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柏唐槐。周柏是北周时代种植的柏树,唐槐是唐代时种植的槐树,至今茂盛葱郁。
2、圣母殿内宋代的彩塑。圣母殿是北宋年间为叔虞之母邑姜修建的一座规模宏大的殿堂。由于这座殿堂修筑得十分富丽堂皇,并且古代官员都要到圣母殿来献祭祈雨,这座殿堂就是晋祠的主体建筑。圣母殿的殿身四面都有围廊,前廊深两间,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
3、难老泉。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摄氏度,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
晋祠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1961年3月,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AAAA级别旅游景区。
历史文化
晋祠创建于西周(前11世纪)时期,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晋祠已有相当规模。后经北齐、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及民国诸时期,历经2000多年的擘划营造和修葺扩充,遂成当今规模。其中于7世纪至12世纪间最为兴盛,是中国唐、宋古建园林、雕刻艺术之典范。现存的有盛唐时期碑刻,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古代建筑100余座,特别是主体建筑圣母殿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唯一具有典型性的北宋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实例。保存在圣母殿内的宋塑群像突破了宋以前宗教造像的模式,而成为当时社会上真实人物的写照,开创了雕塑艺术写实作品的先河,它不仅是中国雕塑史上唯一反映宫廷人物的造像,也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罕见精品。
晋祠创建年代久远,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以大量的古建筑、雕塑、碑刻、壁画、古树名木,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建筑、园林、雕塑、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晋祠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使其成为古代宗祠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且跨越的历史最长又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实例,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
说到晋祠周柏,据说是西周所植的,树龄达3200年!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就是苗裔堂对面哪俩颗柏树,也称父子柏。
相传很久以前,晋祠庙里有俩颗柏树,一颗为龙柏,一颗为凤柏,凤柏身上长了个大树结,就是树疙瘩,当地人很迷信,认为哪颗树生了奇怪的病,害怕染上公树,就被无知地百姓给伐掉了,龙柏看到妻子被杀以后,感到很伤心。就向南侧殉情而倒。就在倒得同时。在母体伐去的地方,长出她的儿子,架住他沧桑御倒的老父亲,不让他父亲倒下,也就是撑天柏,时间长了,在树的右面,长出一个龙眼,
由于经常思念妻子,眼角会渗出眼泪,一般来晋祠的游客必须的看三绝,难老泉!
北宋仕女像
周柏树,摸摸龙眼,心明眼亮,。
记得小时候周边百姓到晋祠求神水,就是龙柏的泪水,据说治百病,求个安慰吧!
最后我想说,不管自己有多忙,多回去看看自己的父母
因为咱是晋祠人!
70后生
后生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