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进化和退化是怎么定义的

时间: 2023-04-19 01:28:50

进化和退化是怎么定义的

进化,又称演化。在生物学中是指种群里的遗传性状在世代之间的变化。性状是指基因的表现,在繁殖过程中,基因会经复制并传递到子代,基因的突变可使性状改变,进而造成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新性状又会因物种迁徙或是物种间的水平基因转移,而随着基因在种群中传递。当这些遗传变异受到非随机的自然选择或随机的遗传漂变影响,在种群中变得较为普遍或不再稀有时,就表示发生了进化。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退化即衰退。生物物种因发生变异,而使原有遗传性状发生对其自身生存或对人类实践应用带来不利影响的改变。例如工业发酵菌种生产能力的下降,植物病原菌寄生能力的下降,以及有关菌种其他形态、生理、遗传、生态等性状的非典型化改变等。

进化的进化与演化

最初中文对“evolution”这个字有两种翻译。“进化”一词来自日语(日制汉语)。严复是最早反对使用“进化”者之一。后人在《天演论》书尾的名词表中写到:“evolution一词,严氏译为天演,近人撰述多以进化二字当之。严复主张以'天演'取代'进化'。”
中文对于如何翻译“evolution”颇有争议。支持使用“演化”的学者认为,演化在字面上的意义比较中性,能表达连续与随机的意义,进化则带有“进步”的含意。由于汉语中“进”与“退”是代表相反意义的两个字,因此若使用进化,则在逻辑上不易将“退化”定义为进化的一种类型。对翻译的争论也表现了人们对进化论理解的变化,过去“进化”多表示生物朝适应环境的方向演化,而当时许多人认为生物的演化是随机的,并没有进步退步之分。
严复所翻译的不是《物种起源》,而是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多部分内容与生物学无关。赫胥黎于该书导言中设有一节,立evolution之界说,“谓为初指进化而言,继则兼包退化之义。严氏于此节略而未译,然其用天演两字,固守赫氏之说也”。也就是说,严复理解到单用“进化”一词的缺憾,故自创“天演”二字取代“进化”。 早在达尔文逝世不久时,中文上用“进化论”之名是一致的,例如孙中山在著作中盛赞该论。除了台湾,“进化论”一词沿用至今。台湾的学者、政府机构、教科书等也一向沿用“进化论”,台湾教育部却更改课本,以演化论代替,新旧学生被概念混淆,不知其是否为同样理论或是两套理论。
根据台湾教育部所编辑的辞典,“进化”定义为生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并将“退化”定义为进化的反义词。演化则被定义为生物物种为了因应时空的嬗变,在形态和行为上与远祖有所差异的现象,演化明显较适用于生物学的讨论。
在翻译来说,主要考量的是达尔文所取英语原名的意义,由简单到复杂生物的出现确是有“进”的含义。 而与达尔文自然选择论相对抗的如“智慧设计”论等,则否认眼睛这样精确和复杂的器官可以进化出来。 微观演化与宏观演化
演化可以依据时间长短与差异程度,分成“微观演化”(微演化)与“宏观演化”(广演化)。微观演化指几个世代中,基因频率小范围的变化,例如现今世界各地人类的差异。宏观演化指长时间的演化过程,例如人类与灭绝祖先的关系。宏观演化的历史,包括生物群在化石纪录中突然出现突然丢失的环节、物种长期停滞不变等难以解释的现象,例如延续时间5370万年左右的寒武纪地层中保存大量化石的现象。
演化速率
关于宏观演化的过程,有许多不同的理论,主要是用来解释化石纪录中难以解释的现象。传统的观念认为,许多微观演化的累积,经历足够时间之后便形成新物种,这样的理论称为渐变论。而渐变论又有许多形式,例如由史蒂芬·古尔德与尼尔斯·艾崔奇在1972年提出的疾变平衡论。这种理论认为生物的演化历史是许多走走停停的过程,在大多数时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某些个体的关键基因(如同源异形盒),可能导致新物种迅速形成并大量繁殖,之后再恢复平衡。如此便能够合理解释化石纪录不平均的问题。古尔德经常以批判渐变论的姿态出现在大众媒体上,而道金斯认为,疾变平衡论只是渐变论的一种形式。
极端的渐变论认为,演化过程是以等速进行的,对于化石数量不平均问题,以“化石纪录本身并不完整”来解释。极端的渐变论,至今仍然经常使用在分子层次,并发展出分子时钟的观念。研究发现,分子时钟也并非等速变化,而是在不同物种或是不同年代具有不同的演化速度。不同的研究中,对分子演化速率的推算差异相当大。
另外有一种跃进论,认为物种只需要一个世代就能够形成,且可能具有创造论与灾变论等形式。创造论与灾变论都是源自宗教,如《创世纪》与大洪水,不过灾变论将火山爆发、陨石撞击等所有来自地球内外的影响包含在内。 生物的变异可以量化为数值,因此也能够建立出数学模型。较早的数值分类学(numerical taxonomy)将生物的特征量化为数字,并且依照这些数字进行分类,借此找出它们的亲缘关系。
科学家一般认为生物型体的演化,源自于基因变异(基因中心演化观点)。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一些规律性,因此复杂的演化过程,可以简化成数学模型。早期的新达尔文主义科学家使用线性的模型,例如将一个对偶基因定下一个“天择系数”,借此估计该对偶基因在每一世代中的基因频率。现今则多用非线性的方式分析。例如一种称为生殖成就空间(fitness landscape)的曲面图形,可以用来表达生物个体在繁殖上的能力与其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由图形可以看出具有不同特征的生物可能同时具有不同的生殖成就。
由于这些生物的变异可以化成多种不同的变量,因此数学上处理多维空间的技巧,便可应用于生物关系的分析。此外数学方法的优点是计算过程相当精确,缺点是其正确性取决于人为的判断与假设。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退化也是一种进化吗?如果这种退化对这个物种的生存其实没有好处的呢?

