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或师焉或否焉

时间: 2023-02-26 16:11:49

或师焉或否焉

“或师焉,或否焉”出自《师说》,焉是代词,指的是学习老师的知识;《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是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韩愈针对魏晋以来的门第观念和“耻学于师”的坏风气,以非凡的勇气和知识,抨击时弊,弘扬世道,奖掖后辈,发扬新风,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其对教师职责和择师原则的论述,至今广为流传。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文以载道,恢复先秦两汉的的优秀散文传统。

或师焉,或否焉 什么意思

此句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篇议论文《师说》,意思是:有的(书本上的字句)向老师学习,有的(有关的大道理疑惑)却不向老师请教。

原句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翻译为:不能够理解书本上的字句,不能够解决大的疑惑问题,有的(书本上的字句)向老师学习,有的(大道理的疑难)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地方(却反而)放弃(不学),我并没有看到这是明智的。

讽刺了从师学习时的态度问题,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习是综合性的,不应该是学一部分抛弃一部分,这是极不明智的。

扩展资料: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其郡望在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德宗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贞元十九年(803),因言关中旱灾,触怒权臣,被贬为阳山令。宪宗元和元年(806)召拜国子博士。

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讨淮西吴元济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上表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后历任国子祭酒、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大力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师说》(韩愈的文章)

或师焉,或否焉 的焉什么意思?

焉:语气词,表示停顿,用于分句末或句中,无实义。

整句意思是: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

出自唐代韩愈所作《师说》,原文选段: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

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

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年-802年),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此时的作者决心借助国子监这个平台来振兴儒教、改革文坛,以实现其报国之志。

但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和管理。作者对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文章主旨:

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师说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