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由来:
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
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这一决议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
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上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现在每一年都在享受着五一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节)的假期,但不少人对于五一节的来历还是一知半解,甚至是一无所知。这就不应该了。
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一个共同节日。这一节日起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事件。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说明——
一、当时斗争的残酷背景: 19世纪80年代,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但是,美国的工人却和其他国家的工人一样,工作繁重,工资很低,工时很长。工人要工作14到16个小时,有的甚至必须干18小时,而他们的生活却仍然是凯寒交迫。
二、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 1886年5月1日,美国2万多家企业的35万工人终于举行了游行示威,打出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的标语。经过艰难的斗争,在世界进步典论的压力下,在美国工人阶级坚强不屈的努力之下,在1887年12月,美国近20万工人终于取得了八小时工作制斗争的胜利。
三、第二国际确定五一国际劳动节: 1889年7月14日,这是法国革命中攻破巴士底狱100周年纪念日。就在这一天,在法国巴黎,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隆重开幕,成立了第二国际。会议根据一位法国代表的提议,通过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这就是将5月1日即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纪念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国际劳动节。
从此以后,每年的5月1日就成为了全世界劳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这一天,不仅仅是工人阶级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纪念日,而且成为全世界工人阶级团结战斗的标志。
四、中国纪念五一劳动节: 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是在1920年。这一年,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这一年的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工人群众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五一”被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此后,每年的5月1日不仅要举行纪念活动,而且还要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
这个节日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本次罢工发生在五月一日,216816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在1889年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我国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 年。就在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工人群众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等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1949 年12月将“五一”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国际劳动节的意义在于: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这才是五一劳动节的精髓所在。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