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晋国历代国君司马炎x(晋朝的历代皇帝)

时间: 2023-04-19 06:45:26

晋国历代国君司马炎x

晋国历代国君如下:

西晋:66年至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后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传五帝国祚五十一年,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为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

世祖武帝 司马炎;德宗惠帝 司马衷;仁祖怀帝 司马炽;哀宗愍帝 司马邺。

晋朝的历代皇帝

西晋皇帝列表

1、西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265年称帝,265年—290年在位26年。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昭的长子,晋朝的开国君主。265年逼迫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国号大晋,建都洛阳。公元279年他又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280年灭吴,统一全国。

2、西晋惠帝司马衷(259年——307年)290年—307年在位18年。司马衷,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子,西晋的第二代皇帝,公元。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以“何不食肉糜”闻名中国历史,307年,被司马越毒死,终年48岁。

3、西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307年—313年在位7年。西晋孝怀皇帝司马炽,字丰度,西晋王朝的第三代皇帝,为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毒死惠帝后,立他为帝,改年号为“永嘉”。

4、西晋孝愍帝司马邺(300年——317年)313年—317年在位5年。司马邺,又名司马业,字彦旗,西晋王朝第四位皇帝,晋武帝孙,初为秦王,驻守长安。311年,怀帝被刘汉军掳走后,群臣拥立他为太子。313年,怀帝被毒死的消息传来,尚书、左仆射鞠允,卫将军索琳、梁芬等人于四月在长安扶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建兴”。

东晋皇帝列表

1、东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2年)318年—322年在位6年。司马睿,字景文,东晋王朝的开国皇帝,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怀帝任命他为镇东大将军,西晋灭亡后公元317年,时为西晋丞相的司马睿在建康称王,改元建武,次年称帝,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

2、东晋明帝司马绍(298年——325年)322年—325年在位4年。司马绍,字道畿,东晋的第二代皇帝,晋元帝长子,庙号肃宗。母亲为代郡出身。他从小就聪明伶俐,为人豪爽,即位后,平定王敦叛乱,巩固了东晋的统治,

3、东晋成帝司马衍(321年——342年)325年—342年在位18年。司马衍,字世根,汉族,明帝长子。明帝死后,司马衍于325年10月19日继位,由母亲庾太后辅政,庾太后死后由王导与庾亮辅政。宫城迁移至石头城,直到西元329年才迁回建康。

4、东晋康帝司马岳(322年——344年)342年—344年在位2年。司马岳,字世同。东晋的第四代皇帝,明帝的儿子,母庾文君,是晋成帝的同母弟弟,326年被封为吴王,后封琅琊王,342年晋成帝死后,由于权臣庾冰与庾翼力主之故,晋康帝才得以用兄终弟及的方式继承帝位。

5、东晋穆帝司马聃(343年——361年)344年—361年在位17年。司马聃,康帝长子,344年由于晋康帝驾崩,2岁的他走向皇位,由于年幼而由褚太后掌政,并由何充辅政。何充过世后改由蔡谟与司马昱辅政。

6、东晋哀帝司马丕(341年——365年)361年—365年在位5年。司马丕,字千龄,为东晋的第六代皇帝,晋成帝之子,晋穆帝之堂兄弟。晋哀帝本应继晋成帝之位即位,但是由于权臣庾冰的意见而无法即位,司马丕于361年在晋穆帝死后即位,改号隆和。

7、东晋废帝司马奕(342年——386年)365年—371年在位6年。司马奕,字延龄,东晋的第七位皇帝,晋成帝之子,晋哀帝司马丕同母之弟,又称海西公。司马丕死后,司马奕于365年(兴宁三年)2月23日即帝位。

8、东晋简文帝司马昱(320年——372年)371年—372年在位2年。司马昱,字道万,河内温县人,晋元帝少子,母郑阿春,司马绍之弟。为元帝所爱。初封琅邪王,桓温于公元371年11月废司马奕后,于同月己酉日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咸安”。

