相似,都比正常眼大,眼球也部分地突出于眼眶之外,所不同的是朝天眼的瞳孔向上转了90度而朝向天。还有一种在朝天眼的外侧带有一个半透明的大小泡,这种眼称为朝天泡眼。
4、水泡眼:这种眼的眼眶与龙眼一样大,但眼球却同正常眼的一样小,眼睛的外侧有一半透明的大小泡,这种眼称为水泡眼。还有一种与水泡眼相似,只是眼眶中半透明的水泡较小,在眼眶的腹部只形成一个小突起,从表面上看很像蛙的头形,所以称为蛙头,也有人称为蛤蟆头。
生物的种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从一个形状简单的类型可以逐渐进化成多种多样的形态。
金鱼头部的最前端是口,后部有鼻、眼和鳃盖。有些品种头部上端有肉瘤,有些品种鼻部上方有绒球,有些品种眼部凸出、位置朝上或有水泡,还有的品种鳃盖外漏形成翻鳃。金鱼躯干体披鳞片,主要有正常鳞、透明鳞和珍珠鳞。
其侧面具有侧线,不同品种金鱼的侧线上鳞、侧线下鳞和侧线鳞数目不尽相同。典型的金鱼躯干具有胸鳍、腹鳍、臀鳍、背鳍和尾鳍,个别品种无背鳍或臀鳍。金鱼尾部由尾柄和尾鳍构成,其尾鳍形状变化多端。
金鱼习性
金鱼性情温和,一般寿命在6年左右,也有较长的。金鱼属于一种杂食偏肉食性的淡水鱼类,具有发达的咽喉齿,可以吞食较硬的饵料。金鱼对水温的适应能力较强,但是不能适应温度的剧烈变化,其适宜的水温在18-26℃,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金鱼的摄食和生长繁殖。
金鱼喜欢偏弱碱性的水,水体的pH值在7.5-8.0较为适宜。在我国北方春夏交接之际,水温开始回升的时候,金鱼也进入了繁殖期,这个时期的水温控制在20℃左右较利于金鱼的产卵和孵化。
作为观赏鱼,远在中国的晋朝时代(265~420年)已有红色鲫鱼的记录出现。在唐代的“放生池”里,开始出现红黄色鲫鱼,宋代开始出现金黄色鲫鱼,人们开始用池子养金鱼,金鱼的颜色出现白花和花斑两种。到明代金鱼搬进鱼盆。在动物分类学上是属于脊椎动物门、有头亚门、有颌部、鱼纲、真口亚纲、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属的硬骨鱼类。金鱼和鲫鱼同属于一个物种,在科学上用同一个学名(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
金鱼是由野生鲫鱼演变发展而成的。而野生鲫鱼原产于亚洲,它的分布只限于中国、日本、越南等国。现在欧洲和美洲一些河流中虽然也有鲫鱼,但都是从亚洲移植过去的。
主要起源于宫廷贵族,后流传到民间,成为雅俗共赏的观赏物。
最早的金鱼是饲养在皇宫和贵族花园的池塘中的,后来才慢慢的转变到养到鱼缸中,其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人们不断的将这些金鱼杂交培育,让其遗传性稳定,才有了现在这么多金鱼品种,所以金鱼是许多代人精心培育的结晶,是国家的瑰宝。
金鱼是我国人民乐于饲养的观赏鱼类。它身姿奇异,色彩绚丽,可以说是一种天然的活的艺术品,因而为人们所喜爱。根据史料的记载和近代科学实验的资料,科学家已经查明,金鱼起源于我国普通食用的野生鲫鱼。它先由银灰色的野生鲫鱼变为红黄色的金鲫鱼,然后再经过不同时期的家养,由红黄色金鲫鱼逐渐变成为各个不同品种的金鱼。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