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考古发掘成果表明,人类发现和使用黄金迄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我国黄金的开采和使用亦至少有4000年的历史。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认识了黄金。 根据考古工作者发掘出的各种金器的出土墓葬或遗址的年代,最早的为商代早期。如河南郑州商代早期墓葬中出土的珥形金饰,河南辉县殷代墓葬和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的金块、金箔、金叶都证明了我国早在3500年以前就已开始使用黄金,并掌握了加工制作金的工艺技术。 中国黄金生产在世界黄金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深深的印痕,构成了世界黄金史的重要篇章。
金子的形成原因:大约在二十六亿年前的太古代,火山喷发把大量的金元素,从地核中沿着裂隙,带到地幔和地壳中来,后经海洋沉积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最初的金矿源。大约在一亿年前的中生代,因受强大力的作用,地壳变形褶,褶露出海面,金物质活化迁移富有集,形成金矿田,即我们所说的岩金。
在岩金富集地带,岩石氧化后往往留下许多自然金。地表浅层的岩金,经过数千万年的风化与剥蚀,岩石变为沙土。
因金的性质稳定,因而被解离为单体,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又因其比重大,因而在河流的稳水处沉积下来,于是形成沙金矿。
金是最稀有、最珍贵和最被人看重的金属之一。国际上一般黄金都是以盎司为单位,中国古代是以两作为黄金单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下面由我为你详细介绍金这种贵金属的相关知识。
金子是怎么形成的:1、在45亿年前,地球形成的时候是一温度很高足以熔化大多数矿物的大火球,很多宇宙中的小天体带有一些金属原素及金,在它撞击地球的时候陨石被熔化,金子也被留下来了,由于金的密度大,金便往地心下沉,所以现在挖金矿都在地下。
2、据科学家的测量和估算,地球的黄金总储量大约有48亿吨,而分布在地核内的约有47亿吨,地幔8600万吨,而分布到地壳的只有不到1亿吨。地球上99%以上的金进入地核。金的这种分布是地球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地球发展早期阶段形成的地壳其金的丰度较高,因此,大体上能代表早期残存地壳组成的太古宙绿岩带,尤其是镁铁质和超镁铁质火山岩组合,金丰度值高于地壳各类岩石,可能成为金矿床的最早的“矿源层”。
3、地球上的黄金宝藏,主要以岩金和沙金两种形态蕴藏于地下,此外还有伴生金。天体运行、地球形成、火山爆发、古造山运动、岩浆喷涌、金元素从地核中被夹带喷薄而出等形成岩金;富含金元素的崇山峻岭,在日照风化、雷鸣电闪、狂风暴雨、山体滑坡、泥石俱下、洪水泛滥、河流稳水地段沉淀等形成沙金。也就是原生金矿经过风化地质作用,遭受破碎并由流水搬运到适当地点沉积下来,形成了砂矿(砂金)。我国金沙江,黑龙江和湖南资江一带,砂金矿分布非常广泛。
4、据科学的测定与推断,大约在二十六亿年前的太古代,火山喷发把大量的金元素,从地核中沿着裂隙,带到地幔和地壳中来,后经海洋沉积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最初的金矿源。大约在一亿年前的中生代,因受强大力的作用,地壳变形褶,褶露出海面,金物质活化迁移富有集,形成金矿田,即我们所说的岩金。
5、自然金是在热液地质作用中形成的一种矿物。自然金的原生金矿,统称为山金或脉金。原生金矿都一不规则粒状赋存于由热液地质作用形成的含金石英脉中。在这含金石英脉内,可与黄铁矿,毒砂,方铅矿和闪锌矿等矿物共生。我国山东省盛产黄金。
6、在岩金富集地带,岩石氧化后往往留下许多自然金。地表浅层的岩金,经过数千万年的风化与剥蚀,岩石变为沙土。因金的性质稳定,因而被解离为单体,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又因其比重大,因而在河流的稳水处沉积下来,于是形成沙金矿。同时由于沙金具有亲和力,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由小滚大,形成大小不等的颗粒金。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大的金块重达280公斤,它产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
7、大自然变迁中形成的黄金矿床,大致可划分为三大类:岩金矿床、沙金矿床和伴生矿床。在世界上,岩金、伴生金和沙金的储量比例,大约为:70:15:15。其中,岩金矿床,又可划分为若干成因类: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火山热液型、沉积变质型、热水溶滤型和变质砾岩型等。