9、东晋孝武帝司马曜(352年——396年11月6日)372年—396年在位25年。司马曜,字昌明,是东晋的第九个皇帝,晋简文帝的第三个儿子,晋安帝和晋恭帝的父亲,母李陵容。383年,社会矛盾逐渐尖锐。加上孝武帝“溺于酒色”,因酒后戏言,被张贵人命宫女用被子闷死,终45岁。

10、东晋安帝司马德宗(382年——419年1月28日)396年—419年在位23年。司马德宗字安德,是东晋的第十位皇帝,孝武帝长子,即位后,发生内乱,国势日衰,安帝没有什么政治才能,被刘裕买通宦官勒死,终年37岁。谥号为安帝。

11、东晋恭帝司马德文(386年——421年)418年—420年在位3年。东晋的末代皇帝,孝武帝子,安帝同母弟,最早封琅邪王,后被封为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领司徒、录尚书六条事等职。刘裕勒死安帝后,立他为帝。为刘裕所废,后又被刘裕派人用被子闷死,终年36岁。

扩展资料:

晋朝(266年-420年)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北方陷于混乱,史称五胡乱华。

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五胡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西晋承袭曹魏领土,统一后又占有孙吴疆域。东晋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北界主要在秦岭淮河一线。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础。而晋朝时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等相比较三国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

当代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士大夫纷纷盛行清谈。由于边疆民族带来草原文化,东晋则拥有中原文化及江南文化,双方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

参考资料:-晋朝(中国历史朝代)

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如下:

西晋——(公元266年——316年)。

司马炎 (晋武帝):西晋建立者,司马昭长子,在位26年。

司马衷 (晋惠帝):西晋第二位皇帝,司马炎第二子,在位18年。

司马炽 (晋怀帝):西晋第三位皇帝,司马炎第二十五子,在位7年。

司马邺 (晋愍帝):西晋末代皇帝,晋武帝之孙,在位5年。

东晋——(公元317年——420年)。

司马睿 (晋元帝):东晋建立者,司马懿曾孙,在位6年。

司马绍 (晋明帝):东晋第二位皇帝,晋元帝长子,在位4年。

司马衍 (晋成帝):东晋第三位皇帝,明帝长子,在位18年。

司马岳 (晋康帝):东晋第四位皇帝,明帝之子,在位2年。

司马聃 (晋穆帝):东晋第五位皇帝,康帝长子,在位17年。

司马丕 (晋哀帝):东晋第六位皇帝,晋成帝之子,在位5年。

司马奕 (晋废帝):东晋第七位皇帝,成帝之子,在位6年。

司马昱 (晋简文帝):东晋第八位皇帝,元帝少子,在位2年。

司马曜 (晋孝武帝):东晋第九位皇帝,简文帝第三子,在位25年。

司马德宗 (晋安帝):东晋第十位皇帝,孝武帝长子,在位23年。

司马德文 (晋恭帝):东晋末代皇帝,孝武帝之子,在位3年。

东晋被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朝建立者刘裕推翻,至此晋朝结束,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

晋朝的开国皇帝是?

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修水利等经济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人物生平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出身于东汉以来累世为二千石的豪强家庭,其父司马防官至京兆尹。司马懿早年为郡小吏,建安十三年受曹操三请,才出仕相助曹操,任丞相府文学掾,当时30岁。后任丞相府出簿。
曹操平定汉中时曾向曹操献计攻打刚取下西川的刘备,但曹操没有采纳。后刘备势力已成时,曹操想起司马懿之言才追悔莫及。后刘备出任汉中王,曹操想起兵攻打,司马懿又献计,利用蜀吴之间的矛盾,结果使得关羽败走麦城。
建安二十二年,曹丕立为太子,司马懿任太子中庶子,与陈群、吴质、朱铄同列为曹丕的“四友”,是曹丕智囊团的主要人物。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