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紫砂壶需要烧制吗

时间: 2023-04-19 04:41:42

紫砂壶需要烧制吗

需要。紫砂壶烧成工艺是保证紫砂器品质和外观色泽效果重要环节。烧成工艺包括:装窑、窑内气氛、温度、温差等多种工艺控制。恰到好处的烧成决定着紫砂器最终表现,能充分展现泥土与火焰的多种艺术效果。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推板窑、电窑等新式窑的使用,温度便非常好控制,而人们对工艺的要求颇高,为了口盖的严密通转,便有了烧两遍的工艺。第一遍烧制低温,出窑后在盖口处用金刚砂打磨,之后再入窑烧第二遍,这样的成品壶便口盖严丝合缝了,这也就是业内所称的整口。

紫砂壶的烧制工艺与陶瓷的烧制工艺一样吗?如何看待紫砂壶的制作过程?

紫砂壶的烧制工艺与陶瓷的烧制工艺一样,可以客观看待紫砂壶的制作过程。

1.紫砂壶的温度一般在1160℃至1200℃之间,而瓷壶的温度在1200℃至1400℃之间,远高于紫砂壶的温度。紫砂壶和瓷壶的不同燃烧温度也给成品带来了一定的差异。陶器没有完全烧结,而瓷器的胎体已经完全达到了瓷化程度。因此,成品紫砂壶敲击时发出沉闷的声音,硬度差,而成品瓷壶敲击时发出清脆、美观、响亮、硬度强的声音。用钢刀划伤其表面时很难留下刀痕。

2.紫砂壶不具有透明特征。即使它们像蛋壳一样薄,也不可能是透明的,而且无论它的厚度如何,瓷壶都有半透明的特点。在15℃的室温下,紫砂茶壶在五天后仍然有香味,而瓷壶在两天后仍然有香味。紫砂茶壶泡绿茶比瓷壶更能保持茶的香味。紫砂高温(33℃-35℃)后,茶汁在五天内变酸,瓷壶在2-3天内变酸。上述试验表明,紫砂茶壶比瓷壶具有更好的颜色、香气和味道保持功能。

3.从陶瓷材料的角度来看,紫砂茶具表面没有釉面,但具有良好的抗渗漏性。胎儿很薄,但使用时不会燃烧。它具有低导热性。紫砂产品的吸水率为2.5%~6%,但表面光泽温暖,像玉石一样。紫砂产品具有许多特点。要成为一件优秀的手工艺品,离不开自古以来就出现的优秀紫砂艺术家。正是有了这些大师级的紫砂艺术家,紫砂壶才从普通的日用陶瓷器皿变成了世界竞相收藏的手工艺品。

4.经过时间的沉淀,紫砂壶的制作方法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成熟的方法。可以说,紫砂壶已经从最早的日常使用陶器发展到现在的国家和社会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无数一代工匠的努力密不可分。以上就是对紫砂壶的烧制工艺与陶瓷的烧制工艺一样吗?如何看待紫砂壶的制作过程这个问题的解答。

新买的紫砂壶必须煮吗 新买的紫砂壶茶具怎么清洗

紫砂壶是常见的茶具之一,可以用来泡普洱茶。一般来说,新的茶具买到手都是要“开壶”的,一方面可以清洗掉出厂时沾染上的脏东西,另一方面也可以延长茶具的使用期。那么新阿米的紫砂壶要怎么清洗呢?

新买的紫砂壶必须煮吗

需要煮。 一把新出炉的紫砂壶是没有光泽的,也不能直接用来泡茶,因此对新紫砂壶保养开始使用前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行家叫做“开壶”。

因新壶在出厂、装运、展示过程中,常会附着一些泥砂、尘土、包装屑(尤其是花货)。另外,有些茶壶里面仍留存着白色的铝粉(此为隔离用的耐火物,入窑烧坯前先撒布于壶盖内沿,可避免壶盖与壶身烧结在一起分不开),以上这些异物均应于事前加以清除。

新买的紫砂壶茶具怎么清洗

1、慢开壶法先清洗一遍紫砂壶,再用牙膏里外清洗一遍,然后把铁观音放在壶里用开水冲泡,倒出茶汤用茶巾蘸茶水捈壶身,反复几遍后把壶中的茶汤沥干,连同茶叶一起放起来,第二天再倒掉里面的茶叶,清洗后重复前一天的程序,反复一个星期后在哪来泡茶喝即可。

开壶的主要目的是去除紫砂壶的杂味异味,是正式泡茶的时候茶叶的色香味更纯正。注意,紫砂壶开壶后只能泡一种茶,如果选择泡铁观音,就不能再泡其他茶了,因为紫砂壶有很好的吸附性,它会吸收茶叶的香气从而使再次泡茶香气更好,时间越长,它吸附的香气就越多,有些养了十几年茶的壶就直接冲白开水进去倒出来也会有茶香味。一旦泡了不同种类的茶就会败壶,使香气不纯正。还有泡茶后清洗壶面即可,壶里用开水冲干净就好了,不需要用清洁物洗,避免接触异味。

2、快开法先把紫砂壶用清水清洗一遍,再用牙膏里外清洗一遍,接着用铁观音放在一个大一些的壶里面,把紫砂壶放进去用大火烧开煮,再改成小火煮1-2个小时,然后拿出来清洗晾干后就可以泡茶喝了。

