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和丹特斯决斗而死。
普希金的创作和活动令沙皇政府颇具反感,沙皇政府用阴谋手段挑拨法国籍宪兵队长丹特斯亵渎普希金的妻子,并导致了1837年普希金和丹特斯的决斗。决斗在彼得堡郊外的小黑河畔举行,条件也非常严苛,普希金和丹特斯距分界线的距离均在10步之内。但丹特斯首先开枪,致使普希金腹部受重伤,于1837年2月8日不治身亡,年仅38岁。
1799年,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出生在莫斯科一个贵族地主家庭。《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叶甫盖尼?奥涅金》等诗作为作者赢得了“世界第一流大诗人”的崇高声誉。1837年2月,普希金却在与一个法国保王党人的决斗中惨遭杀害。读者们在欣赏普希金那隽永而富有哲理的诗句之余,必定对杀害诗人的凶手感到愤慨。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828年12月,普希金在莫斯科一个舞蹈教师举办的家庭舞会上结识了“莫斯科第一美人”娜塔莉娅?尼古拉耶荚娜?冈察罗娃,两人一见钟情,不久便正式宣布结为夫妻。当时,诗人正在沙俄政府外交部供职,他的夫人经常出入上流社会。1834年,一位法国波旁王朝的亡命者乔治?丹特斯来到普希金夫妇所在的彼得堡,在沙皇禁卫军骑兵团任职。外表潇洒、生性风流的丹特斯很快结识了冈察罗娃,并且开始如痴如狂地追求她。诗人受不了这种侮辱,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而向丹特斯要求决斗。在决斗场上,丹特斯趁诗人还没有做好准备就首先开枪,使普希金受了致命的重伤,不久便溘然而逝。彼得堡有数万人到诗人生前的住所凭吊,人流络绎不绝。各家报纸在刊登噩耗时说:“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陨落了!”人们在怀念普希金的《诗人之死》中写道:“一个法国纨绔子弟,用罪恶的手,扼杀了美、自由和诗。整个俄罗斯在哭泣,全体俄罗斯人愤怒了:交出丹特斯!还我普希金!”
杀害一代“诗豪”的真正凶手是谁?谋杀普希金的凶手难道仅仅是丹特斯一个人吗?有关专家通过对大量史料的详尽探究,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
原来,当时在位的沙皇尼古拉一世也被诗人妻子的美丽姿色所倾倒。为了让冈察罗娃能够经常参加宫廷晚会,沙皇特地在1834年底任命普希金为“宫廷近侍”,陪伴沙皇的左右。此时,诗人已经年届三十有五,被迫整天夹杂在一群年轻气盛的侍从之中,普希金表面上不敢违抗指令,但心中为此事感到屈辱不平。他曾气愤地对人说过:“我可以做一名普通的平民百姓,甚至做一个奴隶,却永远不愿做个被人拨拉的弄臣,哪怕就是在上帝那里。”沙皇尼古拉一世也对诗人越来越感到不满,专门委派心腹暗中监视诗人的言行举动。后来,法国逃亡者乔治?丹特斯在各种社交场合公开追求普希金的妻子冈察罗娃,就是受到沙皇的暗中支持与纵容。
与此同时,因为沙皇本人早就看中了诗人娇妻,于是沙皇就利用丹特斯这件事在彼得堡上流社会大肆造谣中伤,散布小道传闻,并且授意布置了丹特斯与诗人之间的血腥决斗。当诗人普希金在决斗中不幸遇害之后。悼念追忆诗人成就的各种文章在报刊上发表,一时成为声讨沙皇黑暗暴政的战斗檄文。面对群众的抗议浪潮,沙皇尼古拉一世做贼心虚,担心诗人的葬礼会引起更大的事端,秘密派人趁夜色掩护把诗人的灵柩悄悄从准备举行葬礼的教堂中运走,送到远处一座偏僻的圣山修道院里草草埋葬了。研究人员指出:此事明显表明了沙皇对于诗人之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普希金英年早逝是沙皇尼古拉一世的阴谋诡计的牺牲品。诗人普希金作为俄罗斯文坛的巨子虽然过早地离开了人间,然而参与杀害他的直接凶手和幕后谋划者,包括沙皇和吃人的沙皇暴政都已经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永远为人们所唾弃。
俄国文豪高尔基称赞普希金的作品“真实地描绘了时代的面貌”,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则称普希金的诗作是“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人们在痛悼这位“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的同时,也希望尽早挖出谋害诗人的真正元凶,好让这位伟大的诗人瞑目于地下。
被软禁两个月,罪名为未采取措施组织决斗,并被开除军籍,驱逐出境。后来到法国成为法国的议员。
杀死普希金背景:
法国籍宪兵队长丹特士亵渎普希金的妻子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冈察洛娃,结果导致了1837年普希金和丹特斯的决斗。1837年2月8日,普希金与丹特斯决战,结果腹部受了重伤,两日后的2月10日也就是俄历1月29日不治身亡,年仅38岁。
丹特士下场:
之后,丹特士受到法庭审判,其努力辩解并请求养父盖克恩的众多朋友帮忙仍然未果。最后判决丹特士被软禁两个月,罪名为未采取措施组织决斗,并被开除军籍,驱逐出境。丹特士之妻叶卡特琳娜(普希金小姨子)及其养父盖克恩一同离开俄国,在德国与丹特士相见,并决定再也不回俄国。
1845年,乔治·丹特士成为法国上莱茵省省议员;1848年革命后成为立宪会议成员;1850年转变决定支持路易-拿破仑亲王;1852年成为参议院最年轻的议员,并作为法国政府代表受到尼古拉一世的友好接见,丹特士对各国宫廷的情况十分熟悉,所以成为拿破仑三世对外政策的半官方顾问。帝国垮台后,丹特士对公共生活失去兴趣,在巴黎以及苏尔兹等地安度晚年。1895年,丹特士去世,享年八十三岁。
扩展资料:
在巴登巴登丹特士过着无聊的上流社会生活。因为他同普希金决斗一事使他出了名,许多人像对待世界明星一样拜访他,别的俄国游客也围在他周围,设法讨好他。
妻子叶卡特琳娜想尽一切努力要为丹特士生一个儿子。在生下三个女儿后,夫妻二人终于迎来了一个男婴,而叶卡特琳娜却因产褥热身亡。妻子的死对丹特士的打击很大,曾经为人粗暴、冷静、热烈、潇洒的近卫骑兵军官变成了另一副模样。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