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萋萋满别情还是凄凄满别情(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原文_翻译及赏析)

时间: 2023-04-19 09:18:12

萋萋满别情还是凄凄满别情

翻译: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全是内容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原文_翻译及赏析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唐代·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唐诗三百首, 国小古诗, 送别, 咏物, 写草早教古诗100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创作背景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8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赏析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著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著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著阳光,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比较“乱蛬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就显得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此心终合雪,去已莫思量。 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 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绣帏人念远,暗垂珠泪,泣送征轮。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走在春天的郊外看到绿油油的小草的诗句

1. 关于小草春天的诗句
关于小草春天的诗句 1.描写春天的小草的诗句
1: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3: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5: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李商隐的《春雨》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7: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的《春晓》8:没了期,没了期,春衣才了又冬衣。9: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的《苏溪亭》10:在春天里,动物们也从沉睡中醒来。

小草开始发芽了,大地上到处都显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一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绿景象,就像一幅水彩画。

11: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五代前蜀·韦庄《菩萨蛮》1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3: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14:春山——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16: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17: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1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19:正岑寂,明朝又寒食。

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姜夔的《淡黄柳》20: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21:春寒——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王昌龄《春宫怨》22: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李白的《落日忆山中》23: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24: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25: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26: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28: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29: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刘方平的《代春怨》3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31:春燕——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3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3: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王安石的《夜直》3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3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6: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栻《立春偶成》37: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3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村灰。39: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40: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唐·韦庄《台城》41: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韦庄《台城》42:《玉楼春》【宋】宋祁43: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唐杜甫《清明二首》45: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46: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唐·王籍《入若耶溪》47: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48: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49: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描写春天的草的诗句 60句好词好句。——李华《春行即兴》50: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5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5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5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54:春城而色动微寒55: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56: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57:春城而色动微寒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58: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59: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李白《落日忆山中》6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关于春天小草的古诗
关于草的古诗

1.《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村居》【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 《滁州西涧》【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8.《山中送别》【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9.《归园田居》【魏晋】陶渊明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0.《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描写春天小草的诗句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三春时分,南园草木一时新。

河里无鱼水自清, 疾风劲草子阳名。 佛头着粪绠方短, 近悦远来人气生。

无缘亲至范公亭,也记名言座右铭。 明月楼高谁独倚,君忧天下芳草青。

赋罢流星赋彩云,闲芳野草也殷勤。 去年还是羞花貌,不见新诗吟半分。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草色遥看近却无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风吹草低见牛羊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 蟾光澹荡,冷浸琪花瑶草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草长莺飞二月天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疾风识劲草,患难见真情修复:285414630,请勿抄袭。
4.描写春天小草的诗句
1.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1.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2.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李叔同:《送别》)

13.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14.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15.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16.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17.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5.关于春天里小草的诗句有哪些
1: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3: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5: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李商隐的《春雨》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7: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的《春晓》8:没了期,没了期,春衣才了又冬衣。9: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的《苏溪亭》10:在春天里,动物们也从沉睡中醒来。

小草开始发芽了,大地上到处都显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6.关于春天小草的古诗
春草作者:唐彦谦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其他: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2、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唐丘为《题农父庐舍》 3、林花着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杜甫《曲江对雨》 4、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5、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赵嘏《喜张沨及第》 7、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 8、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9、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10、三月蓝青腊月黄,无边草色沐秋光。

牧歌声里雄鹰叫,风拂葱茏现牛羊。——《七绝·过普洱牙草原兼自吟网名原野丁》 1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12、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高骈《边方春兴》 1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1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1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1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1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18、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韩愈《感春五首》 19、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2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李叔同《送别》。
7.描写春天小草的古诗(整首诗都要)
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挥扇仕女图

离去匆匆何时归?

芳草萋萋徒伤悲。

低眉看尽水东流,

仰天望断雁南飞。

挥手已是两眼泪,

愿君一路春风吹。

春风吹得人心醉,

心醉一样报春晖。

参考资料:《诗词三百首》,作者:白玉
8.描写小草等待春天的古诗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9.描写春天小草的好句子大全
1、绿油油的草地经过春雨的冲洗,更加闪闪发亮,好像有人在上边抹了一层油.

2、草地上泛起了星星点点的绿,一棵棵小草从坚硬的泥土中伸出头来,好奇地望着周围的一切.它用自己星星点点的绿色,织成了一块块绿茵茵的地毯,把山原打扮得更加美丽!

3、那草地上,那树枝间,甚至连我们身上都披上了绿光,看这片草地,能说它没有绿吗?那些小草一根一根地簇拥在一起,浅绿,碧绿还是墨绿?似乎都不适合,但却绿得发亮,绿得直逼你的眼.

4、一棵棵小草从酣梦中醒来,它们破土而出,舒展着它那幼嫩的绿叶.它们悄悄地染绿了整个山野,给大地编织着春天的衣裳.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拼音版

[ lí lí yuán shàng cǎo ,yī suì yī kū róng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yě huǒ shāo bú jìn ,chūn fēng chuī yòu shēng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yuǎn fāng qīn gǔ dào ,qíng cuì jiē huāng chéng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yòu sòng wáng sūn qù ,qī qī mǎn bié qíng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

扩展资料(赏析):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

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