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共价分子的定义是什么

时间: 2023-04-19 13:39:03

共价分子的定义是什么

共价分子就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分子中原子之间全是共价键的叫作共价分子。共价键,是化学键的一种,两个或多个原子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在理想情况下达到电子饱和的状态,由此组成比较稳定的化学结构叫做共价键,或者说共价键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其本质是原子轨道重叠后,高概率地出现在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与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性作用。同一种的元素的原子或不同元素的都可以通过共价键结合,一般共价键结合的产物是分子,在少数情况下也可以形成晶体。

什么是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

一、定义:
共价化合物是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所组成的化合物。不含有金属元素或铵根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此外氯化铝、氯化铁、氯化铜、氢氧化铁、高锰酸、二氧化猛虽然含有金属元素,但也是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一般情况下:除氯化铝、氯化铁、氯化铜、氢氧化铁、高锰酸、二氧化猛外。含有金属元素或铵根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二、区别:
1、离子化合物都是电解质,且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可以导电;共价化合物不都是电解质,若为电解质的在熔融状态下不可导电 。
2、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都属于共价化合物。并且分子晶体彼此间引力较小所以在常温常压下往往易于扩散,形成气体;而离子化合物都是由许多带不同电荷的离子以静电引力彼此吸引着、引力较大,所以在常温常压下往往形成固体,硬度较大,质脆,难于压缩,难挥发。原子晶体通常也为固体。

什么是共价化合物

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

两个原子结合是以共价键形式还是以离子键形式,主要取决于两个原子的电负性差值。电负性差值很大的金属和非金属结合,以离子键为主;电负性差值小的两个非金属结合,以共价键为主。

共价键是电负性相同或相差不大的两个元素的原子相互作用时,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称为共价化合物。

为了阐明这一类型的化学键问题,早在1916年,美国化学家路易斯(Lewis)就提出了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共价键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分子中的每个原子力图通过共用一对或几对电子使其达到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结构。

价键理论是量子力学近似处理氢分子结果的推广,也叫电子配对法,简称VB法。该方法与路易斯的共价键理论不同,它是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的。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如下:

(1)原子中自旋相反的成单电子相互接近时,单电子可以配对,形成稳定的化学键(单键、双键或三键)。

(2)原子中如果没有成单电子或有成单电子但自旋方向相同,都不能形成共价键。例如氦原子有2个1s电子,它不能形成He2分子。

(3)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其核间概率密度就越大,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由此可知共价键的形成在可能范围内将沿着原子轨道最大重叠的方向,此即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