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适宜在十月份至翌年三月栽培出菇;
2、培养料以木屑和米糠为宜,最好要经过一年以上的堆积处理;
3、培养料表面要压实,并保证每瓶装入的培养料相等,松紧一致、高低一致,瓶盖封好后,要立即进行灭菌处理;
4、菌种要求盖满培养料表面,这样能使菌丝生长均匀,并能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5、将接好种的菌瓶及时转入培养室,控制好温度、湿度和通风,二十到二十五天后,菌丝即可长满;
6、用搔机或手工去除老菌种块和菌皮,通过搔菌可使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整齐发育;
7、搔菌后应及时进行催蕾处理,给予足够低温刺激,促使原基形成;
8、均育是抑制处理的过渡阶段,空气环境力求接近自然状态,以促菇蕾在低温环境中分化分枝。
;
回答
二氧化碳会影响金针菇优质高产,金针菇的菌盖会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于1%时,基本停滞发育。金针菇的种植方法:1、菌料配制:要保证菌料的干净新鲜,不能用霉变的菌料。2、装袋灭菌:应在高压环境下灭菌,灭菌时可以喷高锰酸钾溶液。3、接种培育:接种时间要在灭菌完成后,接种地点要在温室中。4、环境管理:不要直接对着菌菇喷水。5、培育管理:金针菇的菌柄到2cm时,要将湿度控制在90%左右。
一、培养优质金针菇必须的因素
培育优质金针菇必须利用的因素是二氧化碳,金针菇是好气性真菌中的一种,当金针菇处于通风良好、空气中含有的氧气充足的环境中,菌盖就会有良好的伸展发育,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0.06%-4.9%时,菌盖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于1%时,菌盖就会基本停滞发育。
二、金针菇的种植方法
1、菌料配制
金针菇菌料的配制可以混合棉籽壳、玉米面、麦麸、玉米芯、石膏粉、黄豆面、过磷酸钙和白糖等材料,白糖的用量要适当。菌料应是干净新鲜且没有霉变的,菌料混合后浇入适当水分将其静置在封闭环境中,静置2-4小时即可。
2、装袋灭菌
选好的菌料应该放置在专用的菌种袋中,用剪刀将袋子的一端剪开,以保证出菇的正常,用手将另一边压实,等到两边都装好之后就将其绑紧,捆绑时可使用细小的绳子,绑好后即可进行灭菌,灭菌要在高压的环境下,可以喷洒少量的高锰酸钾溶液。
3、接种培育
灭菌完成后即可进行接种,接种要在温室中,首先要用分量适当的甲醛处理1次,再把菌袋带入培养室中,温度适合维持在20°C-25°C左右,要将一层透明的薄膜覆盖到上面,等到菌丝发透之后做好通风工作,每天都要揭开薄膜,以保障菌丝的生长。
4、环境管理
等到菌床上带有少量白色液体的时候,要将薄膜撑高,高度约在20cm,要将一层报纸覆盖在上面,每天都要将水雾喷洒在上面,维持最佳的湿润状态,注意为了避免防止菌丝的腐烂,不能直接将水喷到菌菇上,同时要加强空气的流通。
5、培育管理
等到菌柄的长度达到2cm,要使里面的湿度维持在90%左右,等到长度达到10cm的时候,要控制好喷水,使空气的湿度维持在80%-85%左右,在金针菇出菇期之前的2-3周要保证室内空气的流畅,等到金针菇长到12cm的时候,要立即进行采收。
金针菇的种植与栽培技术:培养基配方、装瓶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搔菌、病虫害防治。
一、培养基配方
新菌种的营养吸收能力强,一般的配方均能保障生产的正常,但每个菌种都有最佳的营养配方,而科学的配方是高产,稳产的基础。
配方的核心C/N比,新菌种的灭菌后的培养料含氮量控制在1.1%-1.5%,均为最佳状态,培养基配置可以减少部分氮源的比例,降低成本。其主要配方:玉米芯40%,米糠32%,麸皮7%,棉籽壳5%,大豆皮5%,啤酒糟5%,甜菜渣4%,碳酸钙1%,贝化石1%。
二、装瓶灭菌
配方完成后,加水搅拌,然后装瓶灭菌,干拌时间一般为27min,湿拌时间33min,加水过程持续20-25min,搅拌均匀后装瓶,装瓶要求误差+-20g,高度为瓶肩上1.5cm,料面松紧适中,打五孔。
