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晋国的历史人物

时间: 2023-04-19 06:43:02

晋国的历史人物

晋国的历史人物有很多,举例如下:

1、晋献公。姬姓,名诡诸,晋武公之子,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在位26年。因其父活捉戎狄首领诡诸而得名,即位后用士蒍之计,尽灭曲沃桓公、庄伯子孙,巩固君位。

2、晋文公。汉族,姬姓,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初为公子,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后受迫害离开晋国,游历诸侯。漂泊19年后终复国,杀怀公而立。

3、介子推。晋国贤臣,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周朝晋国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忠心耿耿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

晋代历史人物

您好!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晋朝的基本情况:

【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266年司马炎自立为皇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此后是绵延16年的“八王之乱”。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灭西晋,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

西晋著名历史名人:

司马炎(西晋建立者)、司马衷(脑子有问题的皇帝)、贾南风(长相奇丑、弄权的皇后)

【东晋的历史比较混乱:

东晋是门阀世族政治,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安帝,建立刘宋,进入南北朝时期。东晋与之前的孙吴以及其后的宋、齐、梁、陈,合称为六朝。】

东晋著名历史名人:

司马睿(东晋建立者)、王导(著名宰相,曾辅佐晋元帝司马睿,是三朝元老)、祖狄(将军)、谢安(名士、宰相)、刘裕(南朝宋的开国皇帝)、苻坚(前秦天王)

————

晋朝著名文人、书法家等:

谢灵运、谢道韫、谢玄

【谢玄是谢安之侄,是谢安大哥谢奕的儿子。另外才女谢道韫是谢奕的女儿,就是谢玄的姐姐。谢灵运是谢玄嫡孙。】——参考自百度贴吧……这关系太凌乱了……

谢道韫嫁给了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从此有了“天壤王郎”的故事。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

陶渊明

潘岳(四大美男之一的西晋的潘安~),陆机和他弟弟陆云【潘才如江,陆才如海】合称二陆。

…………

还有问题欢迎追问O(∩_∩)O

春秋战国时晋国皇帝列表

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统治者不叫皇帝,都被称为王。
晋国,周代春秋时期诸侯国名,出自周成王之弟唐叔虞 姬虞。疆域约为今山西省南部。姬虞之子晋侯燮父徙居晋水,至晋孝侯时,国都名翼(今山西翼城);曲沃代翼之后,晋献公迁都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别都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前403年,晋国卿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三家分晋。周威烈王赐三家为诸侯,晋国正式灭亡。
晋国为周之宗裔,故为姬姓。后因王孙燮封迁于晋水而为晋氏,故为姬姓,晋氏。
君位顺序君 主谥 号国君在位年数即位退位世系备 注
本名时间时间关系
1唐叔虞虞前1033?周武王之子
2晋侯燮燮唐叔虞之子
3晋武侯武侯宁族晋侯燮之子
4晋成侯成侯服人武侯之子
5晋厉侯厉侯福?前859成侯之子
6晋靖侯靖侯宜臼18前858前841厉侯之子
7晋僖侯釐侯、僖侯司徒18前840前823靖侯之子
8晋献侯献侯籍11前822前812釐侯之子
9晋穆侯穆侯费王27前811前785献侯之子
10晋殇叔殇叔4前784前781穆侯之弟
11晋文侯文侯仇35前780前746穆侯之子
12晋昭侯昭侯伯7前745前739文侯之子
13晋孝侯孝侯平15前738前724昭侯之子
14晋鄂侯鄂侯却6前723前718孝侯之子
15晋哀侯哀侯光9前717前709鄂侯之子
16晋小子侯小子4前708前705哀侯之子
17晋侯缗缗27前704前678小子侯之叔
曲沃桓叔桓叔成师14前744前731昭侯之叔
曲沃庄伯荘伯鱓15前730前716桓叔之子
18曲沃武公/晋武公武公称39前715前677庄伯之子(前678年受王命称晋武公,纪年沿用曲沃武公纪年)
19晋献公献公诡诸26前676前651武公之子
晋奚齐奚齐十个月前650前650献公之子即位不久被杀
晋卓子卓子一个月前650前650献公之子即位不久被杀
20晋惠公惠公夷吾14前650前637献公之子
21晋怀公怀公圉1前637前637惠公之子未及改元就被杀
22晋文公文公重耳9前636前628怀公伯父
23晋襄公襄公欢7前627前621文公之子
24晋灵公灵公夷皋14前620前607襄公之子
25晋成公成公黑臀7前606前600灵公之叔
26晋景公景公左传作獳19前599前581成公之子
史记作据
27晋厉公厉公左传作州蒲8前580前573景公之子
史记作寿曼
28晋悼公悼公周15前572前558厉公堂侄
29晋平公平公彪26前557前532悼公之子
30晋昭公昭公夷6前531前526平公之子
31晋顷公顷公弃疾14前525前512昭公之子
32晋定公定公午37前511前475顷公之子
33晋出公出公凿23前474前452定公之子
34晋哀公哀公、 懿公、 敬公骄15前452前438出公堂兄弟
35晋幽公幽公柳18前437前420哀公之子
36晋烈公烈公止27前419前393幽公之子
37晋孝公孝公、桓公颀15前392前378烈公之子
38晋静公静公俱酒2前377前376孝公之子