性状的改变有利于生物更好的适应环境,这就是进化
所以,只要退化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也是一种进化嘛
比如仙人掌,叶子退化成刺,可以适应沙漠环境
海洋哺乳动物,腿后肢退化,尾巴变成鳍,利于游泳
如果这些结构没有退化的话,反而妨碍了生存
所以,退化也是一种进化!
退化对这个物种的生存其实没有好处?楼主举个例子吧

什么是退化

1.动植物的种类或某一器官逐渐变小,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的现象。
曹靖华 《飞花集·尾尾“没六”洞中来》:“如果长期生长地下,视觉不用,应该退化。”
2.指事物的衰败倒退,由优变劣,由强变弱。
清 容闳 《西学东渐记》:“签名书中,思有以阻止 中国 为此退化之事。” 胡适 《国语文法概论》第二编:“最错误的见解就是误认白话为古文的退化。”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这些年,工人受了欺骗、愚弄和呵斥,从肉体到灵魂都退化了。”
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叫做退化。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

进化的定义

进化 (Evolution)
进化是指一个族群的基因库为了回应环境压力、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而逐渐(经过好几百万年)产生改变的过程。所有的生命形式都会经历这个过程。
19世纪后用于生物学,专指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变化,又称作演化。evolution这一词来自拉丁文evolutio,表示展开或把一个卷紧的卷松开的意思。
历史中 达尔文把以前的生物变化思想的发展 归跟于关于万物互相转化和演变的自然观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例如,中国《易经》中的阴阳、八卦说,把自然界还原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基本现象,并试图用“阴阳”、“八卦”来解释物质世界复杂变化的规律。古希腊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世纪)认为生命最初由海中软泥产生,原始的水生生物经过蜕变(类似昆虫幼虫的蜕皮)而变为陆地生物。
具体可参考/view/8970.htm
狠详细的哦。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