灭菌首先抽真空,然后在100℃保温40min,110℃保温30min,121℃保温60min,焖制20min。栽培关键技术:均一的培养基和完全的杀菌都在这个环节,因此装瓶灭菌是出菇稳定的基础。
三、冷却接种
接种环节是整个栽培无菌要求最为严格的工序。培养基灭菌后冷却至16-20℃即可接种,接种量和接种均匀度都要定时定量进行检测,接种环节重点就是环境卫生,重点需要注意的为冷却回流空气引起灭菌后培养再次污染,以及接种彻底贯彻无菌意识和操作。
四、培养搔菌
培养分为前置和后置培养,前置区的卫生环境要求较高,金针菇接种后菌丝萌发较快,48小时能够封面,封面后污染的风险大幅度降低。
培养的温度19℃左右,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500-3000ppm,湿度80-90%,新菌种培养基孔隙度较高,菌丝生长速度快,适当增加湿度可以保湿。健全的培养是栽培高产稳产的关键。培养22天发满即可搔菌,相比于其他菌种可提前1-2天搔菌。
五、病虫害防治
金针菇栽培病害主要为锈斑斑,绵腐病,根腐病三大病害,新菌种的优点之一就是对病害的抗性较强,锈斑病主要原因为:库房的清洗不干净,空调等设备的结霜水,脏污的包菇片,以及菇帽上附有水珠和杂质,绵腐病主要在于库房卫生的清洗和培育菌株的健壮。
根腐病主要为培养异常出芽孱弱,库房环境卫生差,房间湿度大等原因导致。另外,细菌污染和霉菌污染做到培养基灭菌彻底,无菌接种即可得到有效解决。
1、菌丝培养 接种后将瓶或袋移进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2~25℃,菌丝生长蔓延后,由于菌丝的呼吸作用会产生发酵热,比室温高3~4℃,所以室温比菌丝生长的适温可低3~4℃。
2、一般接种后2~3天,菌丝就开始萌发,10天后就能向料内纵深蔓延生长,约经一个月左右,菌丝就能长满全瓶。由于金针菇栽培过程容易发生杂菌,在发菌阶段要认真检查,发现杂菌感染应及时处理或捡出,防止扩散蔓延。
3、出菇后的管理 菌丝长满后,要立即进行搔菌(即将表面的老菌种刮掉),以促进原基和子实体形成。这时要加强通风和保持一定的散射光进行催蕾培养。
4、子实体长出后,温度控制在8~14℃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 90%~95%,并进行缓慢的通风换气。由于金针菇的主要食用部位是清脆的苗柄,以菌柄长而嫩的品质最高。
5、因此当子实体形成后,在瓶口或袋口套上15厘米高的牛皮纸袋或用黑布遮住栽培房的门窗,促进菌柄生长,以获得小菌盖长菌柄的金针菇。
6、采收 一般菌柄长至13~14厘米,菌盖直径2~3厘米时就可采收。采收时,先取下纸袋,轻握菌柄,轻轻摇动拔起,要防止折断菌柄或带出培养料。
7、采收后,整平瓶面或袋面,按同样方法管理,可继续长出第二批菇。待第二批采收后,将培养料挖出,铺于地面或床架上,做成厚10厘米的床畦,稍压实,覆盖塑料薄膜,经20天左右又可再长l~2批菇。
扩展资料:
1、培养料配方
(1)、 木屑培养基:木屑 70% 米糠或麦皮 27% 蔗糖 1% 石膏粉 15% 碳酸钙 0.5% 水 适量
(2) 、棉籽壳培养基:棉籽壳 75% 米糠或麦皮 22% 蔗糖 1% 过磷酸钙 1% 石膏粉 1% 水 适量
(3)、 甘蔗渣培养基:甘蔗渣 75% 米糠或麦皮 20% 玉米粉 3% 蔗糖 1% 石膏粉 1% 水 适量
(4)、 玉米芯培养基:玉米芯 70% 米糠或麦皮 25% 蔗糖 1% 石膏粉 2% 过磷酸钙 1% 碳酸钙 1%水 适量
2、培养料制作 按上述配方任选一种,称取各原料混合后加水拌匀,含水量掌握65%左右,然后装入广口瓶或塑料袋内,揩净(袋装的袋口套塑料圈竹圈),塞上棉塞,移入高压锅或蒸笼中灭菌。高压锅灭菌在15公斤/平方厘米压力下保持15小时;蒸笼或上消毒灶在水烧开后保持6~8小时。
3、接种培养料 灭菌后搬入接种箱或无菌室,料温降到25℃左右时,就可以无菌操作,将菌种接入瓶子或塑料袋内的培养基中,每瓶菌种可接60~70瓶(袋)。
4、金针菇栽培分为发菌、出菇两大步。发菌阶段要求场所保温、通风、干净。出菇阶段最好选择在室外建半地下式菇房,即往地下挖1米深,再在四周用土垛起1米高的墙,上盖塑料膜及草帘。
参考资料:-菌类养殖
参考资料:-金针菇培养料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