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的职业分为8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第五大类:农,林,牧,鱼,水利业人员。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第七大类:军人。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在大学生就业推荐表里有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本人适合于从事何种类型或性质的工作。在这一栏很多人系统性的以工作类型的名称作为自己适合于从事工作的填写内容。这样写很宽泛,而且即使写了也就是一些几乎无人问津的空话。
我们都明白不是自己适合于什么工作,而是用人单位需要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用人单位的意见是关键!那么我们在填写大学生就业推荐表中适合于从事何种类型或性质的工作这一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考虑和衡量自己的措辞是否合理。
如果我们写,自己适合于做公务员,很难说在现在人人都想进入体制内的时期,这样的填写简直无异于痴人说梦。更何况从实际考虑问题,如果没有很好的能力和特点,又怎么可能进入公务员这样的岗位呢?所以如果我们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公务员,那么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变动可能使表格就显得实际而贴切于自身现状了。
比如:我适合于从事从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做起的公务员。简单看似乎有讨巧的嫌疑,其实接着往下写,如果我们善于从事的另外一项工作是销售,那么我们仍然表达自己希望从最艰苦的地方和最基层的岗位做起,这样一系列的表达就能够说明问题了。因为我们很谦虚,明白每一个工作岗位都不会是简单的大学生活,而是在社会中实实在在打拼和奋斗的历程。
扩展资料:
应届毕业生求职最佳时间:毕业前一年到半年
■学生求职时间提前,势必会要求学校给他们创造更宽裕的求职空间,减少择业与上课的冲突,不要在毕业那年安排过多课程,不要提过高的毕业设计要求。
■学校看重当期就业率,是因为这一数据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以及学生就业工作好坏的重要指标,甚至关乎一些专业的生死。
■毕业半年之后就业率大大提高,这一事实表明,大学生完全没有必要为毕业前无法找到工作焦虑,相对于接受残缺的四年大学教育而提前找工作,接受完整的大学教育再另花半年时间找工作,也许对未来的长远发展更有利。
麦可思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应届毕业生求职的最佳时间是毕业前一年到半年之间。而调查同时发现,2007届毕业生毕业时已经落实工作的比例(官方数据为70%),大大低于半年后的就业率87.5%。
打工人员填写职业时需要根据自己从事的工作类型填写,如果是从事生产工作那就是工人,如果是有一定的专业技术那就是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硬件人员、制图员、机械装配工等)。
打工一般填什么职业
“打工”词语中的“打”,意思是从事、进行,“工”指工作,所以打工的意思就是从事工作,“打工”一词在19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从香港传入中国内地,最初在广东省流行开来。
打工多指农村人背井离乡到经济发达地方去工作,打工本身带有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做工作的含义。
打工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对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及城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