新买来的陶瓷茶具的清洗方法

一般买来的陶瓷茶具,都要要清洗消毒,去除新壶的土味,有人采用煮的方法来消毒,即用干净无异味的锅盛水,放壶入水中,小火煮开,放一些茶叶入内,煮一段时间后将陶瓷茶具取出,放在无异味的地方晾干,煮壶,火不可过猛。时间约半小时为宜。煮过的陶瓷茶具,捞起来让它阴干,之后以清水洗涤,别让煮过的茶渣留在陶瓷茶具内,再让陶瓷茶具阴干。

建议新购置的陶瓷茶具使用前,可用食用醋浸泡,以溶出大部分的铅;洗涤的时候用温水加入洗涤剂,用海绵或软布擦试后,用清水清洗,然后用软毛巾擦拭干净,不要用粗糙的刷子或洗洁布刷洗,避免损伤陶瓷茶具的釉面,产生刮痕。遇到茶垢可以用食用醋或者柠檬酸来浸泡后清洁。

紫砂壶的烧成温度一般是多少

烧紫砂壶的温度
(1)常温~200℃,为紫砂坯体的脱水阶段,这段时间内主要是排除坯体内的结合水(机械水),要求升温缓慢均匀。我们知道100 ℃为水的沸点,当窑温升至105℃时,坯体内大量水分开始蒸发。为了有效而完全的排除水分,105℃时应保温30分钟,即30分钟时间内窑温始终控制在105℃左右。脱水阶段必须缓慢升温,否则坯体极易开裂或炸裂。
(2)200℃~500℃是紫砂坯体排除结晶水的阶段,结晶水又叫结构水,它不同于泥料的结合水,必须在450℃-500℃时才能从al2o3•2sio2 •2h20 (高岭土)中分解,这时只要平稳的正常升温即可。
(3)500℃~600℃为石英晶型转变阶段。石英(即sio2)在573℃时,从ß-si02—〉α-sio2,其体积增加0.84%,而紫砂泥料中含有大量的sio2成份,特别是段泥(或本山绿)含量更大。所以这一阶段烧成操作要特别当心。虽然整个反应过程很快,只需短短几分钟时间,但如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出现坯体开裂。这一时间段必须确保窑内温度均匀,尽可能的减少窑内各处的温差,这是相当关键的。
(4)600℃~1050℃,氧化分解阶段,在这阶段碳酸盐得到分解,氧化铁、氧化锰等着色氧化物开始显示本色。
(5)1050℃~1200℃,烧结阶段(这是指紫泥温度),当窑温达到这个温度时,尚需保温一段时间,因紫砂壶为薄壁产品,一般保温3o分钟即可,保温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窑内上下温差。当上下温度相同时,可以停止加温,关闭烧嘴。
(6)1200℃~700℃,急冷阶段,这一阶段窑内制品还处在熔融的有塑性的状态,可以快速急冷而不至于开裂。采用快冷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缩短烧成周期,提高窑炉工作效率;二是由于急剧快冷,制品表面光泽度极好,茶壶的水色可以显现。
(7)700℃~400℃为缓慢冷却阶段,这一阶段很重要,操作时尤应注意。因为573℃为石英晶型转化温度,制品中石英成分将由仅α-si02—〉ß-sio2 ,体积缩小0.84% ,特别是段泥(本山绿)产品更应当心,要确保窑内缓慢而又均匀的冷却,否则制品极易惊裂报废。
(8)400℃~90℃为正常冷却,也可快也可慢,反正此时的冷却已不会对产品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根据原料不同,也有一些区别:
紫砂,为江苏宜兴黄龙山,矿脉所开挖出来的紫砂原矿提练而成, 当时因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所生产的茶壶会产生火疵、小熔点, 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气孔对流较好; 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教材。泡茶好喝,评价好!
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
窑温:约1150度c / 收缩比:约11%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
红泥,早期是最常用之泥料,为江苏宜兴黄龙山红泥原矿提练而成;当时因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所生产的茶壶会产生火疵、小熔点,日久使用,渐露锋,深获早期壶识者深爱、赞赏。养壶者之最爱。新壶初用,茶汤略现砂气,,经使用壶身展现出朱红,泡茶鋉数日则如朱-泥,赞不绝口!
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
窑温:约1100度c / 收缩比:约13%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种系列。
缎泥,团泥即缎泥
天然团泥是紫泥和绿泥的共生矿.宜兴方言"团"和"段"同音.天然团泥"骨多肉少",烧成质感,砂粒丰富.用绿泥和紫泥配制团泥质感较差,用后无滋润感,易"吐黑".近期在黄龙山和青龙山的交会处因为作路,挖出了一些团泥原矿.
团泥料相对要比紫泥和朱泥更为直观。好的团泥矿料是天然的紫泥和绿泥共生矿料,但紫泥偏多,颜色就偏红,高温下偏青,偏灰,相反绿泥成分高,烧成颜色偏黄,高温下偏灰白。颗粒结构的特征是“骨多肉少”砂感强烈,表面质感十分丰富。劣质“团泥”烧成后颜色发暗,有晦涩感或者特别艳丽但没有质感,几乎看不见砂质。典型的就是市面上“黄朱泥“敲击声音清脆,透气性很差,表面没有砂质感。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