晋国有哪些名人

1.左思

左思(约250~305),字泰冲(《晋书》作太冲,考当时并无太字字形,当以墓碑为正,详见下文“相关争议”一节),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另外,其《咏史诗》《娇女诗》也很有名。其诗文语言质朴凝练。后人辑有《左太冲集》。

左思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晋武帝时,因妹左_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晋惠帝时,依附权贵贾谧,为文人集团“金谷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永康元年(300年),因贾谧被诛,遂退居宜春里,专心著述。后齐王司马_召为记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张方进攻洛阳而移居冀州,寻病终,终年五十五岁。

2.陈寿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

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3.李密

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师事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历任温县令、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

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其生平见载《华阳国志》、《晋书》。代表作为《陈情表》。

4.谢安

谢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名士,太常谢裒第三子、镇西将军谢尚从弟。

谢安少以清谈知名,屡辞辟命,隐居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许询等游山玩水,并教育谢家子弟。后谢氏家族于朝中之人尽数逝去,他才东山再起,历任征西大将军司马、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简文帝逝后,谢安与王坦之挫败桓温篡位意图。桓温死后,更与王彪之等共同辅政。

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为东晋赢得数十年的和平。战后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广陵避祸。太元十年(385年),谢安病逝,年六十六。获赠太傅、庐陵郡公,谥号“文靖”。

5.王猛

王猛(325年-375年),字景略,东晋北海郡剧县(今山东潍坊寿光东南)人,后移家魏郡。十六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将军。

王猛出身贫寒,隐居山中,博学好读兵书,善于谋略和用兵。后与苻坚一见如故,论废兴大事,异常契合。苻坚即位,任中书侍郎,曾在一年中五次擢升,官至丞相、中书监、尚书令,封清河郡侯,成为苻坚主要的谋臣。王猛在前秦任职十八年,综合儒法,选拔廉明。

在政治上,抵制氐、羌权贵,整肃吏治,强化中央集权。在京城一带坚持执法行事,数旬间诛不法贵戚豪强二十余人,百官震肃。在军事上,前秦建元六年(370年)统兵消灭前燕,都督关东六州军事,为统一北方作出重大贡献。在经济上,劝课农桑,开放山泽,兴修水利,改进耕作,以致田畴开辟,仓库充实。他执政期间,“关陇清晏,百姓丰乐”,北方呈现小康景象。

扩展资料:

晋国诞生的诗歌:

《诗经·国风》中收有的晋国民歌都集结于魏风和唐风。在“十五国风”里,晋地占有其二。其中《魏风》有七篇,分别是:《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十亩之间》、《伐檀》、《硕鼠》;《唐风》为十二篇:《蟋蟀》、《山有枢》、《扬之水》、《椒卿》、《绸缪》、《_杜》、《羔裘》、《鸨羽》、《无衣》、《有_之杜》、《葛生》和《采苓》。

以上诗歌的内容丰富,题材也极广泛,在描写手法上采用铺陈、比、兴等多段手段。这些诗歌中,有的描述军队生活,如《伐檀》和《鸨羽》;有的描写普通农民的生活,如《十亩之间》和《采苓》;有些是反映新婚生活的爱情诗,如《绸缪》、《葛生》;而像《伐檀》与《硕鼠》则属于政治讽刺。此外还有许多不见于现存《诗经》的诗歌,常常被《左传》所引用。

参考资料-晋国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