8、各种类型的金矿床,在世界总储量中所占的比例,依次为:变质砾岩型56.2%,变质热液型12.4%,伴生金9.5%,沙金8.9%,岩浆热液型及火山热液型7.0%,热水溶滤型0.9%。
9、全球范围来看,按金矿产出的大地构造单元来分,又可分为四类:地盾成矿区、地台及边缘成矿区、地槽褶皱带成矿区和环太平洋成矿带。其中,产于地盾的金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5.6--27.8%;古地台盖层局部中生代活化区,占1.1--1.3%,优地槽区,占12.9--15.6%;冒地槽区,占1.1--1.2%;而古地台盖构造区,则占47.1--47.7%
金子的辨别方式:
1、黄金是否有白色亮点
用料剪将金条或金首饰剪断,用放大镜观察其切面,如果看到有白色亮点,由于黄金和铱无法融合在一起,则表示该黄金中掺有铱。
2、测比重。
先用天平测量一块纯金条的重量,接着把金条放入量杯,倒水淹没金条。再把被检测的金条放入量杯,观察水的刻度是上升还是下降,只要发生变化,即说明该金条不是纯金。但如果是金首饰,此法就不适用,因为金饰品里面有空气。
3、真金不怕火炼。
把金条或金首饰放在火上烧一会,观察其变化。由于铱会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发生氧化反应,故纯度不够的金条会变灰;而纯金经过火烤后颜色会红得发亮。不过,此法对首饰可能有一定破坏。
金子的四种质地:
经过提纯后达到相当高的纯度的金称为纯金,黄金一般指达到99.6%以上成色的纯金。
一、赤金和纯金的意思相接近,但因时间和地方的不同,赤金的标准有所不同,国际市场出售的黄金,成色达99.6%的称为赤金。而境内的赤金一般在99.2%-99.6%之间。
二、色金,也称“次金”、“潮金”,是指成色较低的金。这些黄金由于其他金属含量不同,成色高的达99%,低的只有30%。
按含其他金属的不同划分,熟金又可分为清色金、混色金、k金等。清色金指黄金中只掺有白银成分,不论成色高低统称清色金。清色金较多,常见于金条、金锭、金块及各种器皿和金饰品。
三、混色金是指黄金内除含有白银外,还含有铜、锌、铅、铁等其他金属。根据所含金属种类和数量不同,可分为小混金、大混金、青铜大混金、含铅大混金等。
四、k金是指银、铜按一定的比例,按照足金为24k的公式配制成的黄金。一般来说,k金含银比例越多,色泽越青;含铜比例大,则色泽为紫红。
地球上的黄金是在很久以前通过中子星碰撞得来的,亿万年前中子星碰撞抛射,形成了大量的黄金。黄金在自然界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它的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是一种非常昂贵的金属,在人的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黄金来源于中子星碰撞现在地球上大多数的黄金都是很久以前中子星碰撞抛射来的。宇宙中本来有质子和中子,他们自发的变成了氢,氦,锂等元素。而恒星的诞生可以让这三个元素聚变,不断释放能量,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元素。当很多中子星碰撞产生能量时,中子就多了一部分衰变成质子,质子数就会越来越大,这时候就形成了黄金这种级别的重金属。
二、生金自然界的黄金分为生金和熟金两大类。一般从矿山或河底冲击层开采出来的原始黄金叫做生金,生金分为矿金和砂金这两种。矿金指的是产自于矿山、金矿中的金子,它们一般会伴随着其他金属产生,常见的有银、铂。沙金指的是产自于低洼地带,和石砂混在一起的金子,这种黄金需要淘洗才能产生。
三、熟金与生金不同,熟金指的是经过冶炼、提纯后的黄金。熟金的纯度比较高,密度比较细,有的可以直接用于工业生产。常见的时间有金条、金块、和不同的首饰、金币。因为用途不同,所需要的成色也不一样,所以,熟金的纯度也不一样。根据成色的高低,熟金可以分为纯金、赤金和色金。
黄金的延展性非常好,又能发出非常闪亮的光泽,大气辉煌,所以自古以来也是名门贵女的首饰首选。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关于黄金,你们现在都明白了吗?
金朝(1115-1234)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着中国的北方和东北。它是由万艳·阿古达(万艳·闵)创立的。西与西夏、蒙古接壤。
中国历史上叫金的有两个朝代,第一是北宋末年阿骨打建立的金朝,建国之后,先后灭了辽和北宋,跟南宋长期对立。
金朝鼎盛时期疆域包括东北、华北、关中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南至大散关至淮河一线,与南宋对峙;西北与西夏并立;东北地区达外兴安岭,东临日本海。金朝的陶瓷业与炼铁业兴盛,对外贸易的榷场还掌控西夏的经济命脉。金朝在文化方面也快速汉化,杂剧与戏曲在金朝得到相当的发展,金代院本为后来元曲的杂剧打下了基础。金朝初期采取贵族合议的勃极烈制度,后逐渐由二元政治走向单一汉制。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